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锻炼好这个地方,你就再也不怕跟别人聊天

-1-

很多人社交不好,不敢说话。

于是以为锻炼好口才,就能借此找到方法改变这一状况。可是饶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原地踏步,一点进步都没有。

是方法不够好吗?

市面上教导人说话社交的书多如牛毛,即便是我写的文章,也提供不少锻炼的方法,只要有心寻觅,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结果呢?

你开始疑惑,明明已经按照方法锻炼,也坚持了一段时间,为什么进步的效果却一点都不明显?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还有一个地方,你并没有刻意去锻炼,那就是你对别人反应的适应力

锻炼好这个地方,你就再也不怕跟别人聊天

-2-

你说话是给别人听的,别人说话也可以是给你听的。

那么不管你留给别人的反应或别人留给你的反应,都是整个交流互动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对于别人的反应越是适应,我们就越是容易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所谓反应,即包括了我们的行为,言语,表情,语气,情绪等,恰恰是我们人际交往以此来判断对方和调整自己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例如你说了一句话让别人生气,我相信你这个时候心里肯定会感到过意不去;你说了一个笑话逗乐朋友,你也会感到满是优越感,为此而自豪。同理,要是反过来别人不礼貌的言行伤害了你,我想你心里肯定是一万个不乐意。

也就是说,你的反应会影响到别人的思绪;别人怎么反应,也会影响到你的思绪。

为什么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侃侃而谈;而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们却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

原因就在此。

对于朋友,我们非常了解他的反应是怎样!

我们熟知他,知道他的行为规律。这种依靠时间而建立的友谊关系,让我们都彼此明白,对方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所以待在对方身边,我们很放心。不管我们怎么说话,心里也会有个谱,明白到自己的言行会对对方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而对方的言行,又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的反应,跟我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话,我们就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要是对方行为举止的反应,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我们就会敬而远之,很难产生交情了。

可发生了一件事,朋友的反应要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还是会大吃一惊的。甚至没想到对方居然会这样做,就好像面前这个人,不是我们熟知的那样子,俨然是一个陌生人。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人”,我们不知所措,不知道说些什么话好。因为朋友的这种反应程度,跟我们以往对她的认知有很大的出入,我们也会因此被吓着,愕然得连安慰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这就是我们面对陌生人时的那个样子。

锻炼好这个地方,你就再也不怕跟别人聊天

-3-

对于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我们压根无法预测到对方的反应是怎样发展;不知道说了哪句话,会对对方造成怎样的影响。为了避免尴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只好闭口不言,一直沉默下去。

如果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对方是这么一个开朗活泼,轻松幽默的人,那么我们这种心理压力自然减轻许多,说不定很快就跟对方熟络起来。

为什么外向友善的人这么快容易就跟别人打成一片,就是因为他们留给我们的反应,看上去没有任何伤害

同样我们跟别人打交道建立关系时,尽量让自己的形象变得积极、正面、大方、得体、友善,幽默,我们就会收获友谊。

然而当我们面对的人,并没有向我们展示这些特质的时候,我们就会担心受怕,毕竟对方的反应我们无法预测。一旦说错话,被对方骂怎么办?我热情主动上前打招呼,万一对方不理睬我,我岂不是很尴尬?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开口,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个人会怎么做出反应。换言之,我们的大脑非常在乎别人会怎么反应。毕竟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

面对一个陌生人已经是这样,那么当众上台演讲,要是面对一群陌生人,我们就更加恐惧和紧张了。比如当你站在台上,说了一些不好的话,台下的人对你起哄发出嘘声,你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相信你恨不得想立刻逃离。

别人的反应,就是这样对我们造成影响。

我们有一个情绪脑负责体察、感受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反应。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传递,我们的大脑是很难忽略的。只是情商高的人,会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从而做出应变措施。

正是由于大脑拥有这种特性,如果我们不懂得控制,那么就算我们学习再多的口才技巧,锻炼再多的说话本领,到头来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还是无法发挥出学到的能力。因为话还没说出口,我们大脑对于别人反应的担心,足以让我们打退堂鼓了。

为此,我们就不得不学会控制自己,不被大脑这种特性影响到我们。

最好的改善办法,就是提高我们对别人反应的适应力。就好像对抗感冒一样,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让我们的身体免受细菌侵袭。

锻炼好这个地方,你就再也不怕跟别人聊天

-04-

怎么提高呢?

很简单。

就是比你目前的固定做法,多做一步就好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你时时刻刻都要让自己做一些“多此一举”的事来锻炼。

例如,你下楼拿快递的时候,你平常固定做法,也许只是说声“谢谢”就完事了。但这样是锻炼不到自己的,这时你就要多做一步,跟快递员再说一句话,诸如“这个时候送件啊,辛苦了”这样。

或者你平常去餐厅吃饭,你固定的做法也许只是点菜,然后就没了。这时,你就要多做一步,给服务员再问一句,诸如“你们餐厅有什么好吃的”之类的。

甚至你去图书馆途中,碰到认识但不相熟的人,平常你的固定做法也许只是点点头打招呼,这时你就要多做一步,停下来,跟对方寒暄一番,聊一聊。

总之,从现在开始,你所做的事,都要比你以往的固定做法多做一步,甚至两步,三步,四步,

让自己走出熟悉的舒适区,把手伸到外面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陌生区域里,试着让自己感受一下,多出来的一步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当你慢慢适应小范围改变的这种感觉后,再扩大范围,从各种场合里多走一步,体验一下这一步带给你的心理感受。

假以时日,你就能够适应任何场合下,面对任何人时留给你的反应了,你的脸皮肯定会越来越厚啦,就算别人的反应是并冰冷冷,你也能淡然处之。这时再去运用自己锻炼得到的口才技能,你不是更能够事半功倍吗?

克服与人接触时的紧张和恐惧,就是从适应别人的反应做起。而这个适应,就是比现在你的固定做法,主动多走一步而已。是不是很简单?

而这就是每个能说之人,都能够非常适应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