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文 / 薛元明

鄧石如是清代碑學書家巨擘,擅長四體書,尤以篆書為佳,其書法藝術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座傑出的豐碑。他以隸法作篆,突破了千年來“玉箸篆”的樊籬,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鄧石如的篆書實乃清人篆書的典型,他對篆書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第一章:鄧石如篆書概述  一、作者簡介  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遊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

  鄧石如出生於寒門,祖、父均酷愛書畫,然皆以布衣終老窮廬。鄧石如9歲隨父讀書,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對書法、金石、詩文生髮了深厚的興趣,漸有長足進步。他只在9歲時讀過一年書,10歲便輟學,14歲“以貧故,不能從學,逐村童採樵、販餅餌,負之轉鬻”,17歲開始了靠寫字、刻印謀生的闖蕩生涯。鄧氏有自述:“我少時未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遊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

  20歲時鄧石如曾在家鄉設館,任童子師,不耐學生“憨跳”而捨去,遂隨父去壽縣教蒙館。次年因喪妻辭館,外遊書刻。32歲時復至壽縣教書,並常為循理書院諸生刻印,以小篆書寫扇面,深得書院主講梁賞識,遂推薦他到南京舉人梅鏐家學習。鄧石如在梅家一住就是八年,前五年專攻篆書,後三年學漢分,“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書印功力大增。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 鄧石如臨《石鼓文》冊頁

40歲時鄧石如離開梅家,遍遊各處名勝,臨摹了大量的古人碑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他遊黃山至歙縣,結識了“徽派”金石學家方君任、經學家程瑤田及精於篆籀之學的翰林院修撰金輔之。後經梅鏐和金輔之聯合舉薦,鄧石如結識了戶部尚書曹文埴,得到曹的獎掖,書名大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經曹文埴介紹至兵部尚書、兩湖總督畢沅處作幕賓,併為畢沅子教讀《說文字原》。在署三年,“與人論道藝,所持侃鑿,絲毫不肯假借,布衣棕笠,貴客公卿間,岸然無所詘也”,日益不合旨趣,“日見群蟻趨羶,阿諛而佞,此今之所謂時宜,亦今之所謂捷徑也。得大佳處,大抵要如此面孔。而謂琰能之乎?日與此輩為伍,鬱郁殊甚”。鄧石如因看不慣官場的爾虞我詐,也不願奉承權貴,只能落落寡歡,最終拂袖而去,返回民間。

  52歲時鄧石如自武昌回到故里,置田40畝,翌年建屋一棟,親書匾額“鐵硯山房”懸於門首,開始“閉門造車”,專攻書印,越來越臻於化境。包世臣、張惠言都曾向他學習書法。鄧石如時常不顧年邁,遊於鎮江、南京、揚州、常州、蘇州、杭州等地,獨自逍遙。

  鄧石如一生以“山人”自居,戴草笠、穿芒履、策毛驢,浪跡天下名山大川,猶如閒雲野鶴。把世間萬物都看得淡了,淡到自甘寂寞,遠離紅塵,而在內心深處真正地摯愛書法,一天也捨不得丟棄。每日清晨便研好滿滿一大盤的墨水,盡情揮灑,必待墨水用盡才上床休息。所謂“摯愛”,就是在鄧石如的人生裡,雖然出身寒微,時時要面對生活的煎熬,卻義無反顧、全身心地投入到書印的艱苦錘鍊中,一生不離不棄。他於荒江老屋中高臥,徹底忘記了“功名”二字。鄧石如不怕板凳一坐十年冷,成為書法史中屈指可數的代表人物,以一介布衣而終成一代巨擘。

綜合來看,鄧石如篆書方面的成就具有開創性意義,可從四個方面來解讀:

一是宗法“二李”而能變通。

任何人書法成就的取得都不可能是無源之水,任何書家的創造也不可能是空中樓閣,鄧石如的創新是建立在紮實有效繼承前人傳統基礎之上的。鄧石如的開創性主要在小篆方面。寫小篆慣常以“二李”為主要標準,即使到了清代仍然有很多保守泥古者,削足適履,甚至修剪筆毫以求筆畫勻整。具體來說就是用筆細緻均勻,結體勻整平正,以絕對靜止來顯示出篆書的穩定性。鄧石如的變法在於,在靜態的形式中形成了明顯的動勢,筆畫有了血肉之感,結體不以勻整統一為目標,有了多樣性的變化——因字成形、因形生勢,因而有了動態之美。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筆法上有明顯的變化,筆畫逐漸由細變粗,徹底擺脫“二李”之面目。

二是篆隸互參。

篆隸不分家,這在秦隸和漢隸的發展初始期尤能感覺到。早期的漢隸筆畫圓潤、勻整、飽滿,如《大開通》《石門頌》《楊淮表》等。習隸當知篆之變。到了漢代,隸書反過來又對篆書產生影響,此後相互交叉影響。對於一個書家來說,篆隸結合常常可以啟發新的思路。鄧石如是典型的篆隸兼修者,以隸書筆法寫篆書,相互參用。趙之謙有言:“國朝人書以山人為第一,山人以隸書為第一;山人篆書筆筆從隸書出,其自謂不及少溫當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溫,善易者不言易,作詩必是詩,定知非詩人,皆一理。”鄧石如不為清規戒律所束縛,起、收、行筆變化多端。他的方法影響了後世的書家,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皆是篆隸互參,能夠做到遊刃有餘。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三是將刻石轉化為筆墨,有了流轉生動的氣韻。

鄧之前慣常所見的篆書無外乎刻石,經歷了加工的過程,再加上風化剝蝕,直至捶拓出拓片,早已“面目全非”。李斯《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乃翻刻而成,幾乎是魯魚亥豕,面目模糊,難見廬山真容。通過鄧石如的努力,直接可以看到篆書墨跡,感受到血脈流動的氣象,使得篆書從單一的拓片中解放出來,有了能夠直接取法參照的對象,無需再面對風化剝蝕的刻石摸索,盲人摸象,顧此失彼。

四是為萬世立法。

從鄧石如的一生來看,其藝術實踐離不開一個“法”字。在梅家八年苦練的過程中,學“二李”謂之“古法”,將刻石轉化為墨跡,從“古法”走向“我法”,這當中有隸法也有篆法。作為一代宗師,必須介入當時的藝術創作,而且有助於當時藝術潮流的形成和勃興。如果是事後發現,充其量只是一個世外高人罷了。鄧石如不但自己走出了一條新路,而且為後來者開闢了一條新路,讓後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繼續前行。鄧石如是篆書歷史中乃至整個書法史中極少數的原創性書家,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影響了後來的諸多人物,波及當代。

三、對於後世的影響

應該說,鄧石如對於整個清代篆書發展功不可沒。換一個角度,在其身後,其書印尤其是篆隸書為很多人所效法,這當中不乏名震一時的代表人物如吳讓之、趙之謙乃至後來的莫友芝、吳昌碩等人,在“鄧法”的基礎上求變,成一家之面目。清代篆書雖然書家密度極高,但出類拔萃者不過這數人而已。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書《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

在鄧石如之後,諸家各擇一端,加以發揮,風格殊異,主要有五種不同的發展方向:一是全盤繼承,以吳讓之為代表,秉承鄧石如衣缽,加以完善。就其書印而言,篆刻技法更加成熟精到,篆書則守成有餘,創新不足。二是柔媚化,以徐三庚和趙之謙為代表,在筆法上做文章。徐三庚延長起收筆,極盡粗細變化,但變得有些花哨;趙之謙以鄧氏隸書的起筆方法來寫篆書,融入魏碑筆意,別出心裁,亦難免輕佻。三是質樸化,如楊沂孫、吳大澂等。楊沂孫學篆書初學秦石鼓文,自鄧入手,後又參以兩週金文筆意,於大、小二篆融會貫通,遂自成一家。吳大澂涉獵很廣泛,舉凡金文、小篆、詔版等盡收囊中,總的來看,平正有餘,靈動不足,然自然質樸,亦屬個人之長。四是初始師法鄧石如而後變,化出自家面目,以黃士陵和吳昌碩為代表。黃、吳二人書印皆師法鄧石如,雖然取法相近,但風格差異極大,審美觀很關鍵。黃士陵後來取法三代吉金,另闢蹊徑,吳昌碩抱緊石鼓文,以此為範,自成一家,與鄧石如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五是裝飾化,棄方多圓,以莫友芝為代表。鄧石如篆書中吸收了碑額和漢篆的成分,莫友芝專擅以此加以發揮,多圓轉流利,韻味十足,立於清代書林。其餘諸家皆法鄧而各取所需、各有專擅,然個人面目稍欠。

第二章 鄧石如篆書技法解析

一、筆法

討論篆書的筆法,不同於其後的隸書和楷書等,尚且沒有筆畫這一概念。篆書字形中主要是線,沒有點、橫、撇、捺、鉤等“零部件”,故而主要從起收、承轉、接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起收

篆書起筆多見藏鋒,但也要考慮到刻石風化剝蝕等原因,秦漢、魏晉、唐宋等時代的篆書多半刻在石質上,並非最初之面目。目前存世的第一件篆書墨跡乃宋代章友直在閻立本《步輦圖》上的題跋,然筆畫細弱,結體乖謬,不足以取法。此時篆書處於低潮期。無論是石刻或木刻上的篆書,都經過人為修飾,有一種工藝化的成分在內。篆書不同於其他書體,天生具有一種裝飾性,因為字形主要是由線組合而成的,適度地加工可以有助於凸顯裝飾性。但是,如果字形中全是清一色的“圓頭”,勢必單一刻板,正如米芾所言,“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

到了鄧石如手中,篆書的裝飾性、工藝性減弱,張揚了“書寫性”。這是鄧石如篆書重要的價值所在,刻石轉化為墨跡,有了無限生機和活力。此時,極為重視起收筆的變化,有四個主要特徵:一是注重中鋒行筆,這是篆書的根本特徵,“善藏”而避免尖薄利銳;二是增加了同向筆畫的多變性,長短錯落;三是在起筆時往往有一些小動作,避免直接露鋒入紙,雖然是自然落筆,卻有很多變化,避免過於刺目;四是多種落筆入紙方法配合使用,不拘一格,避免過於單調和機械的不足,也使得字形之間多了呼應,靈動多變。

先看藏鋒起筆的字例。如“山”“生”“草”“沃”四字的字形以豎向筆畫居多,藏鋒而起,筆畫粗壯渾圓,飽滿有力。但這些字的豎向筆畫通常不止一筆,注意到了不同的變化,即使粗細相彷彿,但通過長短不同形成錯落變化,重複而不單調,是為大家手筆。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矣”“夜”“蛇”“民”“君”“地”六字,露鋒起筆,自然入紙,但在入紙時有一個細微的小動作,避免了過於直露的不足。這些字選自鄧石如不同時期的作品,說明這是個人長期的習慣——甚至貫穿了其一生。這些小動作不但不會顯得畫蛇添足,反而使單一細線的篆字多了一種情趣變化,形成豐富的對比。“僅”“色”“抵”三字的起筆都注意到了入紙的變化,而且起筆迴環動作特別大,如“僅”字的右側皆為直線,“單人旁”的行筆營造出起伏變化。“色”字起筆“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在字形具有多筆平行的同向筆畫時,鄧石如的處理手法可謂是匠心獨運,如“之”“世”“此”“涉”“隨”等字。“之”字的三豎畫自左而右逐漸拔高,分別呈現出方、圓、尖的變化。“世”字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令人稱奇的是,在起筆當中竟然有方筆的創造。篆書慣常使用以圓筆居多,方筆極為罕見,這與鄧石如早期篆書筆畫較細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像晚年一些作品那樣,筆畫很粗壯,則難免會顯得突兀,正可謂見微知著,不拘定式。“隨”字中自然入紙的筆畫極多,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等幾處最為顯眼,多而不亂,避免相互衝撞。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