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投資理念分歧的本質是是什麼?


投資理念分歧的本質是是什麼?


關於投資的方法和投資理念林林總總,有做技術分析的,有做短線消息的,有研究公司,行業的,有預測公司業績的,有用量化指標選股的,有買指數ETF,定投的,有買廉價股的,有買成長股的,有做單邊漲跌投機的,有做對沖套利,等等。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我們今天來分析這些投資方法和理論如此不同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要分析這個本質原因,我們得首先回答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對於未來的態度,市場未來走勢是否可以預測,商業產業週期能否預測?因為這個問題的回答會關係到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面對未來。

我們先來看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投資方法,主要是擇時和選股上下功夫,擇時主要是預測市場未來走勢看技術圖形,各種技術指標之類,或者根據某些消息,熱點等。預測股價認為要漲就買,認為要跌就賣。大部分是短線操作,也有中長線的(被動被套)。選股的主要是在企業的前景預測上下功夫,如短期業績,長期前景和業績,產業週期,行業分析等。這種做中長線較多,一般自稱““價值投資”。

採用這些方法的人他們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大致認為市場走勢,產業,商業週期,企業利潤是可以預測的,至少是可能,不然也不會下那麼大功夫。這個市場至少80%的人都是在用這些方法。

我們再來看投資大師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投資大師巴菲特在巴菲特合夥公司協議的基本原則中寫道:我從來都不懂如何去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也不會試圖去預測商業產業在未來的波動。如果你們認為我可以去預測這些東西,或者認為這些預測對於投資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你們就不應該加入這個合夥企業。(摘自1962年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華爾街教父,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說:市場走勢無法預測,商業週期也無法預測,任何人為的經濟活動都無法科學的預測。(摘自《證券分析》),他對於市場先生的(《聰明的投資者》)寓言也是在表達這個意思。

索羅斯說過:金融市場與投資者的關係是:投資者根據掌握的資訊和對市場的瞭解,來預期市場走勢並據此行動,而其行動事實上也反過來影響、改變了市場原來可能出現的走勢,二者不斷地相互影響,使得市場難以琢磨。這就是著名的反身性理論。(摘自《金融鍊金術》)

可以很容易看出大多數人與投資大師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正是這種不同才在產生了投資方法的不同。

誠然,未來對我們投資非常重要,我們的工作和投資決策的好壞都是取決於未來證券價格走勢,或者企業的經營情況。然而對於未來我們本身就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實現,我們可以稱為預測法和保護法。

重視預測的那些會盡力去預測市場走勢,或者預測未來幾年的公司前景,業績,通常根據行業供求關係,或者過去的業績簡單推算未來。如果前景好,他們就會建議買入,而不太關注股票的價格和估值,比如現在的茅臺,騰訊,恆瑞這些。還有一些所謂概念股,也是一樣,認為未來大有前途就買進,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之類。但是他們的實際業績和前景和股價的強勢有很大的差異。

相反,重視保護的人那些人,會重點關注研究時股票的價格和估值,他們的努力在於,確保自己買入時獲得的內在價值大於市場價格,而這一差價可以吸納未來的不利因素造成的影響,他們不必熱心的關注公司的長期前景,而只要有理由相信,企業會繼續下去就行了。

顯然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們,包括巴菲特都是採用的保護法,強調安全邊際特別是巴菲特,早期買入廉價股,菸蒂股,做套利(套利對沖也是一種保護手段),後來買入低估的優質股票(買入價至少低於15PE),巴菲特買入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吉列,富國銀行包括蘋果等都是在估值很低情況下買入的(低於15PE),就是為了追求安全邊際,為了保護,人們只關注他買的股票名稱,卻不關注他的買入價格。關於保護法還有很多內涵和方法,我們以後逐步講解。

總結:投資理念的分歧的本質在於我們對於未來的看法,市場走勢,商業週期,產業波動能否預測?大師用言語和行動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這個問題作出自己的回答,然後作出自己的選擇。我們的目標是從流行的方法中走出來,走向正確的道路,正如巴菲特說的,“如果你在做和大家一樣的事情,你就賺不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