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和田玉的油潤度及糯性

和田玉,是我國當之無愧的國玉。它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幾千年傳承的玉文化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油糯性,而油糯性也正是和田玉所獨有、其他寶玉石所不具備的一個特點。溫潤的和田玉常常會讓人感覺親近,覺得它已融入了你之中,成為了你的一部分。


和田玉的油潤度及糯性

細膩滋潤是鑑別玉和石的主要依據,人們愛和田玉也正因為它的溫潤性質,因此對和田玉來說,質地的細膩滋潤是第一位的品質。那麼,如何來看和田玉的油潤度以及糯性呢?油性、糯性又跟哪些方面密切相關?下面我們來做詳細的解釋。


和田玉的油潤度及糯性

什麼是糯性?

糯性就是一種渾厚的感覺。比方說上好的大米煮熟後,那種渾厚油亮均質的感覺;再比方說一塊用過些天的香皂,用水洗一下後的那種感覺。除了這種視覺上的糯性外,還有一種,就是手感上的粘性。琢玉時,糯性好的料與鑽頭間會有一種粘粘的感覺;盤玩時,油潤滑膩之外還有一種阻力感。


和田玉的油潤度及糯性

脂份,則是種感觀上的形容詞,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白如截脂”。想象一下那種純淨濃厚的豬羊油凍結後的樣子,你就知道什麼是脂份了。料子會由於細度上佳,結構緻密而予人“細糯”之感,也俗稱脂份好。脂份、油脂感和潤度, 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和田玉的油潤度及糯性


玉的油性

玉的油性並不是那種純粹的“油呼呼”的感覺,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觀點。玉的油性應該是玉本身呈現出的“油脂光澤”,而不是用不乾淨的手盤玩之後所具有的那種髒兮兮、油呼呼的感覺。因此上,經常清潔和田玉、把玩時記得洗手,是非常重要的養護方式。這樣盤玉越盤越白,在燈光下看“晶瑩剔透”,仔細看又說透而不透,給人以非常明顯的“溫潤如脂”的感覺。這種“脂”明澈而深入,不是浮於表面,也不是純粹的白或青或黃。不太瞭解潤性油脂光澤到底是什麼的話,不妨到菜場看看豬肉的膘,那種光澤就是了。


和田玉的油潤度及糯性

上好的和田玉料還須具備手感上的油性

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的油滑感覺,就象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那感覺非常特殊也非常好。脂份高,就是要“油”,結構要細而勻,就象一塊煎好後凝固的豬油,幾乎看不到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