01.30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說起基督教,很多人都會聯想起西方世界。因為中國的宗教大多數都是以佛教和道教為基礎,基督教的興起似乎都是在1840年中國近代史開端以後的事情。實際上早在唐貞觀九年(635),基督教聶斯脫利派曾於傳入中國,當時人們都管基督教成為景教。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基督教耶穌受難

不過中國本土宗教儒釋道三教群眾基礎非常牢固,景教在中國傳播不是太順利,直到元代成為世界性的帝國,基督教在中國才開始在中國有效的傳播,到了明代已經有很多著名的傳教士在中國進行傳教。甚至基督教一度成為國教。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明代傳教士利瑪竇

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反應是太平天國。這裡說明一點,太平天國用的教是拜上帝會,雖說也有耶和華和耶穌,但是你說那個東西和基督教有什麼相關?還真不好肯定。

基督教被認定為國教是在明朝末期,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朱由榔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永曆皇帝劇照

很多人可能會疑問,明代最後一個皇帝不是崇禎帝朱由檢嗎?其實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後,在南方的朱明後人開始陸續稱帝,歷史上成為南明政權。而當永曆皇帝稱帝的時候,其實當他爬上皇帝寶座的時候,發現自己腳下不過是一個馬上要融化的冰山而已。

1646年,永曆皇帝在廣東肇慶稱帝,不過僅僅40多天,廣東全境被清軍佔領,永曆被迫逃亡廣西。而此時明王朝殘存的主力部隊幾乎被消滅殆盡。永曆皇帝這時想起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救國方案,改信基督教。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永曆年間南明形勢

此時佔據澳門的葡萄牙向永曆皇帝伸出橄欖枝,借給明軍大炮300門,在大西軍和這些火力的配合下,南明獲得了久違的第一次反清高潮,疆域曾經一度達到湖南江西等省份。但是大西軍和殘餘明軍力量有限,在沒有外援的前提下,永曆皇帝想到讓羅馬教廷派遣十字軍東征,來獲得外援。

1648年永曆帝家族皆入教,同時宮中受洗的還有嬪妃50人,大員40人,太監無數。其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進行過洗禮,皇太后馬氏和蕭氏,都受洗入教,改教名為“瑪利亞”和“烈納”;皇后王氏,改教名“亞納”,在宮廷之中對著聖母像日夜叩拜。就連東宮太子都受洗入教,改名“康斯坦丁”。基督教成為國教。

1648年10月再度危機,永曆帝再次派人赴澳門求援,澳門的葡萄牙當局僅以火槍百枝相助,顯得微不足道。於是,王太后又決定派使臣陳安德與傳教士卜彌格直接赴羅馬向教宗求援。她在致羅馬教宗的書信中誠懇地祈求“天主保祐我國中興太平”,並希望教廷“多送耶穌會士來”中國“廣傳聖教”。此書信歷時兩年之久方才抵達。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十字軍油畫

信件內容大概如此:

身為帝國的唯一繼承人,上帝在東方的代言人,東方基督徒的保護者,中原大皇帝的太子,朝鮮、烏斯藏、撒裡維吾兒的保護者,東亞諸王國的護衛者,察哈爾部林丹汗的朋友,蒙古草原的天可汗,歐洲諸國心中東方幻想鄉的王子。

在此向教宗因諾曾爵十世閣下致以問候,有一個不幸的消息要告訴您,在我們尊崇天主教為國教的偉大國度,明帝國,在韃靼人南侵、農民暴動、軍事貴族叛亂和荷蘭人進攻的聯合打擊之下,目前的帝國已經要四分五裂了,不信上帝的野蠻韃靼人正在帝國的各地屠殺主的羔羊。

這些東方的異教徒還在源源不斷的傳播他們的異端信仰,試圖讓主的羊群進入魔鬼的懷抱,所以請求教宗因諾曾爵十世閣下,組建十字軍東征,發動一場聖戰,讓上帝的榮光重新照耀東方,願天主保佑大明中興太平。

皇太子君士坦丁(Constantine)

皇太后瑪利亞(Maria)

中宮皇后海倫娜(Helena)

敬上


永曆避免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次努力是什麼?

據傳威尼斯發現的記錄

不過永曆皇帝不知道,此時的教廷早已不如世俗皇權,十字軍東征也停止了300多年,君士坦丁堡也早就被攻陷,羅馬教廷不會派遣一人一馬來東方作戰。

而當卜彌格攜教宗復書返回抵交趾(安南)時,已經是1658年8月,南明政權已經瀕於瓦解,教宗的回信最終亦未能送到永曆帝之手。王太后曾經向羅馬教廷派遣使節,這在中國歷史中是非常罕見的。



永曆奉基督教為國教多半是出於對自己江山的考慮,可能他本人分不清哪個是舊約什麼是新約。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去團結孫可望和李定國,把希望寄託在遙遠的西方,明朝不滅天理不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