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节选《三国那些事儿》第十二章:一代军阀的谢幕

为防止江东猛虎孙坚卷土而来,董卓在败退回长安后,他留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西凉猛将镇守在三辅各地。

目的是守住险要关隘,制衡山东群雄,阻挡孙坚部队继续西进。

而此时,关东群雄早已将讨伐董卓这事置之脑后了。

各路诸侯为了扩大自己势力地盘,做大做强个人的私企,纷纷兼并火拼,谁还有精力去管中央企业的经营状况?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三国

关东联军的头脑各自去发展个人的私企了,同盟关系已然破裂。董卓讨伐战也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纷闹中结束了。

退回长安的董卓,位居太师,以姜太公自比,号称“尚父”,位置在诸侯王之上。

整个东汉王朝就是董卓一人的天下了,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

权倾朝野的董卓,更加变本加厉了,索性把国家机关的办公地点搬回他的家,传令让中央公务员到他家中商议国家大事,在冬暖夏凉的相府里办公。这才是真正的家天下啊。

不仅如此,董卓还大力修建私人城池,打造个人王国。

在叫做“郿坞”的城堡里储藏足够吃上三十年粮食,沾沾自喜的说道:“我的大事业成功,整个天下都是我的;即便不成功,我也可在郿坞里享受一辈子。”

董卓并非大放厥词,大户人家有的是粮,遇到什么灾难都不用怕。

老子家里有的是钱粮,你能奈我何?

在长安,董卓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延续着他的恐怖统治。烹煮降兵、鞭杖重臣以及割舌剜目等等严罚酷刑不能一一见诸笔墨。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董卓

董卓却不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董卓专权期间,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枉死者不计其数,天下民怨沸腾。

有权势了,就开始为所欲为。

董卓凭借权势将宫中铜人和悬挂钟磬毁坏,随意改变市场的流通钱币,发布新货币:五分小钱,没有人愿意去使用这种粗造滥制的货币。

董卓殊不知,市场是不受他的权势的调控的,他想以他个人之力改变是市场规律是不可能的。

此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是:钱币贬值,物价猛涨!

据史书记载“谷一斛至数十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斛谷可以卖几十万钱”。

先来科普一下,一斛谷究竟有多重?

《汉书•律历志上》说:“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也解释:“斛,十斗也。”

这个斛准确来说是容量单位,古代常用于称量未脱壳的谷物类。

据有的考古学者们的考证,秦汉时期一斗谷物折算为现代单位约合二点七市斤,一斛约合为二十七市斤。

在市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斛谷就是卖几十钱,也像我们现在老百姓去农贸市场买几十斤谷一样只需花几十块钱。

但自从董卓这个经济学不及格的人发布五分小钱后,市场秩序已经被严重扰乱了。物价就像升空的火箭一样,狂飙了10000倍。

物价涨这么高,普通老百姓当然没有钱去买东西,从此以后商业凋敝,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崩溃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董卓当然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明白市场的经济规律,转行去当经济学家只能把市场搞乱。

由此可见,改业跨行是多么难。

社会的经济基础崩溃了,生产力下滑了,大批老百姓没饭吃饿死了。

老子不管这些,反正我储藏了三十年粮食,足够我吃上一辈子。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新三国 董卓

董卓扰乱了市场,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反正饿死了再多的老百姓也饿不到他。

董卓在长安过着滋润的日子,而广大老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更让董卓想不到的是,传来了一件让他欣喜若狂的事——死对头孙坚挂掉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迎战孙坚。孙坚击败黄祖在乘胜追击时被黄祖部将放暗箭射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老祖宗的话果然不错。

董卓以为,江东猛虎孙坚死了,天下再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了,就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了。

董卓想错了。不仅孙坚想杀他,而且天下人都想要他的命。

董卓在幸灾乐祸孙坚的死,但他万万也想不到,过不了几天,他也会被干掉了。

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临了。

董卓信巫

董卓这个人很迷信,常常用巫术预言一些事情。

当时有一个叫都言的巫师,常常帮助董卓预言未来之事,并为董卓祈求福报。有一天,巫师都言开坛作法,为董卓预言吉凶,董卓就在一旁等候。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吕布

期间,都言向董卓要布,仓促之间,董卓拿不出布来,于是将自己的手巾递了上去,都言看后说了一句:“手巾也行”,于是挥笔在布上写了两个字,一个小口字,和一个大口字,两个口字相迭在一起。

然后巫师都言对董卓说:“您要谨防此凶兆”,董卓一听是凶兆,十分惊慌,于是让都言解释,但都言却不敢说,于是董卓也就没有再问。

事后,董卓觉得自己是丞相,没什么可怕的,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从此更加肆无忌惮了。

参考文献:《幽冥录》

王允的计划

当机会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唯有耐心的等待,等待那个最好的时刻的到来,等待最好的时机。

司徒王允等中央高级干部,虽然早就有心思要除掉董卓,但还没有找到一个最好的机会,所以不敢贸然出手。因为这次出手的赌注是:

甲方赌注:司徒王允等中央高级干部以及他们三族的头颅;

乙方赌注:董卓以及他的三族的头颅;

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赌博,绝无翻本的机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务必一举成功。

司徒王允正在张开他的那张罗网,只等待好时机一到,就设法让董卓一头钻进来。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王允

王允在策划诛灭董卓的时候,就知道想成功干掉董卓并非易事,所以就早早的做足了功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就在王允苦恼如何才能绕过董卓贴身保镖这一关的把守,顺利干掉董卓时,他却自动找上门来了。

这人就是董卓的贴身保镖吕布。

吕布为什么要找上门来去找王允那个糟老头呢?难道是无事可做串门拉家常?

显然不是。

吕布去见王允是因为他遇到麻烦了,想王允帮他拿主意渡过难关。

那吕布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这麻烦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吕布遇到的麻烦是——与有夫之妇私通了。

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说,才多大点事嘛,不就是偷情这点破事。

但吕布偷情对象的老公却是他的主子——董卓!

我们都知道董卓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现在吕布上了他的美女小老婆,给他带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那还了得!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吕布貂蝉

吕布作为董卓的贴身保镖,董卓自然放心让吕布负责家里的安保工作。

但过不了几天,英俊潇洒的吕布就和董卓的美丽小老婆勾搭上了,干了男女之间无法描述的事。(《三国志》记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

家贼难防啊,隔壁小吕就在老董的家。

如果董卓知道了这个狗血的剧情,估计会吐血的。

董卓头上顶着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尚未知情时,吕布就总感到惴惴不安,每当想起曾经因为一件小事惹董卓很不高兴,他随手拔出手戟掷向自己就感到心寒。

吕布心想:董卓生性刚烈又心胸狭窄,而如今,自己惹了这么大的祸,被董卓发现还不要了他的命!

老谋深算的王允自然知道吕布无事不登三宝殿,看见郁闷的吕布进来了,就知道他肯定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天助我也!

王允看见惴惴不安的吕布,就知道他计划即将大功告成。

王允给吕布倒了一杯酒,小心翼翼的问道:“将军近来可好?”

吕布听了王允这话,气得差点把酒水吐出来:好个屁啊,老子近段时间烦死了!

吕布没有好气的说道:“司徒大人在取笑我吗?”

王允连连摆摆手,急忙说道:“岂敢,岂敢!老夫不知道将军遇到什么麻烦事,若有需要帮忙,老夫万死不辞。”

吕布就在等王允这句话。

听了这话,吕布紧皱的眉头舒缓了下来,便把董卓因小事生气掷戟差点杀他的经过,详细向王允述说了一遍,再稍微提一下他与董卓小老婆的私情,并请求王允帮他解决眼前的所遇问题。

王允看见吕布详细地说出了心事,料定吕布已经与董卓离心了,大喜过望,连连说道:“董太师也是太不像话了。”

吕布沮丧的说道:“那我有什么办法呢?”

王允也在等着吕布这句问话。

王允看见吕布向他求教,故做沉吟,摸着花白的胡子在沉思。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吕布王允

吕布看见王允这副样子,更加确定他的这个难题,只有足智多谋的王允才能帮他解决,便又问道:“王先生想出什么好计策助我?”

王允看见吕布逐渐的掉进他的圈套里,故意的说道:“说不定董太师还会给将军赏赐美人呢。”

吕布连连摇头,恨恨的说道:“他知道这件事就会杀掉我的。”

王允听见吕布说了这话,知道吕布恨透了董卓,便也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并让吕布作内应。

吕布听了王允的计划,有些犹豫的说:“我与董卓有父子之名,怎么好意思下手呢?”

王允冷笑的说:“你姓吕,他姓董,本来就没有父子关系。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关系!”

吕布想了一下,觉得王允所说的话也很有道理:董卓那厮掷戟想杀我的时候,父子之情何在?

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的提议,点头同意加入刺董协会。

王允乘机把吕布也拉下水了,现在来看看刺董协会主要成员名单:

会长:司徒王允

副会长:仆射士孙瑞

秘书长:太仆鲁谦

组织部长:尚书杨瓒

监察部长:司隶校尉黄琬

执行部长:中郎将吕布

外联部长:骑都尉李肃

从这些刺董协会主要成员的职位来看,可以看出协会的实力。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吕布

司徒就不必说了,正国级干部;太仆是负责皇家车马及兵器制造的,是董卓的司机班成员;中郎将类似于军区司令,骑都尉是皇家骑兵团的首领。

换句话说,这个刺董协会主要成员是国家各个机构的头头脑脑,只要董卓落单了,他就死定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这个最好的时机到来了。

此时正巧汉献帝刘协患病新愈,因此传诏文武百官在未央殿相会,大摆宴席庆祝皇帝龙体安康。

司徒王允马上意识到,这是诛灭董卓的最好时机。

只要董卓踏进未央殿,就等于是——关门打狗,请君入瓮

董卓,你的死期到了。

王允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欣喜,在心中默默地喊出了这一句话。

董卓脚踏未央,就等于一脚踏入了鬼门关。

董卓,秦朝的赵高就是你的榜样,快去阴曹地府和他聚会聊天吧!

为民除害

王允派刺董协会外联部长李肃拿着请柬去请董卓前来赴宴。作为首席大臣的董卓,听见朝廷为皇帝举办庆宴,二话不说就满口答应,开玩笑的对使者说:你回去给司徒大人回话,我准时去蹭天子一顿免费的午餐哦。

大鱼终于上钩了。

我已经忍你很久了!

隐忍了数年的王允,要的就是这个时机,现在终于可以放线钓这条大鱼了。

王允让吕布派他的同乡亲信李肃等人带着十几个亲兵,打扮成宫中卫士的模样,把守未央宫大门,只等待董卓一来赴宴,就立刻把大门关上,准备行刺。

董卓如时赴约,但他却想不到,他这次是去和死神赴约的。

董卓一脚踏入未央宫,大门“吱呀”一声关闭了。

还没有等董卓缓过神来,李肃率伏兵拿着明晃晃的大砍刀走了过来。

看此情状,经常砍人的董卓瞬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今天有人来砍他了。

李肃用戟刺董卓,但董老大里面穿着销甲刺不进,只是手臂受伤掉下车来。

董卓知道他遇到袭击了,急忙喊他的贴身保镖吕布过来救驾:“吾儿奉先何在?”

董卓不知道,他急忙喊来的不是儿子,而是要他命的死神!

吕布一手捧着大黄圣旨,一手握着方天画戟,应声说道:“有诏讨贼臣。

董卓听到了他一生中最恐惧的话,也是他人生中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直到这个时候,董卓才知道吕布背叛了他。

但说什么都迟了!

吕布一戟刺死董卓,动作干净利索。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董卓之死

养儿千日,用儿一时。董卓豢养吕布近三年,差不多一千日,终于自己用上了——这一戟,是我还给你的!

杀了董卓的吕布,心里说不出的痛快淋漓,仰头长啸:我终于可以出师了。

当初董卓唆使吕布杀丁原,如今吕布又把这一招还给他,把从他那里学来的东西又还回去了。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看来这话不假。

是的,吕布终于可以毕业了,授予厚黑学士学位。

东汉末年的一代大军阀就这样谢幕了,虽然不是最窝囊的一种死法,但也是一种憋屈的死法——死在自己最信赖的人的手里。

伏诛首犯,从犯不问!”在场的部队高呼万岁谢恩!

听闻此讯,天下百姓们在街道上载歌载舞,长安万人空巷,男女卖掉珠宝衣服买酒买肉疯狂庆贺,比过年还热闹百倍。

天下老百姓不是不痛恨董卓的残暴统治,而是没有表达的机会。

残暴的统治只是一时的,终究会被推翻的,这就是历史的一个规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董卓死后,被暴尸于市,膏脂流得满地都是,守尸士兵将点燃的捻芯插入董卓肚脐眼里,当作油煤灯来照明,想不到这盏天灯比油煤灯还亮。

董老板肚子里的油水可不少啊!

董卓死后,被诛三族,董家的男女老少不分年龄大小,全部被处死。

董卓个人城堡“郿坞”里的财产也被没收了,上缴国家当作国有资产了。据抄家小组统计:黄金有二三万斤,白银有八九万斤,珠玉锦绮谷米珍奇玩物堆积如山,不可胜数。

大批流失的国有资产终于又回归了中央政府。

董卓至死都不明白:他明明也是一个读书人,为何中原的士大夫从内心深处根本看不起他?

笔者的看法是这样的:

其一:董卓长期在凉州与羌胡人交往作战,自小就养成了粗犷、野性的武人作风,与中原士大夫们文质彬彬的性格特点是格格不入。

其二:董卓骨子里带着武人冷酷残暴的基因,并且还干了那么多暴虐无道的事情。

其三:虽然他也读过儒家经典,但理论研究水平毕竟不如皓首穷经的中原士大夫们,所以老董也被士大夫们另类来看待,不被接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各位读者先试想一下:当一个体型庞大、须发戟张的武人站在一群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的面前,这群读书人就会因为这个武人也读过书就会接受了他吗?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董卓

人死了,一般可以盖棺论定了。

董卓死了,但从技术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盖棺定论。

一千八百多年来,关于董卓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众说纷纭,争议比较大。

董卓既有行侠仗义的一面,又有残忍好杀以严刑立威的一面;既有年轻时戌边平叛的赫赫战功,又有年老时权倾朝野的不臣之心;

一边亲近士人选拔名士为党锢之乱的党人平反,一边放纵士卒劫掠富户挖掘帝陵搜刮财物奸淫妇女……

纵观董卓的一生,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差距太大了,所做的一切事情简直就是对立面!

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董卓其实挺复杂的,我们还是秉持谨慎的态度,要辩证的看问题,不该把人一棍子打死。

举个例子:比如一些高官没落马之前,拉泡尿都能被吹捧成是为大地施肥,但一旦落马之后,就能被黑成污染环境了……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写的,谁愿意把自己的黑史写在历史里呢?

作为现代人,我们只能参考历史,不要被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请尊重历史,请尊重前人,我们才能给出董卓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

由于诛杀国贼有功,王允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授符节指挥军队,在军权方面类似国家军委,威慑各方,享受中央正国级干部一样的待遇;接着又封为温侯,这是顶级的侯爵了,还与司徒王允共同处理朝政,成为中央的“两驾马车”。

刺董行动的成功,让吕布拜将封侯,收获了极大的荣耀。

此时的吕布,成为国家二号人物,声望上仅次于王允,深受到全国上下的拥戴。

有一种成功叫做吕布,拿老板的钱,睡老板的老婆,住老板的房子,不爽了还可以亲自干掉老板!

而吕布以后也因为这种毫无原则的处事作风,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做人嘛,还是要厚道点讲原则为好。

经过这次政变,以王允为主的士族重新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家政务及人事安排都回到了官僚阶级的手里。

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结束,只是开端,更大的祸乱还在后面。

请看下回:可怕的西凉军团

往期章节:

  • 第一章:刘备的简历——超好看的三国故事开始连载
  • 第二章:黄巾起义——破黄巾、斩张宝的真正名将
  • 第三章:曹操的奋斗——新官上任三把火,都烧了谁?
  • 第四章:刘备创业——24岁收保护费起家,28岁暴打督邮炒老板
  • 第五章:王朝的挖墓人——靠“拼妹”上位的大将军
  • 第六章:董卓进京——东汉的魔鬼来了!
  • 第七章 军阀专政——9岁皇帝被哥哥赐死,临死前说了一句话
  • 第八章:双面人——董太师很黄很暴力,可惜下错了一步棋
  • 第九章:董卓讨伐战——“十八路诸侯”原来只有十一路
  • 第十章 储蓄资本——三国一"狗头军师",一条妙计帮袁绍拿下一个州
  • 第十一章:恩怨难了——被赵云一枪刺死的酱油

《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

此人算出董卓有难,在布上写了两个字,结果一一应验

完整版更新于:公众号【三国故事】的「三国那些事」 专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