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用數據分析這家新三板企業是否值得入職

一位朋友最近要換工作,目標企業是一家新三板企業,說這家企業在為上市做準備,如果能跟隨企業上市,辛苦點也是值得的。職業習慣使然,我很好奇地找來這家企業披露的年報分析一下:

該公司1993年成立,截止2017年已經成立了24年,2016年銷售額3600萬(相當於普通製造業的七八千萬的規模),經營上相對比較保守。

這是一家夫妻店,從1993年創業開始就是夫妻兩人,2015年掛牌時的董秘在2016年年中辭掉董秘工作僅任董事,董事長夫人受讓董事會秘書,具體原因不詳。但夫妻店模式的企業,要想真正規範化制度化是非常難的,更何況是已經二十幾年的夫妻店經營模式。

公司毛利60%左右,基本符合該行業(有一定的壟斷資源)毛利水平,需要與其他同行業企業進行進一步的對比分析。

2016年銷售收入比2015年增長了1600萬左右,應收賬款增加了800萬,想必2016年調整了銷售策略,包括收款方式。其中*****有限公司2016年銷售額95萬,應收賬款也是95萬,這種客戶能收回全款的可能性不大。該行業的應收款比較難收回,這種增加應收款的銷售模式可能會是該公司比較大的風險點。當然,也不排除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同時虛增的可能。

2015年新三板掛牌時沒有看到給管理層股權激勵的股權,只有兩名股東(其中一名是法人),可以看出該公司在給員工的利益分配方面比較保守。2016年公司社保金額佔工資額的比例在6%以下,一方面與國家規定相差甚遠,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該公司對員工也是比較苛刻的。

公司2016年人均銷售額50萬左右,作為服務業、在**這樣的非一線城市,人均銷售額能到50萬應該是不錯的。人工費用佔銷售額的13%左右,而毛利率大概在30%左右的製造業的人工費用(含銷售、技術、管理人員的費用)也大概會佔到銷售額的15%左右,通過該指標可以看出該公司是低人工成本策略(服務業的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這樣對人才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

該公司人均毛利30萬左右,人均工資社保公積金占人均毛利的23%左右,北上廣純服務業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年度人均銷售額(同這裡人均毛利)也不過40—50萬,人均工資社保公積金差不多佔到人均銷售額的40%—50%。

其中,年人均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不足500元。

通過這一系列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的股東收益非常好,但員工未必能受益,這是老闆理念的問題,公司如果沒有遇到重大經營危機,這種理念很難發生根本性改變。

該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要想真正規範非常難,上市估計也不是那麼容易。區域性行業,市場就那麼大,要想把規模做大不容易,再加上不給員工分利也吸引不來人才,說不定連團隊穩定都成問題。

以上也僅是從員工看企業的角度做的簡單分析,相信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情況和企業情況作出最適合自己的判斷。至於這家企業是否值得入職,判斷和決策在每個人自己心裡。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些觀點,歡迎指導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