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他是天津相聲的“武閻王”,名垂《鬧公堂》,藝傳魏文亮

天津相聲界曾經有個武閻王組合,這個組合的前兩個人均是天津相聲名家,一位閻笑儒乃是馬三立的大徒弟,排在前面的則是德字輩門長裕德隆的徒孫,李少卿的徒弟武魁海。

他是天津相聲的“武閻王”,名垂《鬧公堂》,藝傳魏文亮

一. 炸油條的說相聲

武魁海出生於1904年,學相聲之前是炸油條的,他和比自己小九歲的閻笑儒關係很好,兩個人經常去聽戲學戲。後來碰到一位好心人還特意教他們,這個好心人是戲班子裡打傢伙的,名叫丁鳳來,他有個兒子叫丁文元。

兩人先是跟著丁鳳來學了一段,還去過堂會,一段不夠兩個人又去找了一位海青腿兒宋玉清學說相聲,一下子又學了六七段夠撂地的了。於是兩個人再加上宋玉清的徒弟王佔鰲開了個塊“明地”說相聲,三個人的姓往地上一寫挺嚇人,武閻王!

武閻王組合很快在明地上打響了名聲,吸引來兩個人,裕德隆的徒弟李少卿和搭檔耿寶林,李少卿擅長單口八大棍和倒口,他們加入後生意更好了。

再之後,武魁海就拜了李少卿為師正式進入相聲門,而李少卿只比他大了三歲,閻笑儒則是拜了比自己還小一歲的馬三立。

他是天津相聲的“武閻王”,名垂《鬧公堂》,藝傳魏文亮

二.九藝鬧公堂

《九藝鬧公堂》是一大段柳活兒相聲,所謂九藝乃是要在舞臺上展示九種柳活兒,包括正唱歪唱一共十八番唱法,可謂是相聲柳活兒集大成者。這個段子據傳說是張傑堯張傻子所創,但沒有進一步的證據。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好的版本就是武魁海整理並首演成功的。所以有一部分相聲著作也把《九藝鬧公堂》傳承的最大功勞記在了武魁海身上。

武魁海首演成功之後,這個段子由常連安常寶堃錄製了唱片,由於難度太大,後來很少有人再演,直到武魁海將這個段子傳給了魏文亮才又出現在舞臺上。目前《九藝鬧公堂》最標準的版本就是武魁海的得意弟子魏文亮的。

他是天津相聲的“武閻王”,名垂《鬧公堂》,藝傳魏文亮

三,打臉收徒

武魁海曾經公開聲稱自己一輩子不收徒弟,沒想到這個話被他自己嚥了回去。

1952年,武魁海路過一家戲院看到魏文亮姐弟倆說相聲,他立刻就被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吸引住了,轉頭就跑到魏文亮家要上門收徒。武魁海當時是名聲在外,魏家當然樂意,可魏文亮卻出了個難題,你得亮亮本事讓我看看,真有本事我才同意做你徒弟。

魏文亮父母伸手要打孩子,武魁海忙攔住然後不慌不忙拿茶碗當醒木講了一段《康熙私訪月明樓》,他的單口乃是一絕,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在釦子的地方總是帶一個包袱,讓觀眾樂了還留了懸念。武魁海一段單口就把小怪物給拿下了。

武魁海收徒是天津相聲界的大事,擺知儀式請來了張壽臣趙佩茹一干大腕,魏其坤正式改名魏文亮,魏春華改名魏文華拜師武魁海。

他是天津相聲的“武閻王”,名垂《鬧公堂》,藝傳魏文亮

四,嚴謹颱風

武魁海對魏文亮的教導非常嚴格和細心,他甚至承擔了接送魏文亮放學的工作。在他的悉心教導下,魏文亮進步很快。但心高氣傲的小怪物時不時也給武魁海上點眼藥。

有一次魏文亮和師爺輩的尹壽山搭檔,他連續在臺上打了兩個哈欠,尹壽山很不高興但也沒發作。輪到武魁海給魏文亮捧哏的時候,魏文亮又摳了兩回鼻子,這下武魁海都惱了。

下臺來,武魁海訓斥了魏文亮的颱風,沒想到魏文亮還不在乎,武魁海一氣之下給魏文亮跪下打了自己兩個耳光宣佈不認這個徒弟。

最終在眾人苦苦相勸,魏文亮下跪認錯之後,武魁海才重新認下這個徒弟。有這樣的師父嚴格要求,魏文亮之後在臺上再也沒有類似的小動作。

所謂嚴師出高徒,大概就是這樣的。

1962年武魁海逝世,年僅59歲。他一輩子沒兒沒女,死後的喪事由魏文亮負責操辦,魏文亮在葬禮上給他打了幡。

他是天津相聲的“武閻王”,名垂《鬧公堂》,藝傳魏文亮

五,藝術評價

武魁海由於去世較早,其名字除了行內和老聽戶,幾乎沒有其他人知道。但他的藝術得到了同行們的高度讚揚,相聲界公認武魁海是“活路寬泛,使活全面”的相聲名家。侯寶林大師曾稱讚他說:“武魁海學唱河北梆子《轅門斬子》、西河大鼓、靠山調,堪稱絕活兒,他的相聲藝術值得我學習。

他的代表曲目有《汾河灣》、《學梆子》、《學叫賣》、《捉放曹》和《鬧公堂》等,幾乎全是柳活兒。由於他傳世的錄音極少,要想一睹武魁海的風采,現在只能去聽他的得意弟子魏文亮的相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