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平调与宛梆有什么区别?

十五画16


大平调: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南滑县、濮阳以及山东、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因其使用梆子特大,故亦名“大梆子戏”。唱腔与豫剧大体相同,但调门较低,故亦名“平调”。其源流一说由豫剧演化而成,一说是武安平调传到豫北后和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明未清初已有演出。唱腔发声一般用真嗓,惟在慢板、拐头钉等板的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文场为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子等;武场除一般锣鼓外,有大铙、大钹、长尖子(大号〉等,表现古代战斗气氛十分炽烈。擅长演历史戏,脚以生、净为主,表演动作粗犷有力,传统剧目有四百多个。

宛梆:也叫“南阳梆子”。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南方城、镇平、南召、西峽等地。一说由秦腔演变而来,一说是豫剧传入南阳后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尚无定论。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嗡、月琴、笙、笛等,唱腔豪迈。传统剧目有《浑圆镜》、《百花咏》、《九莲灯》、《狼烟洞》等三百多个,现多已失传。


文藻巧翁


大平调,又名大梆戏,俗称大油梆。流布于豫北、豫东、翼南、鲁西南等地。唱腔浑厚深沉,吐字清晰,轻重缓急分明,基本分为慢板、二八板、三板、流水板等,并发展出其余辅助板式。大平调表演粗犷,场面宏大,刚毅豪爽。代表剧目有《七郎八虎同幽州》《李炳下江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