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四平血腥攻堅戰,林彪因忽略何事而“敗”走麥城?

四平血腥攻堅戰,林彪因忽略何事而“敗”走麥城?

夏季攻勢第二階段,我軍集中力量進行四平攻堅戰。

四平守敵為國民黨71軍的87、88師,第13軍54師,第53軍的榴炮營以及71軍直屬特種分隊,還有遼寧保安1團、遼北保安司令部2團、東北保安52團、第12保安區17團、步兵獨立4團、裝甲車第60團等,總兵力為3.5萬人,由第71軍軍長陳明仁統一指揮。

陳明仁,湖南醴陵人,曾是黃埔一期生。他以作戰勇敢和敢打硬仗而受蔣介石的賞識。陳明仁也自以為是蔣介石的嫡系,對蔣忠心耿耿。但由於他性格剛烈,不好駕馭,蔣介石對他並不太重用。

然而,陳明仁在71軍還是很有威望的,由於該軍的團以上軍官大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加上他資格比較老,又敢作敢為,他的下屬還是很願意為他效力的。

自從1946年5月國民黨佔領四平後,為鞏固這一戰略要地,陳明仁在市內各交通路口用鋼筋水泥構築了大量堅固防禦工事,在市郊構築了數10個鋼筋水泥結構的魚鱗式縱深地堡群,有縱橫交錯的交通壕連通,還有無數個獨立的大小支撐點、暗堡火力點穿插其間。四平城牆外設有一丈深的水溝、鐵絲網、鹿砦區、陷坑區等多層障礙。

陳明仁將四平城區劃為5個守備區。

第1守備區由87師守備,指揮員為該師師長熊新民;

第2守備區由13軍54師守備,指揮員為該師副師長宋邦緯;

第3守備區由保安17團守備,指揮員為該團團長劉其昌;

第4守備區由88師、保安1團等守備,指揮員為88師師長彭鍔;

中心守備區由71軍軍部、軍特務團等部守備,指揮員為特務團團長陳明信。

陳明仁的城防指揮部設在中心守備區,控制3個團的兵力作為預備隊。

國民黨軍的指揮官對固守四平信心十足,認為“共軍低劣,一無飛機,二無大炮,對銅牆鐵壁的四平,必將是一籌莫展”。

戰前,我軍對四平防禦力量估計不足,據所得情報判斷四平守敵兵力約2萬人。根據這一判斷,東總決定調集第1縱隊,遼吉縱隊(即西滿鄧華縱隊),第6縱隊1個師,及炮兵司令部第1團(欠1個營)、第2團(欠1個營)、第4團4個連,在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統一指揮下攻擊四平。

但林彪在戰術上還是很注意的。6月10日,林彪、羅榮桓致電攻擊部隊首長:

四平戰鬥是一大攻堅戰,應注意事項如下:

一、這種戰鬥須充分準備後才可開始,以期必勝,不可倉促從事。

二、主攻點須便於發揮炸藥與炮兵的作用。

三、接受德惠戰鬥教訓,切忌平分兵力,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於重點,準備在縱深內進行激烈戰鬥。

四、防止敵人的反衝鋒,一面進展,一面建立鞏固的立腳點。

五、發揚死打硬拼精神,動作越遲緩猶豫,傷亡就越大。

六、力求迅速解決戰鬥,同時也要有幾天才能解決戰鬥的準備,並決心付出較大的傷亡。

6月11日,各部開始四平外圍戰。12日晚,遼吉縱隊一部攻克了四平飛機場,全殲第71軍運輸營和保安團1個營。13日晚,第1縱隊掃清了四平外圍據點,並俘敵500餘人。

14日20時,我對四平城區發起攻擊。但在向市區攻擊時,受到守敵的頑強反擊。

關於開始3天的作戰情況,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於17日向林彪、羅榮桓作了報告:

“我們於13日開始肅清主攻方向之敵外圍據點,14日黃昏在強大優勢步兵下實行突破。經3晝夜巷戰與打垮敵人反衝鋒,我1、2師各付出1,500人以上之傷亡,但進佔地區仍是狹小,俘虜不足千人。

基本教訓如下:

一、西南主攻方向突破後支持3日激烈戰鬥,而西北之主攻及東北之助攻均未起到應有作用(突破)。因此敵人得以集中兵力、火器、飛機,打擊我之一點突破口。總之敵人對我突破口及佔領之地區,是採取猛烈炮擊、大量燃燒及以飛機轟炸與反衝鋒,企圖驅出我突入部隊,恢復陣地。

二、我攻入城內如果兵力過少,則不但難於擴大戰果,且更無兵力打擊敵人的連續反衝鋒;如果兵力過多,則形成兵多地少,每炮均可傷人。

三、日長夜短,24小時內只有8小時之夜晚。如果白天不進攻,黃昏調集部隊,則打一下天就亮了;但白天雖不能作戰,其傷亡之大,超過晚上作戰傷亡數目。越不能迅速發展擴大地區,越便於敵人飛機、炮兵集中轟擊我狹小地區,傷亡就必越大。

四、敵人採取火攻戰術,我佔領之地區,大部燃燒起火。凡我向前發展一步,又燃燒一步,迫我毫無用武之地。

五、每晨5時到12時為空軍活動時間,其出動飛機少為數架,多至18架,輪番轟炸掃射,整日不停。發現一人一馬亦打,妨害我運動,殺傷人馬,摧毀房屋工事,打擊精神,影響作戰極大。”

以上也足見戰鬥之慘烈程度。

經過8天的激戰,我軍攻佔了四平的西半城。但雙方都有很大傷亡。1縱1師和6縱17師都已經打得筋疲力盡。這時敵我都處於騎虎難下的地步,只有再堅持下去。

6月12日,林彪下了死命令:

“四平戰鬥自總攻開始後,已激戰8晝夜。敵頑強抵抗,逐屋爭奪,目前我已佔領半個城市,上午傷亡已逾8,000餘人,決付出15,000人的傷亡,再以一個禮拜的時間,將此仗打到底,達到完全殲滅敵人和打垮敵之守城信心。目前敵南北增援部隊已出動,我軍決待敵進至昌圖、郭家店附近後開始大反擊。我各部皆應振奮精神,準備苦戰,以不惜付出15,000人的傷亡,血戰數晝夜,採取戰場上的各個擊破方法,求得大量殲滅敵人。”

6月21日,毛澤東覆電:“你們21日來電悉。8天作戰佔領四平一半,你們決心再以一星期時間殲滅四平之敵,佔領此戰略樞紐,極為正確。四平佔領不僅對我軍建立攻堅信心關係甚大,而且對全國正在鬥爭的廣大群眾是一大鼓勵。”

6月21日我軍開始攻擊四平鐵路以東地區。我軍原以為四平守軍剩餘的兵力已經不多,再使把勁兒就可以打下來了。但是,敵人的韌勁很足。

原來,陳明仁得到了國民黨軍的全力支援。瀋陽方面一直用空軍向四平空投彈藥。從6月1日到9日,出動飛機44架,向四平空投彈藥88噸。6月17日到29日出動運輸機136架,空投各種槍彈300多萬發,迫擊炮彈3萬發,山炮彈6,200發,榴彈炮彈1,300發,手榴彈11萬枚。儘管敵人的大炮數量比我軍少,但他們彈藥充足,可以隨便打。而我軍卻常常在緊要關頭彈藥供應不上。

蔣介石也向杜聿明下達命令,限其在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圍,並調第53軍開赴東北增援。

這時,東總查清四平守敵兵力並非如戰前估計的那樣少。24日,東總決定以第6縱隊16、17師接替傷亡重大的第1縱隊第1、2師,由第6縱隊繼續攻城。

6月下旬,我軍在四平作戰中,爭奪71軍軍部大樓的硬拼戰,達到了四平市街戰的最高潮。曾在城子街殲滅戰中榮獲“頑強衝殺”稱號的第3連,經過連續激戰後,又立刻整頓隊伍,迂迴到軍部大樓西北角。軍部設在過去日本小學校的水泥建築物中,從屋頂到地下室,都被武裝成為全市的最強固的中心工事。爆炸手常友同志衝過路口時,敵人從正面的樓房和地堡交叉火網同時向他射擊,把他的腿骨打斷,重傷的英雄並未因此氣餒,繼續爬行,終於完成了最艱鉅的第一個爆破任務。他的炸藥掀開了洋灰地堡前的層層鐵籬,一群爆破手馬上投進濃煙裡,相繼進行連續爆破,炸開地堡和大樓的牆角。3排排長隋祥福縱身跳進地堡的地溝,剛到地溝,迎面摸過來一個敵人,正好吃他一刺刀。他領著一個班衝進暖氣管的地道,在黑暗中反覆刺殺,他一口氣拼倒3個敵人以後掛彩了。指導員劉梅村立刻拿盒子槍換了通信員的步槍和手榴彈,帶領突擊班進入大樓缺口,這時他才發現這層樓房用一個營的兵力也控制不了,而缺口完全被樓房的“鱉窩”用火力堵死了。手榴彈從兩側洞窗打進來,前面每間樓房的牆角也埋伏著直通底下的“鱉窩”,牆壁擋不住子彈,天花板上同樣有衝鋒槍向下射擊,原來守敵是陳明仁的精銳保衛部隊特務團。子彈濺起牆壁的磚粉、灰屑,玻璃碎片崩裂在黑煙裡,沒有地方可隱蔽身體。勇士們只知向前衝殺,和敵人隔窗拼著手榴彈。一直打到身邊只剩兩個人,劉指導員仍如四平保衛戰時那樣頑強地堅持著。那時他兩次被炮轟埋在土裡,爬出來仍然不離開陣地。全連34個守過四平的戰士,現在成了“頑強阻擊”連的戰鬥骨幹……

(華山:《光榮屬於勇士》,載1947年7月15日《東北日報》)

陳明仁為解四平之危,急切要求東北保安司令部派兵增援,他在無線電話中稱:“四平工事大部被摧毀,市內已發生紊亂,速派援兵,否則有危險。”

杜聿明遂決定調集正規軍10個師,分由瀋陽和長春兩個方向增援四平。

東總得悉敵人援兵已經出動,遂決定改取停攻四平,吸引援敵,求得在運動中殲敵的方針。指示攻城部隊每晚都組織有力的佯攻,以吸引國民黨軍增援。同時,準備集中第3縱隊,第1、4縱隊各兩個師及由四平調出的遼吉縱隊、第6縱隊16師共19個師的兵力,進至昌圖及葉赫站地區,擔任打援任務。

但這時,敵人增援兵力進展很快,已迫近四平,對我造成強大威脅;攻入四平鐵路西區的我軍與路東敵71軍等部形成對峙,我軍已消耗很大,很難繼續作戰。據此,東總於是致電各縱師首長:“我軍準備放棄四平”,“各部須利用敵前進中,求得殲敵一部”。

7月1日,我軍夏季攻勢結束。

本日,林彪、羅榮桓電報毛澤東:“四平戰鬥,自14日總攻開始,至26日經13日激戰,我軍俘斃傷敵3萬餘人,我傷亡13,000人。由於敵逐屋逐堡頑抗,後數日敵進行地洞戰,在我軍進攻時,敵從地洞中逃跑,故戰鬥後,我傷亡大,而甚難俘獲敵人。敵現以9個師向四平增援。我攻城部隊已於前晚離開四平。我外圍部隊昨日已開始打援,但對於敵人具體位置與番號不明,我作戰部隊員額不充實,而又有輕敵情緒,昨今兩日戰鬥成績均甚少,但戰鬥尚在進行中。擬經此戰後,即休整補充部隊。”

在50多天的夏季攻勢中,東北民主聯軍共殲敵8.2萬餘人,繳獲榴彈炮13門,山炮41門,戰防炮40門,迫擊炮493門,火箭炮128門,擲彈筒32具,長短槍3.4萬餘支,輕機槍2,055挺,重機槍428挺,高射機槍3挺,戰防槍13支,各種槍彈1,136萬餘發,炮彈25萬餘發,手榴彈1.3萬枚,電臺64部,汽車198輛,馬1.2萬餘匹,收復縣城36座,擴大解放區16萬平方公里,使東、西、南、北滿和冀察熱遼解放區連成一片。

但是,夏季攻勢中,我軍也有損失和教訓,特別是四平攻堅戰,歷時15天,我軍付出傷亡1.3萬餘人的代價,僅殲1.7萬餘人,未能攻克四平城。

7月2日,林、羅、劉在給各兵團的電報中總結了這次作戰的教訓:

“四平戰鬥及此次威遠堡以北以東的作戰均未打好。有的系因能否勝利的具體條件,缺乏冷靜的估計,輕浮急躁攻擊,表現有信心有精神的衝動性,而缺乏老練的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的系因戰鬥組織的浮躁潦草,未等待兵力集結,未注意迂迴切斷,致形成擊潰戰繳獲不多。有的系因分散兵力同時進攻幾處敵人,以致對欲攻擊之目標,不能形成絕對的優勢兵力,因而也就不能對該目標形成包圍迂迴和充分的重點突破,結果打成得不償失的擊潰戰,或成為相持不決消耗力量的不利的戰鬥。這些未打好的戰鬥除總部應進行檢討與吸取教訓外,我前線的戰場指揮機關,也應深刻接受此次教訓,進行思想上的理解與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將主力兵團的力量虛耗與下降。”

四平攻堅戰結束後,東總還專門召開了主力縱隊主官首長、參謀長座談會,仔細探討四平攻堅戰的經驗教訓。

會議開得很沉悶,誰也不願多講話,每個人心裡都憋著一股氣。

參謀長劉亞樓望著林彪,林彪臉上沒有表情。

見此情景,劉亞樓首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夏季攻勢形勢很好,連續殲敵,節節勝利,最後進攻四平,敵情就不甚瞭解,甚至連一張四平城市地圖也沒有。工事怎麼樣,到底有多少敵人,71軍的主力到底被殲了多少,各說不一。老實說,我們當時心裡也沒有底,就發動了進攻,結果碰了大釘子,打了大莽撞仗。這是一個嚴重的教訓。宋江三打祝家莊,前兩次損兵折將,第三次把敵情、道路都弄清楚了,並和內部取得了聯繫,很快就打下來了。這個故事很值得我們借鑑。”

羅榮桓接著也承擔了責任。他說:

“我們部隊過去比較擅長游擊戰、運動戰,打陣地戰沒有優勢。這回打攻堅戰我們更缺乏經驗,一些部隊以大部隊投入,整營整團地密集攻擊,隊形展不開,火力不易互相支援,結果在敵人密集火網中造成了傷亡嚴重,這是我們今後要嚴重注意的大問題。”

各縱隊司令員們見總部領導敢於承擔責任,也都作了發言。有的檢討自己,有的批評別人,有的語氣平和,有的也不乏尖刻。

林彪靜靜地聽著,一言不發。

等大家都發洩得差不多了,林彪終於站起身來,慢條斯理地說:

“不要你們負責,四平沒打下來,責任完全在我……”

不管林彪說的是不是心裡話,四平攻堅戰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林彪作為直接決策者,當然不能推脫責任。

據一些戰役親歷者的回憶,在四平攻堅戰的兵力部署上,當時第7縱隊司令員鄧華曾提出過建議,他認為,我軍只以兩個縱隊攻四平,與敵兵力對比優勢不大,因而把握不大;如能用3個縱隊拿下四平是有把握的。他還根據偵察的情報,詳細分析了四平守敵兵力、火力、工事構成等情況。指出四平守敵兵力並非總部判斷的只有71軍的88師的1.8萬人,45師已退守四平,並有保安部隊共約2萬餘人。

劉亞樓認為鄧華的看法很有價值,迅速找到林彪商量。

林彪在昏黃的燈光下看著鄧華的建議電報,沉默了半天,卻語氣低沉地說:“我看沒有必要再增加一個縱隊。”

林彪說完,閉上眼睛在炕上養神。在戰略戰術決策方面,林彪總是有自己的主見。

後來的事實證明,林彪沒有能採用這個建議,確是個很大的失誤。

四平攻堅戰開始時,林彪被夏季攻勢第一階段的勝利鼓舞著,情緒一直不錯。當四平已經大半在我軍手裡時,誰也不再懷疑勝利者是東北民主聯軍。

新華社關於四平攻堅戰的捷報傳向各戰略區。華東野戰軍的陳毅得到這個消息,把賀電都發來了。

但是,林彪忽略了一個事實,在四平守敵中指揮作戰的是同林彪同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陳明仁,這個人熟悉兵法,深懂韜略。他不僅對守城有經驗,對巷戰也有高招。當民主聯軍向鐵路天橋發起猛烈的進攻做攻四平的最後一搏時,陳明仁讓他的部隊趴在過街天橋上,往街道上撒黃豆,使衝過來的解放軍官兵紛紛滑倒,陳明仁的部隊則在街道兩旁的樓房裡伸出黑洞洞的槍口猛烈射擊,使我軍傷亡很大。

雙方打成膠著僵局。

也許勝利就在再堅持一下的毅力之中。

“再堅持一兩天,戰局就會朝我方有利的方向轉化。”劉亞樓這樣說。

林彪反問:

“如果一兩天內拿不下四平呢?”

劉亞樓說:“敵人雖然有援兵,但他們都被我軍圍城打援搞怕了,行動肯定遲疑。我軍完全有足夠的時間給四平守敵最後一擊。”

“拿不下四平,全軍就將陷於被動,趁敵人未合圍前,快撤!”

一向處事慎重小心的林彪這次又是走為上策。

這一撤,再次救了陳明仁的命。

蔣介石得知四平解放軍撤退的消息十分高興,先後授予陳明仁、周福成、廖耀湘等高級將領及有功官兵青天白日勳章和雲麾勳章,並特電陳明仁:

明仁將軍吾兄:此番四平之戰,為黨國主義,忠勇壯烈,激戰十八晝夜,發揚黃埔精神,不惜犧牲到底,碧血丹心,足以唳鬼神而動天地。

四平再走麥城,林彪得到這樣的經驗:“凡能勝利的仗,則須很藝術地組織,堅決地打;凡不能勝的仗,則斷然不打,不裝好漢。如不能勝的仗也打,或能勝的仗如不很好地講究戰術,則必然把部隊越搞越垮,對革命是損失。”(林彪於1947年7月17日寫給李天佑的信)

多年後,曾親自在四平擔任指揮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鄭洞國也幫助解放軍對這次打四平的教訓作了分析,他說:“今天回顧起來,解放軍在那次夏季攻勢中,也曾出現過一些失誤。例如,解放軍5月19日在大黑林子地區殲滅第71軍88師之後,倘乘勝向四平街攻擊,當時國民黨軍隊在混亂的情況下,不僅四平街守不住,就是第71軍也有全部被殲的可能。由於解放軍忙於分兵掠地,攻取東豐、西豐、昌圖、開原等地,使陳明仁將軍得到將近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整頓部隊,安定人心,加強防禦工事。解放軍因而失去了一個重大勝利機會。此後在四平街攻堅戰中,解放軍又犯了輕敵急躁、戰術運用失當的錯誤,致使久無功,兵員也受到較大損失,最後不得不實行戰略退卻。”

本文摘自《東北虎》,李明計、高月澤 著,長城出版社出版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