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27日,藝人高以翔錄製節目時不幸去世

這一悲劇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心源性猝死”的關注


心臟驟停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就會腦死亡。專家指出,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AED如此重要,但我們面臨的卻是國內的公眾場所AED配置嚴重不足的現狀。我們需要更多的AED,同時也需要有更多的人瞭解並學會使用AED。



AED有多重要?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全球每年心臟猝死的發病率達900萬例,我國每年約16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及時除顫是迄今公認制止心臟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四分鐘”內,對患者進行AED除顫和心肺復甦,有很大的幾率能夠挽救生命。



高以翔的事情發生後,微博上、朋友圈裡,教人們如何進行CPR的文章非常多,卻甚少有人提AED。


心肺復甦(CPR)起到的是持續為大腦供血, 為後續專業急救爭取時間的作用。而AED才是能幫助病人及時除顫恢復心律,從而制止猝死的。



根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2018年的統計數據,使用了AED,患者的救命率能提升到53.5%,比僅僅呼叫急救車高出了6倍,也比只做心臟按壓高出了3倍。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AED可以大幅提高病患的生存幾率(圖片來源:日本總務省消防廳)



東莞在公共場合有多少AED?


在網絡上一片倒的科普CPR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中國公共場合AED嚴重短缺。

截止到目前 ,在中國 ,公眾場所配備的有記錄的AED僅有3000多臺。AED覆蓋最多的省前五分別是: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浙江省,覆蓋最多的城市前五分別是:上海市、深圳市、南京市、徐州市、北京市。(AED各省份、城市覆蓋數據來源於“第一反應”。)而在美國和日本,每十萬人擁有超過200臺AED。


看看離你最近的AED有多遠:

(以下截圖來自於“救命地圖”小程序,用戶可在該應用中查詢附近的已登記的AED設備,也支持用戶將未登記的AED設備上傳到地圖中。)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南城白馬,距離最近的AED居然有4.4公里……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定位沙田 ,最近的AED6.5公里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定位東城 ,最近的AED將近4.6公里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東城換個地方,依然要在2.6公里以外才能找到一個AED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南城中心廣場附近 ,情況稍微好一點,353米


而東莞的情況,有記錄的AED主要分佈在市區的部分地鐵站、公園、體育館等公共場所。從覆蓋的範圍來看,除了市區有部分公共場所配置了AED,其他的鎮街很多都沒有在公共場所配置;從配置的密度來看,即使在AED數量最多的市區,AED配置的密度也是遠遠不夠的。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覆蓋率稍微高一點的松山湖,在公眾場所配置有20多臺AED


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國內城市,東莞在公眾場所配置的AED遠遠不夠,更不用說平均每百米就有一臺AED的日本了……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東莞AED分佈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深圳AED分佈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東部沿海地區AED分佈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日本AED分佈


作為一個常住人口超過800萬,預計十年內將超千萬的城市,東莞應當在公眾場所配置更多的AED。另一方面,公眾對AED的認識不足,很多人甚至沒有聽過AED,更談不上正確使用了。因此,

在增加公眾場所AED配置的同時,提高公眾對AED的知曉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找到和使用AED?


足球場上跑死、辦公室裡累死、網吧裡熬夜死的案例,大家想必聽說過不少。實際上,發生猝死的人,很大比例是看似非常健康的人。


那麼,如何第一時間找到“救命神器”AED呢?


在東莞,使用“救命地圖”小程序可以快捷查詢到附近的AED。“救命地圖”可根據用戶的定位,自動尋找最近的AED,在這個小程序上,也可以通過地圖查看AED的分佈,建議大家把這個小程序添加到微信裡“我的小程序”,在打開微信首頁的情況下,下拉頁面就會出現,方便使用。

(“救命地圖”小程序是“第一反應”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應用,用戶可使用該應用查詢附近已登記的AED設備,也支持用戶將未登記的AED設備上傳到地圖中。)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分享“救命地圖”二維碼,讓親朋好友隨時擁有救命秘笈


在國內其他城市,還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尋找AED,(以下途徑在東莞暫未開通服務):

1、微信“AED地圖” 在微信登錄後,通過:“錢包-城市服務-選擇城市(如上海)-AED地圖”的路徑,就可以找到上海的AED分佈。

2、支付寶搜索AED 打開支付寶,在首頁最上方鍵入AED,進行搜索,會跳出“AED地圖”應用,點擊進入,就能看到身邊AED的具體分佈。



在遇到心臟驟停的成人患者,應該如何處理?


目擊到心臟驟停的成人患者時:


1. 迅速撥打120並尋求周圍的人幫忙拿來附近的AED。

2. 在AED到來之前,不要間斷心臟按壓。

3. AED到來後,根據聲音提示使用AED。



AED如何使用?




AED操作簡便,可以為心臟病突發的患者進行電除顫,幫助發生心室顫動的病人恢復心律。“AED設備其實就像傻瓜式照相機一樣,它會給你語音提示,跟著做就行了。在發達國家,一般中小學都有相關的急救知識的培訓,所以應用得很普遍,可以說幾乎人人都會用。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延伸閱讀

他山之玉:普及和推廣AED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AED在中國的普及和推廣,任重而道遠。

2006年前後,AED進入中國,北京和上海公共場所陸續開始配置AED。到2019年 ,全國公眾場所配置的AED有記錄的僅3000多臺。在2016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郭長江就曾表示過:AED在中國還處於“沒得用”“沒人會用”“沒人敢用”的“三無”狀態。

AED平均一臺過萬的價格,被認為是“沒得用”、普及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沒人會用”的原因則是,在中國,AED目前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根據中國對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管理規定,使用者必須是專業的醫療人員。其實現在的AED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根據語音提示操作即可。所以,在公眾中開展AED使用方法的相關教育十分有必要,在心肺復甦和AED使用方面接受過培訓的普通人也可以使用AED進行急救。

“沒人敢用”則是有人擔心使用了AED,如果出現問題會不會遭遇訛詐,會不會捲入民事糾紛。實際上,2017年國家已經出臺了“好人法”:“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生命無take two,要減少猝死這種悲劇的發生,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合作,需要社會上有更多的企業、機構、個人在投放、捐贈、普及AED等各個層面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高以翔猝死啟示:“救命神器”AED在東莞太少了

今年7月,東莞網協聯合 “第一反應”,為會員企業上了一次急救啟蒙課 ,普及AED的使用。


日本從2004年開始,將 AED使用的急救培訓不斷普及,並列入了初高中的日常培訓項目,甚至成為了駕校的必修課程。同年,日本開始倡導“運動期間零心臟猝死”的活動。由皇室成員高圓宮久子妃擔任財團法人的AED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減少心臟性猝死案例,並且努力建立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接受急救知識的教育環境。該組織在日本建立了AED急救網體系,這一體系致力於在有需要的地方安裝AED,並在需要時立即將其交付到現場。他們也把“在學校零心臟猝死”以及“運動期間零心臟猝死”作為自己活動的一個長久目標。

多方的努力,使日本成為AED設置密度最高的國家,這其中的一些做法,也許是我們可以借鑑的。AED的普及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避免很多本來不應發生的悲劇。生命的寶貴在於一旦失去便不能重來,學習類似於AED使用一類的急救常識,不光是為了拯救他人的生命,更是為了自己能夠在危難之時得到及時的援助。



我們呼籲:東莞需要更多的A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