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LOK~㊣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是否增加,分情况分析,整体对利润的影响比较积极!

这个问答其实包含了3部分内容。纯理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降税不降价的影响,降税又降价的影响!总体来说,降税对于企业利润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按照增值税的理论分析

按照增值税的征收原理,和其价外税的特性。无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和增值税的征收率增加或者降低,对于企业利润均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公式分解为:应收价款=不含税收入+增值税(不考虑消费税)。企业利润和不含税销售额直接相关,和增值税没有关系。因此,企业利润不会因为增值税由16%降至13%发生变化!

二、降税不降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现实与理论总是有很多差异,比如增值税下降,应收价款就应该随之降低,但现实经济业务关系不会因为单一理论因素,价格就会随之降低。但增值税税率下降,卖家不一定会主动或者被动接受降价。我们用公式分解一下:

应收价款(前)=不含税收入(前)+增值税(前);

应收价款(后)=不含税收入(后)+增值税(后);

降税前后不降价,就是前后的应收总价不变,即应收价款(前)=应收价款(后)

也就是不含税收入(前)+增值税(前)=不含税收入(后)+增值税(后)

但是,增值税税率真正切切的从16%下降到13%,增值税(后)也就是不含税收入(前)

也就是说降税不降价变象增加了企业的收入,收入增加,这样的情况,利润必然增加,单位毛利率和利润总额均增加!

三、降税又降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增值税税率下降,应收价款(=不含税收入+增值税)随同下降,且下降的幅度与增值税的下降一致(暂不考虑其他价格因素)。这样的情况,降税前后不含税收入的金额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企业的利润没有变化!与第一条理论高度吻合!

很多学习市场营销学的朋友都知道,价格发生下跌,不一定促进销售量的增加,但一定是增加销售量的方法之一。因此,通常情况下,应收价款随税率下降而下降,或许会增加销量,单位收入和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增加,企业总利润随即发生增加!

四、综述

增值税虽然属于价外税,但经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增值税税率的下降,无论上述那种情况,对于企业利润是呈积极影响的。或增加单位利润、或增加利润总额。对于企业大好!


顺通财税段贤明


增值税由16%降至13%,这是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的。根据税务部门的公告,国家从4月1日开始实施,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税率由10%降低至9%。

其实,本身这一税率对于小微企业影响不大,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从2019年起,免税额度从3万元上调至每月10万元,一季度30万元。

但是对于大中型企业,可就非常可观了,一个亿的销售额可以省税300万。本身大中型企业竞争力都是足够强的,这样300万元几乎就是新增的利润。

因为省税,会不会导致销售价格降低呢?有这种可能,但是应当属于完全竞争行业,才能够很快实现大家的售价降低到降税后的水平。至少过渡的这一段时间还是有超额利润。

不过,我们都知道售价越低,销售量越大。因此,通过销售量的增大,原本包含在售价内的固定利润也会因为销售量增大而利润增加。

所以,只要国家降低税率,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福音。

说起来可能不好听,但对小微企业也确实形成了相当的挑战,毕竟价格优势缩小了。


暖心人社


直观比较一下,税前采购价 100,税前零售价价 200。

16% 增值税:税后采购价 116,零售价 232,毛利 116,交纳增值税 32 抵扣 16,净利 232-116-32+16 = 100 元。

13% 增值税:税后采购价 113,零售价 226,毛利 113,交纳增值税 26 抵扣 13,净利 226-113-26+13 = 100 元。

两者增值税方面没有差别。当然还有一些附加税是以增值税为基础征收的,这部分会略有减少。

总结:减免增值税会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对企业直接影响很小。要振兴实体经济,减免所得税才更有效果。


Nickmit


非请自来。

增值税税率的变动基本对利润无直接影响,分析企业利润增减,涉及的因素太多,内容也很广泛,真不知道从何谈起。

在利润计算公式中,影响利润总额的与增值税有关的因素就是营业成本与税金及附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或许购进业务成本(不可抵扣的进项计入成本)随增值税税率降低而减少,随应纳增值税减少而相应减少税金及附加,利润在一定程度有所增加。

数据计算应该很容易。问题是,税率降低了,全世界都认为价格也要降低。产品价格能否保持原水平真很难说,价格降低、销量一定的话,收入有所减少。营业利润是增是减难以预测。

实现中,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很多。我们忽略税金及附加,用本量利分析模型来看看吧。基本的损益方程式是: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要想利润增加可以提高单价、销量、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利润与单价、销量成正比例变动,而与成本反向变动。

刚才已经讲过了,吃瓜群众管你什么含税不含税,感觉就是降税了,价格也得降(单价);关键是房东也看新闻,正寻思涨租金(固定成本);企业资金压力没那么大,员工也蠢蠢欲动要求加工资、增福利(人工成本);唯一安慰的是,随着价格下降,销量可能有所提高。

上述中,价格是否降、如何降不得而知,成本有上升趋势这都是影响利润的不利因素,唯一利好的可能是销量提高,综合下来利润未必增加。

因此,增值税由16%降至13%,企业利润真的增加吗?有利有弊,对此,我表示很怀疑!


龙门账


增值税的增加和减少在理论上应该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但是事实上要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和结果。

对纯进口企业来说,尤其是平行进口汽车来说,增值税的降低即便是企业不得好处,那么消费者会因为税率的降低而获得实惠,而对出口企业来说,尤其是退税企业,未必然是利好消息,增值税的降低也使得出口企业的退税响应降低,但未必会影响到上游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

对贸易企业来说因为利润的空间决定纳税的税负,增值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对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建设企业来说,影响可能有,因为不了解他们的纳税规则,也不好妄断。

对制造业来说,影响不会很大,虽然说是税率降低了,但在现行的纳税体制下,各制造业行业的税负才是影响企业税收的核心,如果税率降低了,而税负没有降低,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收益,相反可能会面临更不确定的因素以致影响企业的利润。

总得来说,看似利润上从社会消费总额看,因为税率的降低可能出现计算数据的降低,但税务总局的收税报告和总额看,你就知道什么叫名义上的降低和少收了。


企业管理方案提供者


  1. 企业的利润除了看税后净收入(营业收入-应缴纳税款)之外,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成本开支,这里包括材料成本、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房租、人工和管理费用开支等等,最后得出利润。所以,综合成本不下降,仅依靠3%的税收比例还是比较难大幅度增加利润的效果。

  2. 减税的政策是对每一家企业都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在竞争激烈的如今市场,企业又有了降价的空间,因为产品供大于求竞争激烈,所有降成本的“行业进步”,马上就会反应在价格大战中,你不降价就面临着倒闭。价格降了,利润自然也要跟着降。

所以我认为,企业的真正利润来自供需双方的平衡,再好的行业也敌不过大量同行的恶性竞争。很多行业是很难靠技术创新带来竞争壁垒的,所以必须千方百计去寻找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关注我陆续发表的实体创业故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启发与收获!


实体创业那些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企业利润是什么?怎么组成的:

企业利润的概念

企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等于销售产品的总收益与生产商品的总成本两者之间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准确的说企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费用(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再减去营业收入应负担的税金后的数额。

上面我们已经理解了什么是企业利润,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是增值税:

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这里我们要注意什么是价外税,关于价外税,百科是这么说的:

价外税

税收的变动不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和企业利润,税收透明度高,税收负担转嫁明显。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价外税的变动不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和企业利润;也许纯文字的解释很难理解,那么我们就通过案例及数字来解释为什么增值税的变动没有影响到企业的实际利润:

案例解析

增值税税率下降前:

公司采购一项原材料购买价格116元(为什么是116元而不是100元?为了计算方便啊!),转手直接以232元的价格出售,那么企业的利润是多少呢?

首先售卖价格116元是由不含税价格100元及增值税进项税额16元组成,出售价格232元是由不含税价格200元及增值税销项税额32元组成,在计算企业利润的时候是按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来得出结果的,即:企业利润=200-100=100元,应该缴纳的增值税=32-16=16元不影响利润

增值税税率下降后:

公司采购一项原材料购买价格113元(为什么是113元?需要详细解答的可以留言!),转手直接以226元的价格出售,那么企业的利润是多少呢?

首先售卖价格113元是由不含税价格100元及增值税进项税额13元组成,出售价格226元是由不含税价格200元及增值税销项税额26元组成,在计算企业利润的时候是按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来得出结果的,即:企业利润=200-100=100元,应该缴纳的增值税=26-13=13元不影响利润.

图表实例如下: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增值税率的变动仅仅只影响了现金流量的变化,而没有影响到企业利润的变化,当然,前提是供应商还有我们的采购方均按照原先不含税价格同比例调整含税合同额。


安徽小会计


降税?对中小微企业似乎是个恶梦!

就以一个小型的电子配件厂为例:

从17%降到16%,税未降,一年的环保,安全,消防等等就消耗了过12万多的费用。

从16%到13%又是怎么样呢?

10万的销售,应税16%就是1.6万。原来进项票约5万抵扣16%就是0.8万。实缴税0.8万。

物料税后差10-5-0.8=4.2万(减费前毛利)

随着减税客户随之要求降价,原10万销售额变成了10/1.16*1.13=9.74万应税1.266万。

先别谈一向难开票的电子元件仅只能减少2个百分点。就按能你有能力随之按降税降价。

原进货5万的电子元件现为5/1.16*1.13=4.87万抵扣0.633万,实缴税1.266-0.633=0.633万。

物料税后价差9.74-4.87-0.633=4.237万(减费前毛利)。

(降税后的毛利)4.237-4.2(降税前的毛利)=0.037万(毛利增加)

即原10万的营业额现增加了370元的毛利。

从16%到13%的增值税,理论上增加了千分之三点七的毛利。如果进项发票较多的企业,或会增加到千分之五,六。是不是与你心目中的想法有点大?

从过去减税后的情形看,随之而来的税费,不但扺销这点微不足道的减税后增长的毛利率,还会增加比这多几倍的各种费用增长。

所以说这种减税,是中小企业的恶梦开始。


凤城书斋


增值税税率从17%降为16%,从16%降为13%,全国上下形式一片大好,不管企业的利润是否真的增加,降低税率绝对是好事。至于税率降低,企业的利润到底有没有增加,我认为,还是跟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比如是否有议价能力,以及在销售链条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关系。

从本意上来说,增值税是价外税,是对商品销售过程中的增值额进行征税,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售价,把本来自己应该承担的税金,加在价格里面,转嫁给下游客户,下游客户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因为是对增值额进行征税,所以,增值税的好处就是避免了重复征税,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例,假设某小规模企业购进货物A,购进时支付了税款A*3%,进项不能抵扣,所以不考虑增值额,在销售的时候要对A+A*3%进行征税,所以,这批货物流转几次,重复征税的倍数就是流转的次数。

下面举例说明,当税率降低的时候,售价不变,利润其实也不不变。

假设购进总价款1000万,销售总价款1500万,来看下在税率为16%时的增值税和毛利润。

可以看到:

增值税=1500*16%-1000*16%=80万,

毛利润=1500-1000=500万(不含税的销售价-进货价)

当税率变为13%的时候呢?来看下:

可以看到:

增值税=1500*13%-1000*13%=65万

毛利润=1500-1000=500万

毛利润都是500万,并没有改变,但是增值税从原来的80万,降低为65万,为企业节约了15万的现金流,同时,以增值税为计税基础的附加税也因为增值税的降低而减少,附加税最终进入利润表,影响企业的净利润。附加税变低,净利润增加。

以上的举例是企业购进时能够取得专用发票,并且是同等税率的,但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并非能全部取得发票。所以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是隐秘的,狡猾的。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最终的售价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格。比如在销售终端,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者对售价中的价和税并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税率降低了,那么必然不含税的售价就会上升,税和价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的现金流使用,如果是不含税的价格降低了,税率下降,意味着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金额少了,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税率降低绝对是好事,但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利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企业面对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


简净轩语


我是建材行业,首先降税的最终指向是整体税率下调。

原来我的进项专票16%的是8.2%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在不含税的价格基础上开票增加的税点。我中间承担2%的所得税和各种附加税给工程单位开票按10.5%的税额比例开16%的专票。对方交的10%的税

现在我的进项专票13%的还是8.2%,我给工程单位开票还是10.5%,对方交9%的税。

作为中间销售和加工方来讲,税率一毛钱没少,对于工程施工单位来讲他们要多交2%的税。

那么问题来了,降税的3个点在哪里?

除了奢侈品行业,汽车及大宗商品来讲享受的了福利。中小微企业的福利呢?降税对企业来讲本应该是好事,结果成了一部分企业,主要就是大企业,国企等享有优惠福利。

中小微企业变相的还得增加成本,为啥?16个点降到了13个点以后,我们对应的工程单位就要求也必须降三个点,或者直接在后期货款中扣掉,他们一部分人就理所应当的认为降的3个点是给他们降的。打官司?拒绝合作?有这种想法的麻烦自己做过中小微企业后再发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