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對絕大多數人來講,“說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能很多人一歲不到就會了。


然而我們說出口的話,和內心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嗎?

對很多人來說,答案恐怕未必。就像視頻裡的這一對老夫妻:

星期一,老兩口一起做爆炒花蛤。

老太太一邊嫌棄一邊指揮著老先生切蔥花,料全都備好以後下鍋爆炒。油嗞啦一下飛濺出來,老先生立刻上前接過鍋鏟護著老太太。

結果老太太回過神來,直接揮舞著胳膊把老先生轟走:“走開走開,你能有我炒得好嗎?”老先生只是笑:“你炒得好,你炒得好。”等到菜上了桌,老太太一臉期待的問:“好吃嗎?”老先生微笑著說:“吃了三十年還是那麼好吃。”老太太:“馬屁精。”

畫面的最後,兩個人一桌進餐,氣氛溫馨又浪漫。

然而這種浪漫,是有脆弱的一面存在的。它始終取決於故事當中的老先生——

他知道妻子對他的感情,全都在她為他炒了三十年的菜裡嗎?就算妻子表面上如何挑剔嫌棄,他也始終毫不懷疑這一點嗎?不管妻子怎麼說怎麼做,他能永遠都用柔軟的一面來與她相對嗎?

很遺憾。

在我們熟悉的生活中,老太太很常見,老先生很稀有。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我們表達感情,似乎總是彆扭著來的。要藏著,要掖著,要反著來;要話只說一半,要等對方去猜。

要一邊為你炒菜,一邊對你挑剔嫌棄輪換著來。就好像一隻蚌,要把柔軟的肚腹縮進去,只把殼露在外面,冷冰冰,又硬邦邦。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言不由衷,有那麼多的口是心非,還有那麼多的傷感情的刀子嘴。

就算是真心實意對另外一個人好,那好的外面,也是一層硬邦邦。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

高三最後的那個學期,我媽說好會回來照顧我,結果工作臨時出了點問題,拖了一個月還沒有搞定。

我自然是很生氣,最後一次打電話,一邊滿心期盼著她能過來,一邊滿腹委屈,然後兇巴巴地對她說:“那你就不用來了吧!”

我媽也沒有說什麼,就那樣淡淡的回來了。

回來的第一天,要好的同學邀請我們去家裡吃飯,我隨口誇了一句:你爸爸做的西紅柿炒雞蛋真好吃呀。

第二天回家吃晚飯,桌上一盤西紅柿炒雞蛋。

我看了覺得很驚訝,因為我媽從來沒做過這道菜。結果去廚房添飯才看到,垃圾桶裡全是倒掉的柿子和雞蛋。

不知道她嘗試了多少次。

我突然很想哭,然而添完飯出去看著她,依然沒有說什麼,只是從此習慣每天上完晚自習回來,給她手裡遞一杯熱牛奶。

現在想起來,那大概是在跟她說“謝謝你”;就像她用西紅柿炒雞蛋,跟我說的“對不起”。只是我們最終誰也沒能真的說出口來。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能夠好好表達,大概是親密關係裡的一種剛需。

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被困在這裡——尤其是當你從小就成長在那種從不會好好說話的家庭。

我有個同學就是如此。

小時候爸爸想鼓勵她,明明可以來一句:“我相信你祝你考個好成績”,卻一定要說:“別考砸了回來給我丟人啊”。

長大之後過節送花給媽媽,媽媽明明可以說:“這花真漂亮啊!我很喜歡,謝謝你“,卻一定要抱怨說:“買這個有什麼用啊!你還真會糟蹋錢”。

她知道他們也不是惡意,可他們就是不會直接表達善意。

不僅不會表達,當你對他們報以善意的時候,他們還會背過身去,再輕飄飄的回給你重重一擊。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她曾經發誓不會成為這樣的人。

然而等到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孩,某一天她發了燒躺在床上休息,三歲多的女兒想給她倒杯溫水結果不小心弄溼了一地:

她跳起來腦子一熱就抱怨道:“誰讓你管那麼多的,現在闖禍了吧?”女兒當然很委屈,一副快要哭了的表情問:“媽媽你為什麼忘了說謝謝你?”


她這才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扮演的,正是曾經傷害過自己的角色。

原來你只要稍微一放鬆警惕,就會被命運的慣性給帶到溝裡去。

帶到溝裡的次數多了,你會逐漸冷卻掉那顆拼命想要反抗的心。你會逐漸適應溝裡面的空氣,還會麻木的按照既定劇本,重複出演二三十年前父母演過的那一場戲。

這場戲叫做代際傳遞,也叫做命運。

演戲當然是容易的。它只需要你去認同角色,去放下自己,然後讓下一代隨同自己一起去獻祭。

只是獻祭的人多了,溝會越來越深,讓人越來越難爬得出去。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有的人很幸運,能遇到另外一個人,帶著自己走出去。就像我另外一個前女友,曾經是比我還要不會表達的那一種——

明明心裡捨不得,嘴上卻要說誰稀罕你啊;明明為別人做了很多,卻硬是要說我就是一隨手你千萬不要想太多;明明想握住對方的手,卻非要梗著脖子先遞出去一根刺再說;......

於是四年分了三次手。每一次她都付出所有,每一次都讓彼此難受。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直到她遇到後來的先生。

有一回我打趣她,你這樣硬邦邦的人,是怎麼能跟另外一個人長久?

她大笑說:“你不知道,他是那種沒臉沒皮的人,我生氣起來喊著要跟他鬧離婚,他都會說好啊好啊。不過除了房子以外,我跟法官申請,讓他把我也判給你吧。”

於是也不好意思再繼續折騰什麼。

不僅不折騰,她居然也漸漸的軟化下來了,就像一粒種子終於破殼而出,長出來小小的柔軟葉子。

幸運嗎?

當然幸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遇到能這樣接住自己的彆扭、並且回報以善意的人。

然而和羨慕她的運氣比起來,我更佩服的是她的勇氣。因為你要時刻跟身體裡的巨大慣性搏鬥,要時刻提醒自己,還要勇敢的交出自己。

唯有如此,真正的改變才有可能降臨。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敢去直接表達感情,其實意味著我們敢去直面和擁抱自己。

口是心非是一層保護的殼,它讓我們隱藏起自己。還讓我們有一種錯覺,以為不敞開,就不會受傷,不暴露,就不會被辜負。

然而它的代價是情緒和感受的自然流動,統統都被阻礙。

因為在我們向對方隱藏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自己對自己隱藏起來。

隱藏得太久,殼越來越厚,最終這種身在殼中的安全,會變成真正的絕望和死寂。

而當你第一次鼓起勇氣,從熟悉的殼裡探出頭來,你是會起雞皮疙瘩的——那是你所有的感受器官在甦醒。

就像一個人在黑暗中待得久了,再重新見到明亮和色彩,也會首先感覺不適應。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而你要和這種不適應待在一起,允許它,接受它,然後跨越它。然後你會發現,原來外面是廣闊天地:

你可以盼望,可以欣喜,可以請求,可以感動,你可以真實表達自己。

你還可以接受,毫無負擔地只是接受,你可以付出,毫無保留地只是付出。

你可以不因為恐懼而停下向彼此靠近的腳步。

你可以傳遞藏在心中的滋味,讓你的愛——溫暖傳遞。

中國家庭的困境:我明明愛你,卻忍不住打擊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