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引言:

作为皇帝,作为皇位的接班人,自然是从小就接受非常优越的教育。皇帝一般会挑选最优秀,才华最高的大臣作为太子和皇子们的老师。因此不管一个皇帝再怎么草包,再怎么无能,只要他的智商没有问题,不是一个傻子或者是后期损伤了大脑,不说才华横溢吧,至少不会是一个学渣中的学渣,肚子里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墨水的。而且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尤其是古代的大户人家,对于起名是非常重视的。没有钱的,不识字的穷苦人家也是非常重视的,只是苦于没有能力。稍微有条件一点的,就会花钱去请一些秀才之类的去为自己的孩子取一个寓意较好的名字。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幼年萧衍画像


那么在皇室里,对于孩子的名字自然就更加重视了。而且从小就接受比普通人更加良好的教育的皇帝,起的名字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除了孩子的名字以外,皇帝的年号也是非常重要的,都是要经过认真思考的。

但是历史上就的的确确有这么一个皇帝,你说他没有多少文化吧,这位皇帝的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才高八斗。你要说他文采过人吧,他取的名字又都很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说皇帝的年号,是非常严肃、非常正经、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这位皇帝,给自己取的年号类似于“普通”,“大通”这样通俗的名字。而他给自己的儿孙起的名字就好像是农村里没有读过书的庄稼汉一样的水平,什么“大春儿”啊,“大壮”啊,“大球”啊等等。你能想象的到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帝王想出来的名字吗?然而确实是。这位神奇的帝王就是梁武帝——萧衍。

萧衍其人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群臣图

历史上有很多的开国皇帝都是出生草根的,但是萧衍不是。萧衍本身就出身于世家大族,而且还是名人之后。萧家到底是一个多么繁盛,声望和地位多么高的家族呢?

追溯起来,萧衍是汉朝建朝之初的名相萧何的后代,传到萧衍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十五代了。在齐朝的时候,萧家就是名门世族,而兰陵萧家,更是顶级的大家族。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萧家打破了这个传统,一代一代地繁盛下来了。萧衍的爷爷,在刘宋王朝,官至御史,而且为人非常仗义,因此有人评价他说他的后代必然不是普通人,定然会有一番大成就的。果不其然,萧衍的父亲摇身一变成了南齐开国皇帝的族弟,官居县侯。萧衍的母亲,出身也相当不普通,萧衍的外祖父位居刺史。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画像


祖上来历不凡,爷爷身居要职,父亲则是皇亲国戚,母亲更是刺史之女,出生在这样一个优渥的家庭环境里,萧衍受到的教育不敢说和皇子太子之类的一样,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多。而且有这样的家庭背景,萧衍在官场上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再加上萧衍本人也是聪明绝顶,他在官场中可以称得上是如鱼得水了。从刚开始的初入官场,以惊人的速度一路往上攀升,一直到最后成为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萧衍是历史上一个可以用“神奇”来形容的一个皇帝。他虽然不是一个如秦始皇,汉武帝那般的人物,但是也是有一些治国的才能和政治手段的,不然也不会抓住机会趁势灭了齐朝,改为梁朝,自己成了梁朝的开国皇帝。

在当上皇帝之后,他也是一位非常合格非常勤奋的皇帝,也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足足在位四十八年。但是他又有着很多皇帝的通病,那就是疑心非常重。但是这位皇帝又非常的信佛,信到什么程度了呢?在他有生之年,三次都想要出家为僧,专心的侍奉他的佛祖。只是可惜,他的佛祖从来没有眷顾过他,照拂过他,由于他的猜忌心,导致了自己晚年被活活饿死。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梁朝自建国起,在萧衍的治理下,过了小半个世纪的小康生活

当时的齐朝皇帝,是一位典型的既昏庸又残暴的帝王。他在位的时候,文官不上朝,武官想要造反,而百姓过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商业不能正常经营,工业不能正常发展,生活难以维持。当时有很多的大臣被冤杀,也有很多的将军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帝王而起兵造反被杀。萧衍的哥哥,因为功高震主,成了皇帝的眼中钉,然后被找了个罪名给冤杀了。就连萧衍本人,也没有能幸免。皇帝借刀杀人,也曾派人刺杀,但是都因为萧衍太过聪明而没有能够成功。

为了避免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为皇帝的刀下冤魂,萧衍联合了一帮将军和大臣,起兵造反,最后杀了海昏侯。萧衍也很聪明,知道这个时候不宜风头过剩,就没有称帝。而是最后在大臣们的拥护下,才登基称帝,改齐为梁。而齐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则在被逼禅位之后,被杀死了。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也的确是一位好皇帝,也没有像历史上的某些皇帝一样,刚上位的时候非常勤政,但是时间一久就原形毕露。不过毕竟出身于那样优秀的家庭,自小受到的教育和后来遭遇的经历都证明了萧衍不会是那样的皇帝。萧衍建国之后,首先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鼓励大臣向上进言。第二件就是实行勤俭治国,并且以身作则。而且他能够善用人才,采纳良臣的好建议,在他的治理下,在南北朝那样动乱黑暗的时期,梁朝的百姓还能够过上小康生活,足以见萧衍下了多大的功夫。

心灰意冷的帝王,向宗教寻求心理安慰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拜佛图

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几千年以来,多数开国功臣的下场,尤其是以明朝朱元璋最为出名。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可以说是极尽所能去包容了,但是那些跟随他多年,为他打天下,为他出生入死的那些人,却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巧的是,梁武帝也是朱元璋一类的人。对于敌人,心狠手辣绝不手软,对于自己的血脉亲人,可以称得上是毫无底线地包容。这样几乎无底线的包容,并不是好事情,看看朱元璋的那些血脉后代就知道了。

萧衍的那些血脉至亲也没好到哪儿去。萧衍的六弟,和萧衍的大女儿乱伦通奸。不仅不要面皮,不顾伦理道德,甚至还惦记上了萧衍的皇位。萧衍的大女儿也是鬼迷了心窍竟然帮助自己的六叔一起谋朝篡位,夺取自己父亲的皇位。许是天命眷顾,夺位计划失败,萧衍的大女儿不知道是出于羞愧还是害怕,自尽了。最终萧衍还是原谅了自己的弟弟,没有过多的追究。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画像


而萧衍的次子,根据出生的时间来看,应该不是萧衍的亲生儿子。但是萧衍没有在意这些,完全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对待,该给的官位和爵位一点没少给。只可惜,这个儿子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带着自己的军队去了北魏。就算是这样,萧衍也没有怨恨他,一心还想让他回来。但是人的耐心和爱,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磨光的。萧衍也是如此,他虽然不怨不恨了,但是也心灰意冷了。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一个精神寄托的,于是萧衍就找了个宗教信仰,信了佛。信奉佛教是要遵守清规戒律的,不能吃荤,不能近女色,这些萧衍不近都做到了,就连祭祀时候用的牲口,也全部都以素菜代替。而且他还沉下心来,钻研佛法。萧衍本身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在信奉佛教之前,他就对道家,儒家也有一定的研究。如今再加上佛教,三者糅杂在一起,又是潜心钻研,自然可以取得不俗的成果。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深刻。萧衍曾经三次出家,但是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成功的,福临当年出家的决心那么坚定,不也一样没成功?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入佛图


说到底,他们毕竟不是普通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抛下的。身为帝王,想要抛下自己的国家,出家当和尚,研究佛法,那自然是不可能是事情。而也或许是信了佛的缘故,再加上本身就是比较重感情的人,萧衍到了后期的时候,几乎没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看谁都是好人。所有大臣都能够看出来候景是一头喂不熟的野狼,但是无论大臣们怎么劝,萧衍就是不听。结果到了最后,候景叛变,恩将仇报,已经八十多岁的萧衍竟然落了个被活活饿死的下场。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人生如棋


总结:

现在看看萧衍的一生,再想想他曾经给自己起的几个年号,以及他给他的孙子们起的名字,就很值得人琢磨琢磨了。他的两个年号里都有“大”这个字,而他给他孙子起的名字,仿佛是跟“大”这个字杠上了一样,几乎名字里都有“大”这个字,而且取的名字也非常土。什么“大器”,“大庄”,“大成”等等。这种过去农村农民取的名字,萧衍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出身,后来又当了皇帝,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竟然会取这种名字,除了让人发笑之余也不由得思索一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起名废”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拜佛图


《道德经》记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萧衍对于道学是很有研究的,这个“大”字,在《道德经》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萧衍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取名都喜欢用“大”字的原因。再来看看他的一个很土很怪异的年号——普通。一个皇帝,把自己的年号叫做“普通”,也是很奇葩了。

但是不要小看了这个年号。普,代表全面,普遍的意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于皇帝来讲,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属于他的,这个“普”就代表了全天下。那么这个“通”呢?“通”有通达,通顺之意。身为帝王,自然希望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天下都是一片通顺,朝政才能安稳,百姓才能过上和平幸福富裕的生活。所以“普通”二字,并不是指代普普通通的意思,而是寄予着萧衍作为一个皇帝对整个国家的美好愿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