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你具備哪些?

在漢語語境中,“君子”與“小人”是一組反義詞,正人君子是人所共仰的楷模,而無賴小人則是人所共惡的屑小。比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等等,都是拿君子與小人來對比褒貶的。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你具備哪些?

在古代,人們對於君子有著較高的道德標準,先秦典籍對此都有著祥細的論述。比如《論語》,涉及君子的就有一百多處,可見,古人對君子的重視程度。

其中,古人對君子最基本的要求很多,今天就給你介紹一下君子的“三德、三畏、五恥、九思”

1/君子之“三德”

子曰:“君子有三德:仁而無憂、智而不惑、勇而不懼。”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你具備哪些?

所謂的“仁”,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標準之一。能夠做心愛他人,就會萬事無憂,人生才會快樂;如果處處事事斤斤計較,這樣的人生是難享人生之樂的。

所謂的“智”,就是能知世道人心,明乎事理。黃石公有云:“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理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時至而行,順機而動。”一個有高度智慧的人,沒有什麼難題不得開解,沒有迷惑懷疑之處,上自宇宙問題,下至個人問題,均都瞭然於心。

所謂“勇”,就是勇敢,但卻不是匹夫之勇,“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論語·憲問》:“仁者必有勇。”要想做個真正的勇者,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只有心存公義,心胸昭然坦蕩,人生才沒有什麼可恐懼的。

2/君子之“三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你具備哪些?

有句老話,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那麼何謂“天命”呢?天命是古人的一種樸素的哲學概念,指的是天道的意志,古人是迷信的,尊天為神,相信眾生命運是由天道主宰的,做人要樂天知命,做事不要強求。這種思想現在看來是有些消極,但是,做人要有敬畏之心,還是不會過時的。

而大人與聖人,都是天道的守護者,也是天道在人間的代言人,當然也得充滿敬畏才對。

孔子將“三畏”視為君子美德,並將之作為劃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分界線。所以,孔子才又說:“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你具備哪些?

3/君子之“五恥”

《禮記·雜記》中言,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而己倍,君子恥之。”

所謂的“五恥”,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在其位,卻不謀其政,不建其言,尸位素餐,君子之恥一;只講空話,不幹實事,君子之恥二;已得到的東西,卻不能保住,自敗家業,君子之恥三;為官一方,土地有餘,百姓卻背井離鄉,君子之恥四;利用手中的權子,多吃多佔,君子之恥五。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你具備哪些?

4/君子之“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所謂的“九思”,是從孔子個人的言行舉止的各方細節入手,要求自己和學生們一言一行都要認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認不失君子之德。

孔子所謂的“九思”,其實也並不深奧,簡言之即為:看事看人,看要看清楚了,才會明察是非,因為眼見也不一定為實;聽也要聽明白他人的真實語義,切不可道聽途說;與人相處時,臉色一定要謙遜溫和,這樣才不失禮於人;對待他們的態度一之一要莊重恭敬,敬人如敬己嘛;說話時一定誠懇實在,有一說一,不可滿臉跑火車;做事要認真謹慎,才不會忙亂中出錯;有想不明白的事情,要請教別人,切不可不懂裝,胡亂決策,一意孤行,鬧出笑話;心情好,想發火發怒時,得先考慮是否會產生後患,不要因圖一時痛快,而後悔不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見到財利,考慮是否合於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