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薛家寨革命旧址

薛家寨革命旧址

薛家寨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距照金街约5公里,这里石峰千仞,拔地而起,三面悬崖,人莫能攀,仅西北和土儿梁山岭相联,可直通桥山主脉。寨子灌木丛生,十分隐蔽,登上悬崖吊桥,再过两道石门,有天然石洞5窟:大者能容二、三百人,小者可容数十人。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3年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后,这里就成为照金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红军的后方基地。

历史背景

“薛家寨革命旧址”位于耀州区照金镇田峪村秀房沟,因唐代末期薛刚曾在这里屯兵练武而得名为薛家寨。薛家寨以雄险著称,海拔1600余米,这里石峰千仞,拔地而起,三面悬崖,人莫能攀,仅西北和土儿梁山岭相联,可直通桥山主脉。寨东为黑田峪,寨西为秀房沟,灌木丛生,十分隐蔽,寨子上有天然石洞4窟:大者能容二、三百人,小者可容数十人。 这里原是当地人朱吉祥和其父敬神修道之处,在最为险要的4号洞里供奉山神泥像,香火不断。红军在照金一带打游击时,朱吉祥的父亲已经去世,他见红军纪律严明,打富济贫,十分感动,便主动参加游击队,并将石洞献给红军作为营地。红军上寨后首先加固了前后哨门,并增筑碉堡,设岗放哨。又从3号洞开始,给洞修了堞墙。同时在党家山、鸡儿架等处建立哨卡,周围并有地雷、滚石垒及战壕、暗道等防御工事。1933年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后,这里就成为照金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当时住在薛家寨的,除边区特委、政府和游击队总指挥部外,尚有苏区修械所、被服厂、仓库、运输队、红军医院等后勤机关。 [1]

薛家寨革命旧址介绍

为了建设薛家寨,红军上寨后首先加固了前后哨门,并增筑碉堡,设岗放哨。又在石洞修了堞墙。同时在党家山、鸡儿架等处建立哨卡,周围并布有地雷、滚石垒及战壕、暗道等防御工事。利用这里的四个天然岩洞修建了1-4号红军寨,自东南而西北依山势依次排列。一号寨南邻秀房沟,当年为陕甘游击队1、3支队驻地。二号红军寨为当年的红军医院和被服厂。三号红军寨是红军当年的军械厂,又称“兵工厂”或“修械所”。四号红军寨为陕甘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 [2]

薛家寨革命旧址

被服厂

被服厂位于薛家寨二号寨子,是我党、我军最早的3个被服厂之一,当时有三、四十名工人,都是贫苦妇女,主要任务是制作红军和部分游击队员的被服,工人们全凭手工缝制,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了部队衣被的接济任务。同时还帮助红军医院浆洗纱布、照顾伤病员,帮助游击队站岗值勤等任务,为根据地建设作出贡献。 [3]

薛家寨革命旧址

红军医院位于薛家寨二号寨子,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所建。当年红军医院有9名军医和若干名护理人员,固定床位20余张,主要任务是抢救重伤员、诊治红军病号及北方流行病的防治,保证了红军的战斗力。 [2]

兵工厂

兵工厂位于三号红军寨,又称“修械所”, 兵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红军和游击队修造枪械、子弹、手榴弹和配制炸药。工人最多时有六、七十个,技术工人多由省委从西安派来。制造子弹的材料来自各个渠道,一是派人去西安买底火及药品;二是从香山寺收买铜元、麻钱,熔化后制子弹和手榴弹壳;三是搜集旧弹壳,进行加工处理。火药是用土法配制的黑色火药,装旧弹壳就可以打出。为了守卫寨子,还制造了一种“麻辫手榴弹”,即在弹壳绑上麻辫,用一段铁丝压上几根火柴头,手执麻辫扔出。后来,红军游击队袭击了三原泾惠渠仓库,搞到几千公斤黄色炸药,用来造地雷和手榴弹。兵工厂研制出的“麻辫手榴弹”在薛家寨保卫战和反“围剿”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

薛家寨革命旧址

物资仓库

位于薛家寨四号红军寨,是薛家寨上最大的崖洞,为陕甘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仓库主要用来储存粮食、各种物质器械。这里既是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又是当年红军、游击队反“围剿”和向敌人发动攻击的指挥中心,为红区的心脏.。 [2]

薛家寨革命旧址

薛家寨保卫战

随着照金苏区的创建,红二十六军的不断壮大和陕西苏维埃运动的迅猛发展,国民政府不断派遣正规军,与耀县、旬邑、淳化、宜君民团联合行动,对照金苏区进行“围剿”。根据地军民奋起抗击,取得一次又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3年9月下旬,国民军刘文伯部纠集耀县夏老么、雷天一民团和淳化、旬邑民团,乘红军主力西击旬邑之机,勾结叛徒陈克敏部,兵分几路“围剿”薛家寨。当时寨上只有边区政治保卫队留守,兵力有限,其他便是一些后勤人员。在敌人强大攻势下,保卫队和后勤人员挺身而出,投入战斗,利用天险巧布地雷阵,并以麻辫手榴弹打得敌人寸步难进。这时李妙斋、张秀山率游击队赶回,立即发起猛攻,敌人死伤甚众,残部狼狈溃退,取得了薛家寨第一次保卫战的胜利。不幸的是,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被伏敌击中,英勇牺牲。

10月中旬,国民军又以数千名兵力,配合机枪大炮,向照金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他们沿黄陵、宜君、旬邑、淳化边境设置堵截线,由孙友仁部和三原、淳化、耀县民团,分别在坟滩和秀房沟一带安营扎寨。开始向薛家寨发起进攻,几门大炮从土儿梁上轮番发射,均未击中要害。接着以炮火掩护步兵,几次试图登山,也在地雷阵的杀伤下,终未得逞。战斗进行了五、六天,游击队愈战愈勇,山寨岿然不动。国民军见硬攻不行,就改用偷袭战术。15日夜,余人在叛徒陈克敏率领下,从未曾设防的后山石缝间偷偷爬上山寨,突破游击队阵地。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果断决定“保存实力,分路突围”:一路由游击队总指挥吴岱峰和政委张秀山率领,向党家山突围;另一路由秦武山、惠子俊、刘约山带领,向黑田峪突围。两路均按事前安排,转移到安全地带。 国民军占领薛家寨后,纵兵劫掠,屠杀革命群众,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周冬至和委员王满堂、王万亮等先后遇害。

薛家寨失守后,然而,这里的革命烽火并没有熄灭,留下的游击队继续坚持游击战争,狠狠打击盘踞在苏区的反动民团。当年冬季,陕甘边第三路游击队采用里应外合,攻克叛徒陈克敏民团踞巢龙家寨,彻底摧毁了这支反动武装。 1934年秋,红军和游击队主力返回照金,根据地重新恢复。从此,照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 [3]

红色文化

薛家寨革命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第四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2]


    • 1. 《耀县志》编篡委员会.《耀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

    • 2. 中共耀州区委党史研究室.照金丰碑:陕内资图批字(2005)BT*08号,2005年

    • 3. 中共耀县县委党史研究室.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专辑,198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