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国当年是怎样做空日本经济的?

万啟斌


19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GDP已经是美国的一半了。美国害怕失去经济大国的地位。美国在1985年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全面崩溃,成千上万家外贸企业亏损倒闭。



1.1980年代日本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与证券资产。日本控制了329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资产。购买了美国40%的国债。日本操控的资金占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每日交易量的25%,可以说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力非常大。

2.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设备,30%的汽车和50%以上的机床,以及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都是由日本生产出口到美国的。日本在美国赚了很多钱,但是美国也开始精心酝酿一场金融战来打败日本。

3.1985年美国联合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在纽约的广场酒店签署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说日本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产品,赚了很多钱,要求日元升值。如果日元不升值,欧美国家将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日本害怕了只能签字,这就是强盗行为。

4.日本政府迫不得已让日元升值,两年之内日元升值了一倍,而美元贬值了一倍。这导致日本的出口制造业陷入了瘫痪,成千上万家日本出口型企业遇到了严重的亏损。

5.美国又逼迫日本调低银行存款利率,让日本的有钱人觉得把钱存在银行利息太少。所以日本的有钱人就投资了房地产、股票和艺术品。然后美国又做空日本经济,导致日本股市暴跌、楼市下跌、艺术品价格下跌,日本经济损失惨重。


香堂风子


日本经济衰落,始于美国精心酝酿的一场金融战。

而为何美国要打击它的小弟呢?因为当时日本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国这个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了。

1980年代的日本全年GDP是美国的一半,在当时日本拥有了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与证券资产,控制了329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资资产,购买了美国40%的国债,还出口了大量的日货去美国,使得它到处是日本货,可以说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十分巨大。

这个时候,美国不干了,一个小弟还敢窜在我头上?于是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打压日本经济,抑制日元崛起,维护霸权地位。

首先,营造舆论,逼迫日元升值。先发布一份报告,说美国制造业衰退是因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过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应该降低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让日元升值。

接着就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直接让日元升值,如果不升值就让欧美等国家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在签署广场协议的当月,美元就贬值了一倍。日本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这一贬值,直接导致了成千上万的日本出口型企业陷入亏损。

然后,督促日本金融开放,让更多热钱涌入,扩大资产泡沫。当时,因为巨额的热钱涌入,推高了日本的资产价格,它的股市、房地产、艺术品的价格直冲云霄,没有人想安心搞实体经济了,于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产业推动了日本经济泡沫的发生。

最后,美元加息,让全球资本流回美国。日本股市、房地产、艺术品的价格全面暴跌,日本经济泡沫爆炸,损失惨重。于是在1990年后的日本,陷入了长期的低迷之中。

总结,在这场金融战中,日本被美国玩的团团转。

关注识象财经,与你聊聊泛财经知识。


识象财经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经济复苏并开始高速发展,一直到80年代,日本GDP超过美国的一半并仍在高速增长,这让美国认为日本威胁到了自己的经济和美元霸主地位。之后,美国通过贸易制裁、日元升值、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等手段使日本经济泡沫被刺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面对经济上日益强大的日本,首先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原因是美元对日元汇率过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美国产品的出口,应该降低美元对日元汇率,使日元升值。这本是经济问题,然而美国利用自身的霸主地位使经济问题政治化,逼迫日本升值,这给日本的出口产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80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外汇市场被人为干预使得日元升值。美国的这一做法具有明显的霸权思想,完全是人为操纵汇率,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原则。广场协议签订当月,美元就贬值了一倍。日本本身就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内需不足,经济发展对海外出口极为依赖,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击中了日本的要害,使得日本出口竞争力严重削弱。

其次,美国以贸易摩擦为由,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了调查,遏制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五年后,美国对日本又发起多个产业的调查,遏制日本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其美国在这些产业竞争中具有优势。再之,美国迫使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国际上大量热钱进入日本,助推了日本的资产价格,日本股市出现大量投机者,房地产经济的虚假繁荣加速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经济一度停滞不前,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逐渐复苏。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小斌爆料


当年,也就是80年代末,美国是如何做空日本经济的那?从过程看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下面就来回顾下日本的经济是如何从繁荣走向停滞的?

二战后,随着麦克阿瑟将军的一份电报发出,“要么给我粮食,要么给我子弹。”美国拉开了对日本援助的序幕,当然不会白给援助,导致了日本在政治,军事上都成了美国的附庸,这和美国能轻易做空日本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二战后的日本,在军事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全力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上不得不承认,日本在这一点做的很成功,从二战后粮食都要靠救济,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也正是这快速的发展给日本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多行业把美国打的抬不起头,抢占了以前本属于美国的市场,于是美国开始了做空日本经济的计划。

霸王条约第一步 对美自愿出口限额及扩大进口

美国针对日本对自己本地企业威胁很大的行业,开出了霸王条约,出口限额。如在纺织、钢铁、电视、机床等行业,都被逼着执行自愿出口限制;同时把美国的优势行业如,电信、电子产品、医疗设备、药品和木材等行业的市场对美国开放。由于美国在政治、军事上对日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日本没办法,只好人家怎么说,自己怎么做。这样美日间的贸易逆差就开始减少。

霸王条约第二步 联合西方五国推动美元对日元贬值

美国联合了西方五国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其中最要命的一条就是要求日元主动升值。通过出口限额和扩大进口,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已经打击的不轻了,再加上日元升值,日本对美国贸易基本给掐断了,成了单方面的美对日的贸易。这还是外部的,还有比这更恨的一步。

霸王条约第三步 美国把日本对外贸易的路被堵上后,又以安全为由,限制日本发展航空航天行业,这就限制了日本经济结构向更深层次转变的道路。日本只好搞起了游戏产业,但国内大量的财富没地方去,最后都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行业,本来就泡沫严重的日本楼市更是雪上加霜。由于股市和楼市的赚钱效应远高于实体行业,因此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了虚拟经济。当日本政府发现不妥,出手控制时已经晚了,最后日本的经济从股市开始,再到楼市再到其它行业,被全面做空,最终有日本失去的20年之说。

日本被美国做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而这一点在我们国家,美国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国想让我们走当年日本的老路,真是异想天开。

【我是缠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美国当年做空日本经济,其实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比如半导体和汽车等领域,产业越搞越好,产业链越攀越高,对美国的相关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美国和日本的全面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而日本产品价格低廉,质量又好,水平非常高,美国人在市场上很难竞争得过,就大打贸易战,进行关税上的限制,但是这样也并不能遏制日本商品蜂拥而入美国的势头。特朗普当时就曾经嘲讽过美国商品,说日本人来到美国,唯一能买的东西是纸巾。

在此大形势下,为了平衡贸易,美国要求日本把货币升值,也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二次之后,日本经济就进入了过热时期,房价和股价都飞涨,泡沫经济已经非常严重。

到了90年代初,日本央行下决心刺破泡沫,但是加息幅度特别大,导致泡沫破裂速度很快,房价和股价都迅速崩盘,但多年积累的财富一下子缩水,后来经济增长更是逐渐停滞,这就是失去的二十年。


海汇观潮


美国当年做空日本经济第一是让日本人信心爆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逼美国,日本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和电子价廉物美,快速占领全世界的大部分市场,日本人此时是信心爆棚,认为自己很快就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时所有的日本国民都这么认为,于是日本全世界投资,日本买下了美国大量的房产和大量美国的金融资产,信心爆棚的日本正影响着美国的霸主地位,美国开始对日本全面布局,日本是二战后美国人扶持起来的,美国人在日本驻着军队,在国防上日本人是依靠美国的,经济上,其实日本人也是依靠美国的。这一点当时的经济爆发户日本还没有想明白,美国就进一步引导日本人信心爆棚。

第二是引导日本人炒房,美国让日本人金融对外开放,这样大量资金去日本炒房,帮助日本人炒房,日本人也乐意炒房,于是日本房价暴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快速膨胀,日本政府和老百姓看着天天上涨的房价都乐疯了,房地产泡沫带来的虚幻财富效应让日本人乐在其中。

第三是逼着日元升值,逼着日本人签署《广场协议》,逼着日元升值,日元升值后进一步吹大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日本的股市泡沫,虽然影响了日本的出口,但日本人虚幻的财富还在增加,日本人还是乐于接受的。

第四,贸易制裁,挥动一系列“301”调查大棒,打击日本出口。日本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美国抓住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软肋,以贸易摩擦为借口,以保护主义的贸易制裁打击日本经济。

第五,吹破日本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当房地产泡沫破灭和股市泡沫破灭后,一切财富都灰飞烟灭,日本经济在地板上趴了三十年。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日本人做东西行,做金融不行,只会用双手赚钱,不会用思想赚钱,永远是奴才命。

日本从古至今从沒出过一个伟大思想家,战略家,哲学家,数学家,都是师从中国,一直做中国奴才。

明治维新只是变法才变思维,利用为英美做奴才,维护英美在亚州利益,才变成强国。

二战被美国先进思想的工业体制打的怀疑人生,做美国殖民地才发展起来。

日本靠美国占领军逼迫实行民主,解放农民,解散财阀,才走上技术立国道路。因为碰上朝鲜战争后,美国开放市场,开放技术,开放资本才发展起来。

当日本危胁到美国第一位置时,美国人用思想做空日本了,当美国用金融开放,日元升值玩日本时,日本无人察觉。

当时美国也想玩西德,可德国人不上当,不管美国人怎么忽悠,只做实业不做金融,只做实业不做房地产,只做实业不做股市,马克升值收益全都投入实业转型,技术升级,开拓市场,因为德国人有思想家,战略家,哲学家,数学家,会战略,会分析,会研究,才不会上当。

反观日本对美国的吹捧忽悠,心喜若狂,开放资本,开放股市,开放市场,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全民炒日元,却沒人看出美国的阴谋才上当,因为日本沒有思想家,战略家,哲学家,数学家。

美国资本低价进场,拼命拉高日本股市房市日元后,有了几倍利润,怎么卖都是赚钱的,再配合做空杠杆,有了几十倍利润。

利用日本人虚荣心,赌徒心理,杀跌到日本人怀疑人生,几十年辛苦钱全部孝敬美国金融资本,而且还不能关闭资本市场,因为有刺刀顶着。

日本从此陷入了紧缩政策,企业股市融不到资,炒家卖不出房,政府卖不出地,失去了二十年发展,错过了信息革命,移动互联时代,从此衰落下去。

日本首相海部正树总结日本泡沫经济时曾说,日本宁可发展AV产业,也不能发展房地产业。

因为一个让人中毒,一个让国中毒,人中毒还好救,国中毒很难救,付出代价太惨重了,等于日本人白为美国金融资本打工二十年。


心有远芳





永远是学者


首先得说明当时的时代背景: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不得不提美国与日本签订的。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20%。[3]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代表的美国当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当时的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金融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最低曾跌到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则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从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

当然这只是美国对日本经济打击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如果要挨着列举真的就太多了,去丰田车在美国遭遇,美国对日本高科技的封锁,等等就不列举了。部分引用百度百科,感谢。


可悲的一言挡




日本当初失落十年,就是刻意追求虚拟经济而脱离实体经济支撑的下场,同样是制度落后和思想固化的产物,美国只不过是在汇率问题上,放上了最后一颗压垮日本经济的稻草。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日本人并没有像我国一样到全球从事基础建设这种实体项目,而是从日本政府到日本国民都选择了单纯的并购、购买资产、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这种脱离实体的虚拟经济的道路。日本人的盲目乐观,将日本的资产数字推到一个相当高的地步,这种强烈的信心反应到日本股市和楼市上,使得日本股市连续25年持续上扬,日本的楼市位居世界前列,但最终躲不开市场规律这个真理,物极必反,泰极否来。



而这个转折点,就是“广场协议”,80年代的美国财政赤字高的离谱,对外贸易逆差多的吓人。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于是召集了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关于五国联合贬值在拯救美国赤字的协议。这使得日元经过对美元贬值后更加值钱,全球都在向日本大量的输出钞票,而狂热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过了日本当时GDP的增长,日本老百姓买不起房,日本的实体经济因为房地产而收益率低下,发展缓慢。

1989年,因为高耸的房价和股价已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回报率,而开始下降。再也坐不住的日本政府这时候小心翼翼的颁布了土地紧缩的政策来提振民心。而这一脚紧缩的刹车,刹断了地产商资金链,刹掉了日本股价,刹没了日本泡沫。而破产的地产商还不起银行,银行没钱不能放贷给企业,企业没有资金不能发展,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日本经济一落千丈。

所以根本不用美国做空,日本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