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145297192
高一選擇歷史、化學、生物明顯要優於歷史、生物、地理,因為歷史、化學、生物組合可報專業為88·7%,而歷史、生物、地理組合可報的專業反為77·8%,可報的專業越多選擇餘地越大,錄取率越高。
現在高考改革後,六選三有二十多種組合,如何選擇是高中學生很頭疼的事,我是高中老師我來談談如何選科。
一、選科必須考慮自己想上的學校和專業。
絕大多數985院校物理為必選,如果你想上名校或一些理工類專業就必須選物理;純文科如:歷史、政治、地理報考專業受限,因為很多高校都要求搭一門理科。江蘇為高考改革試點,頭一年由於選擇物理的人少,致使許多考生與名校失之交臂。所以選科時必須清楚那些專業與那些科目匹配,否則可能上不了你想上的學校和專業。下圖是選科組合及可報專業比例和不可報專業。
二、選科必須結合自己的愛好和特長。
選科不要一味的看學校和專業,還應結合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情況。如果化學成績不理想,可以選生物,生物計算少,識記多。一般情況下成績好的學生選物、化、地和物、生、地的較多,位於二本和一本左右的學生選歷、生、地和歷、化、地的較多。
總之,選科是大事應多瞭解相關知識再做決定。
教育黃金眼
新高考選科,很多學生會為自己的不理性選科,付出沉重代價!如果是在”3+1+2“模式下,選擇歷史+化學+生物組合是最差的組合,選擇歷史+生物+地理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這兩個組合進行選擇,我覺著歷史+生物+地理組合,要更好一些。
一、為什麼說歷史+化學+生物組合是最差的組合?
這是一個偏理科的組合,但是學生恰恰沒有選擇理科最基礎的學科——物理!根據教育部的設計理念,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歷史是文史類的基礎,選擇理工科,物理基本上是必須選的,如果不選物理,即便選擇化學和生物, 也基本上和理工科無緣了。
而化學和生物,從學習難度上看,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難度是僅次於物理的學科,物理難,化學散,學習化學,繼續以文科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的思維和計算,難度不比物理小。而生物雖然被很多人認為是”理科中的文科“,但是到了遺傳基因部分,很多學生就不會這麼認為了,這部分讓很多理科生都很頭疼,那些理科不好的學生,這部分更難學好了。
最糟糕的還不是學習難度,而是賦分!因為化學和生物,是學霸的最愛,學霸基本上都會選擇這兩科,所以對於理科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選擇這兩科,很可能會成為別人的”炮灰“。
專業嚴重受限,分數嚴重被拉低,那麼這個組合,是不是最差的組合?
二、歷史+生物+地理,這個組合好不好?
歷史+生物+地理這個組合偏文科組合,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成績往往比選擇歷史+化學+生物的更差一些,說實話,選擇呢歷史+生物+地理的學生,其實基本上都屬於理科不好的學生,只所以選擇生物,是因為不願意背誦政治。
那麼,這個組合好不好呢?我個人認為,不如政史地組合好!
我現在所帶的班級,由政史地組合和史地生組合的學生組成,我能明顯感覺到這種差別。其實,這兩個組合的學生,以後所報考的專業基本上是相同的,甚至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專業面還要廣一些,比如你要報考警校,政治基本上是必考科目,而選擇史地生組合的學生,就無法報考。
在平時的考試中,選擇史地生組合的學生是吃虧的,因為生物學科的難度大於政治,你生物考75分,水平差不多的學生,政治能考85分,總成績就會相差10分,如果賦分,相差就更大了。比如政治考75分,能排名200名,而生物考75分,排名就會是800名,賦分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所以,如果理科不好的學生,我的建議是直接選擇政史地組合,不要選擇這種亂搭的組合。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高一一名學生選擇:
組合一:歷史、化學、生物。
組合二:歷史、生物、地理。
以上兩組合,是新高考下的政、史、地、理、化、生六科的自由選擇與組合。
針對提問,可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在興趣愛好驅使下,儘量選擇有利於自身的科目組合。
第二,綜合瞭解分析歷史、化學、生物、地理這四門學科的內容和特點。
第三,瞭解分析四科後,用排除法,把歷史、生物排除掉。
第四,化學和地理是選擇組合的決定因素。就通常情況下說,化學注重實驗。地理,注重實踐。
(1):如果善於動手操作實驗,並且九年級時化學較地理基礎知識牢固,不妨選擇歷史、化學、生物組合。
(2):如果喜歡到社會、自然中,去觀察分析人文、經濟以及名山大川等地理現象,並且九年級時地理較化學基礎知識牢固,不妨選擇歷史、地理、生物組合。
以上分析,未必達到同學們的要求,望僅供參考。
江水濤濤8851
別再用老思維去看新高考了——物化生的600分絕對比歷史生物地理的650分好!600分上一個差不多的臨床醫學比650分上一個較好地理科學更有就業前景。
有些回答簡直是誤人子弟,拿著兩個科目組合的難度進行比較,然後再用賦分成績進行比較,合適嗎?正確嗎?有必要嗎?
新高考應該是縱向比較,只需要和自己選相同科目的競爭對手比較,不必橫向地和全部人比較。
誰都想學簡單的,問題是學簡單的科目能上好學校好專業嗎?去查一查哪個一流專業不要求兩門及以上的科目。考生高考到底是為了上個好專業,還是考個好看的成績?
怕賦分,更是無稽之談!先不說到底有沒有物理化學棄考,即便有棄考,也是內部競爭,即選物理的和選物理的競爭,選化學的和選化學的競爭。最愚蠢的人才會選了物化科目而志願報考時填選對物化沒有必考要求的專業。
歷史化學生物要比歷史生物地理難學,這是事實,但歷史化學生物可選的專業質量、數量和以及對應的專業就業前景也都是遠高於後者的。這是合理的科學的——更優秀的人適合更優秀的專業。
單單從對歷史化學均有必考要求的專業數就有230多個左右(每個省份沒有多大區別),而對歷史生物(歷史地理)均有必考要求的專業數只有30個左右。
再用臨床醫學專業來說,3+3模式不選化學和3+1+2模式不選物理,是均沒有資格報考的。物理化學都難,但是帶來的專業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對比科目組合的好壞,堅決不能只看難度和分數,還得看可選專業的數量質量和就業前景。
如果選一個最容易得高分的簡單科目就能上最好的理工科專業,簡直就是對高考和物化生組合的最大侮辱。
玖抒教育
眼光放遠點,高一選科高考分值事小,將來工作事大!
- 大學主要分理工農醫和歷地政法兩大類!
- 工科的大學最多,招生數量寵大,就業也不錯!
- 歷史、地理類是紅牌學科,就業非常困難!
- 醫法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受尊敬度很高,但要明白省會城市三甲醫院沒有211以上大學碩士學歷很難進入,本科學士進縣醫院已經非常好了!
- 對將來考研影響遠的是數學、英語!無論是金融學、經濟學等文理招生學科,還是理工科,這是基礎!
- 理工科,不選物理!至少一大半學科和你說“拜拜"!物理學科不是學習了物理本身知識,核心是自然科學的思維!
計算機類學科發展,人工智能在迅速搶奪一般服務性,勞動密集性崗位!
- 金融業的窗口服務讓ATM等取代,大群轉帳讓微信取代,這類取代才剛剛開始!
- 圖文技術,同步翻譯,快速搜索,正在幹掉文秘、翻譯!
- 機器人替代工人簡單勞動密集產業!
- 專碩從2003年不到學碩2/3,迅速超越學碩,與1995年擴招前相比,按照同齡人計算,當前的專碩與當年大學專科相當!
不要迷信大學,相比較專業重要
- 文科類各學科評估不是很重要,因此主要看大學名氣!
- 佔絕對比例的工科,一看專業類型,二看專業學科排名,三看專業就業!工科重在專業不是大學!
- 東南大學們建築當然好,但你高分進生物工程,大學名氣有什麼優勢?招聘人員不清楚還是用人單位不明白?!
棄物理和其他幾科完全不同,在當前大專類似1995年別技校的比例關係中,僅僅為高考而選科,失去的是未來!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我家孩子選的是歷史,化學,和地理。歷史是非常愛好,化學和地理之所以選是學起來不費勁,特有“感覺”。物理和歷史是“龍頭”,從一開始在這兩科上抉擇之後,其實目標已經明確了,剩下的科目哪科學的好,能得高分就選哪個吧。因為等級賦分也是要看成績的。如果選擇歷史將來要從事化學方面的工作,建議還是要選擇物理,理化是搭檔,很難割捨。
西伯利亞狼138852982
無論你所在的省份是“3+3”還是“3+1+2”模式的高考,這種選科模式都避免難度比較高的物理,選擇比較簡單的文理科混合搭配中你選擇的區別只是在於化學和地理的選擇上。
單單從考試難度來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歷史+生物+地理難度明顯比歷史+化學+生物,因此從大方面來說這種搭配的人數也是比較多。但是我們選科的時候不能單從科目的難度上選擇,特別是準備考重點大學的,到時候這些大學在理科專業上會不會加限制,就目前來看是個大概率事件。
從總的方面來說,歷史+化學+生物雖然選擇的考試難度高了一點,但從以後高考志願填報上相對選擇性會比較好點,除非你是準備報文科專業的。而且以後賦分是如何賦想必化學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假如對未來的定向是二本或二本以下或還是文理專業沒要求的話,可以考慮以下歷史+生物+地理,顯然這是最容易讀的組合。假如定向是985或211這種重點大學的理科專業,那麼選擇歷史+化學+生物這樣的選擇會比較靠譜點。
而對於物理本身不是太差,而歷史又無法獲得特別高的分數,那麼建議歷史還是換成物理。物理本身的專業選擇優勢是專業選擇會多一些,但是歷史特別好那麼就完全可以忽略這個。
喵梵六六六
新高考改革“3+1+2”,學生應該如何選科?
解讀新形勢,備戰新高考(給家長的建議)
陸續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那對高中家長來說,不管您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核心目標都是高考。對於考生和高中家長來講,所謂的寒暑假不是用來休息的,而是用來超越的。
那針對孩子現階段的分數高低,希望家長都能更加客觀合理的趁熱打鐵,把握時間節點,給孩子做一個全方位的規劃,比如說,像新高三的家長,現在開始可以給孩子做整個高三的一個整體規劃,而針對新高二的家長,高二年級是整個高中最重要的一年。
那麼針對新高一的家長,因為全國應該有接近一半以上的省份,已經是新高考改革,那麼針對新高一的家長來講,高考已經前置了。現階段來講,就要去幫助孩子做整個高中三年1000多天時間的整體規劃,最後才能讓孩子拿到一個理想院校的一個錄取通知書。
在2014年,我們開啟了新高考改革,第一批:上海和浙江,第二批: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那麼2020年的高考也是我們新一屆的新高考改革。其實會有更多的自主權,當然還是要家長對高考規則和制度瞭解更清楚,才能享受高考的紅利。第三批的八個省份,是在開學已經進入新高二階段,是承上啟下的一個環節,也涉及到很多學考和選考,該如何去規劃這個過程?當然很多新高一的孩子,已經進入到新高考。
新高三距離【2020】年高考321天!
新高二距離【2021】年高考586天!
新高一距離【2022】年高考1051天!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到來,更多的家長不只是關注孩子上大學而已,更關注孩子學什麼樣的專業,未來有一個什麼層次的大學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現在基本上很多家長都針對高考前置。
從圖片可以直觀的看到我們現在的高校不光是從辦學數量,包括整個全國教育經費的投入比重都是非常大。所以新高考改革過程中,我們到底怎樣去把握這種政策,更好的去幫孩子做一個科學的規劃和選科,然後讓孩子去到一個理想的學校,這是我們當務之急要幫孩子去解決的問題。
全國有八個省份進入到新高考改革,他的整個方式是3+1+2 的選課組合方式,那一共有12種班型。
新高考改革之後,更關注整個時間的佈局,比如高一學年備考合格性考試,第二學年就是突擊等級性考試,到了高三統考。
首先是合格性考試,所有科目包括三大主科,另外政史地,物化生還有信息技術等等都要經過這種合格性考試,其次就是選考的一些科目需要進行等級性的高考,然後去給孩子做一個賦分的一個環節。
新高考改革也更側重多元化的招生,不管是自主招生還是綜合評價招生。當然不同省份,它這個百分比也是不一樣的。
學考和選考具有不同的意義,學考是決定孩子合格性的考試,而選考是決定孩子上什麼樣層次的一個大學,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去個孩子做好整個規劃,當然在選考過程中,還是要去結合孩子未來的這種院校的設定,包括專業選擇的一個環節,做好選考安排。
針對浙江省,是七選三的方式,當然還有六選三的方式,還有像18年八個省份很多是3+1+2的形式,那我們有不同的組合方式、
當然選擇的時候還是要關注孩子自身的優勢,以及選擇不同科目它這種專業的覆蓋率。家長在選擇的時候一方面涉及到未來的專業選擇,另外也看怎麼匹配到孩子的一個優勢分數。
其實選科和專業報考是不能分開的,在選科的時候就要兼顧未來的專業以及報考。所以要科學的幫助孩子去選科。
其實在選課的時候,想理工農醫類有一些高校的限制,比如說985/211,或者說一流學科的學校,在選課的過程中會比較偏工科。普通高校和人文社科類學校限制比較少。另外每種學科的特點和屬性也不同,還是要結合孩子的優勢。
第一個還是要了解孩子自身各學科的能力,其次是瞭解專業和大學的優勢。
其次是專業的覆蓋率。
當然,還有一些大學有專業限制,比如你報考南京大學的臨床醫學,就要求你選課當中必修有生物。所以,家長還是要提前給孩子規劃好,不要走彎路。
以上就是關於新高考的一些建議,怎樣給孩子佈局更多的通道,提前把握黃金的時間節點,利用暑假把孩子薄弱學科去進行一個彎道超車,取得更多的機會和更理想的學校,也預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
李老師ivy
在新高考以前,數學就像“pH試紙”一樣,根據運算能力,可以將學生們劃分為文、理兩科,但是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充當“pH試紙”的科目不再是數學,而是變成了歷史和物理。
擅長邏輯推理、運算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會選擇“物理+選科組合”,善於歸納總結、記憶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會選擇“歷史+選科組合”。當然學習興趣及考試成績,也會影響學生們的選科結果。
在這個模式當中,歷史和物理的學科地位,相較於“3+3”高考模式有了顯著的提升,不僅成為了“二選一”的首選科目,而且高考的分值也將以原始分計入到總分,它們相較於採用等級賦分制的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這四門學科來說,要稍微重要一些,而且,很多高校也是根據歷史、物理劃分的兩類組合來分別制定招生計劃的。
歷史PK物理選科
相對而言,選考物理的學生,在6種“物理+選科組合”裡面,擁有完全的自由選擇權,因為物理對應的大學專業多,哪怕學生選了不被看好的“物理+地理+思想政治”組合,也能報上相當不錯的理科專業,而選考歷史的學生,就沒有這種自由選擇權,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在剩下的四門學科當中,化學與物理的關係最為密切。化學的學習需要數學和物理的基礎,尤其是化學反應原理部分,有很多知識與物理選修教材的電磁學知識掛鉤,如果選考的學生沒有將這一部分內容掌握好的話,會影響到化學的最終得分。
在思想政治、地理和生物這三門科目當中,除了地理學科的地球運轉、岩石圈、大氣圈會用到一些少量的物理和天文知識,以及生物學科的細胞元素及化合物等內容會用到一些少量的化學知識外,各科的知識體系相對比較獨立,受其他學科成績好壞的影響較小,因此,它們的學習方法更像是歷史學科的記憶理解,離不開知識的歸納總結和背誦。由此可見,選考歷史的學生,更適合在思想政治、地理、生物三門學科上做出“三選二”的選擇。
歷史的6個組合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有6種“歷史+選科組合”,這些組合各有哪些優劣呢?現在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最經典的“歷史+地理+思想政治”這個文科組合。對於熱愛鑽研人文社科、不擅長數理化、看見計算公式就頭疼的同學們來說,這就是一種最優組合。
這種組合的優點是:能夠利用較短的時間,通過背誦、歸納整理、寫錯題總結,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分數,而且“史地政”這三個學科彼此之間的關係緊密,能充分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養。
缺點是主觀題(非選擇題)很難取得超高的分數,大學專業的選擇空間相對狹小。
我們再來看看“歷史+地理+生物”組合,這是在過去“3+3”自由組合模式中最熱門的組合之一,除了地理會計算太陽高度角、世界地方時以及生物會計算遺傳問題外,同樣不會涉及到高深的數理化公式,而且計算題分值很小,學生們對課本內容很容易掌握,所以說這個組合幾乎與“史地政”的難度持平。
不過,生物試卷的主觀題多為填空題,相較於思想政治的問答題更容易得到高分,因此“史地生”組合也是很多同學們熱衷的選擇。
“史地生”這三門學科總體上文理兼得,但是這個組合更傾向於文科,因此同樣會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受到限制。
還有同學說,自然地理相當難學,對於各種地理計算問題不開竅。那就不妨嘗試一下“歷史+思想政治+生物”組合,除了生物遺傳問題需要簡單的算術,以及思想政治的經濟學部分可能會涉及簡單計算題外,同樣不會涉及到任何繁雜的數理化公式。
生物試卷的主觀題多填空題,比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觀題更容易得高分,因此,這個組合也受到了相當多學生們的喜愛,只不過生物與思想政治、歷史的關係,沒有像地理那樣緊密,而且思想政治又比地理枯燥許多,因此,“史政生”並沒有像上面那兩個組合一樣,成為學生們最熱門的選擇。此外,這個組合的弊端也是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會受到較多的限制。
歷史與化學
剩下的三種組合“歷史+化學+生物”、“歷史+化學+思想政治”、“歷史+化學+地理”。筆者個人覺得,選這三種組合的同學應當是相當愛好化學,成績也一定相當出眾,可能是由於物理的成績遠遠沒有歷史好,所以才會做出這種學科組合。
這三種組合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避免選擇物理的情況下,報考大學專業時能夠擁有較多的自主選擇權,同時,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文理兼修。
缺點也很明顯,歷史和化學學科關係不密切,物理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包括化學、天文、地質等學科都會涉及到較多的物理知識。可以說,作為沒有堅實物理學基礎的同學,在學習化學時,很容易缺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另外,雖然化學成績可以根據物理和歷史兩種選科組合分別劃線,但是很少有大學化學或醫學專業不要求物理,因為物理是大學理工類的專業基礎課,因此,可以預見在首選歷史科目的情況下,選擇化學的學生並不會太多,這也就意味著“歷史類”化學等級考試競爭激烈,將間接造成在等級考試賦分上會有所吃虧。
“歷史+化學+生物”組合為什麼不如理化生組合?
像“歷史+化學+生物”這樣的選科組合,可以預料到一部分熱愛理化生的同學,對物理很不擅長,但是卻很擅長化學和生物。這種組合面臨的問題是:在大學選擇化學類理科專業的時候,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樣,一旦碰到大學物理、工程力學等課程會有所吃虧。
總體而言,選考歷史,多少意味著數學也不是特別好,對於這部分同學而言,學習化學的難度會變得很高。所以,筆者建議選考“歷史+選科組合”的同學應該謹慎選考化學!如果對化學超級感興趣,就應該把數學和物理兩科同時學好,並報考“物理+化學+x(地/生/政)”這種組合。
當然,任何選擇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筆者還是建議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成績,來確定自己喜歡的選科組合!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
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
既然上高中,分科是避免不了的。語數英是基礎科,文理都跑不了,剩下的就是物化生和政史地。要選也是在文科和理科中選,不像你上面所分的那樣選。為了高考,從高一就要選擇好自己的喜好。這很重要,不要選錯了。物化生或政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