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孩子總說因為粗心丟分,家長也就信以為真。

這樣一來,真正的問題就被掩蓋了。

孩子自以為什麼都懂,沒有問題,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

可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卻被忽視了。

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粗心,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積懶成笨”。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孩子並非不聰明

只是懶得學習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

孩子一放學就只想玩,丟下書包完全不管作業,還得三催四請才不情不願拿出作業本。

好不容易坐下來了,卻遲遲下不了筆,不是拿著筆抓耳撓腮,就是對著書本發呆。

問他怎麼回事,他卻說:

“媽媽,我不會做。”

多少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產生懷疑:我的孩子就這麼笨嗎?

“今天才學的知識,現在就忘了?”

“老師上課不是講過嗎,怎麼就不會做了?”

老師想說,孩子並非真的不會,而是懶得學會。

上課的時候,老師把新知識都詳細地講解了,孩子聽懂了,也就以為學會了。

可若缺少課後的複習、思考和作業,只是「聽過」的知識不會被真正吸收。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越聰明的學生,越懂得課後學習的重要性。

平時輔導作業的時候,很多家長習慣了“陪讀”,有的始終在旁邊指點督促,有的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動手幫孩子完成作業。

家長的過度干預,會讓孩子覺得學習不是自己的事。

反正做錯了有人幫忙修改,不做了有人代勞,考差了還有人幫自己找藉口。

沒有責任心的孩子不會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也就習慣了偷懶,不動筆,不動腦,也不學習。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習慣了偷懶

孩子真的會變“笨”

懶惰是一種壞習慣,會嚴重耽誤孩子的學習。

很多家長以為只要督促孩子就行了,卻不瞭解,孩子表面上的懶惰容易發現,深層次的懶惰卻無跡可尋。

孩子認真聽課,回家後也一直做題,為啥成績就是上不去?

別的孩子也沒我家孩子努力,為什麼別人總拿第一,我家孩子卻不上不下?

……

面對這些疑惑,最好的答案就是:

永遠不要試圖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曾經有清華大學教授大膽評價:

在中國,至少有一半學生在“假努力”!

表面上看非常刻苦,任勞任怨,實際上學習時懵懵懂懂,成績一塌糊塗。

他們看上去用了十二分的功,但因為方法不當、效率過低,導致最後只有6分的收穫。

不是學習時間越長分數就越高,不是不停補習就能脫胎換骨,不是每天只睡5小時就是勤奮。

「偽勤奮」對於孩子的傷害,是很嚴重的。

請觀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做題不徹底,過於依賴參考答案;

學習沒有針對性,做題貪多求全;

不懂歸納知識點,學過了就忘了;

付出的學習時間越多,收效卻越小。孩子飽受「偽勤奮」的折磨,就因為沒找對方法。

沒有目標的努力,沒有計劃的奮鬥,都只是作秀。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一味縱容

是對孩子的莫大傷害

從教多年,越來越發現教育的一個真相:

沒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懶惰」拖垮的孩子。

家長不正當的教育方法,正是縱容孩子懶惰的根源。

每次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長的應對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

家長態度溫和而要求嚴格,給了孩子尊重與必須遵守的底線;

家長態度強硬而要求嚴厲,給了孩子底線,也施加了很大壓力;

家長態度模稜兩可,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家長完全不管,給了孩子不努力、不學習的理由。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正在導致孩子越學越“笨”。

一定要明白:指望孩子自覺,是最無力的教育。

指望孩子愛上學習,學會學習,是最難實現的願望。

有教學20多年的語文老師這麼說:“在小學的時候,家長、老師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低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大人的時期,也是他們學習態度與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很多孩子之所以懶惰,都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做支撐。

為了避免孩子在「懶惰」的坑裡越陷越深,我們不能再縱容孩子了。

培養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請給他恰到好處的管束;

培養一個優秀出色的孩子,請為他指明前進的方向。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一位老班主任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積懶成笨”?

多少孩子積懶成笨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習慣

偉大的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小學階段孩子之間的差異,歸根到底,就是習慣的差異。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擺脫“積懶成笨”的困擾,家長、孩子、老師要一起努力:

家長要學會真關心——

把錢花在刀刃上,教育不能盲目從流,適合孩子才好。

用檢查代替嘮叨,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及時發現問題。

狠得下心來管教,不縱容,不偷懶,守護孩子的成長。

孩子要學會真努力——

積極主動,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把學習當做最重要的事;

積極思考,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遇到不懂的一定要請教;

積極學習,多動筆,多閱讀,多練習,認真對待每次作業。

老師要學會真輔導——

提高課堂效率,儘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聽懂學會;

高度關注學生,及時發現問題並和家長商量對策;

傳授學習方法,幫助孩子更高效、更專注地學習。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難免帶點絕情。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不逼他一把,他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

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在孩子自覺性不高、不會學習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正確教育、督促與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成才。

師享互聯是一家教師(培訓)資源共享平臺,致力於通過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對優質學校和專家資源進行匹配與共享。線上精準培訓對接,線下通過合作基地學校,實施系統的板塊和學科精準培訓,通過線上與線下聯動互補,促進中國教師均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