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战狼》,热血特种兵,比刘大尉更加的帅气,吸引出一大批女粉丝

上映5天票房近3亿,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7.1,对新导演的一部处女作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十足的黑马。当然,尽管有不俗的成绩,《战狼》肯定还是比不上《泰囧》那样风靡全国,爆红,但绝对有像《失恋33天》当年那样令人大跌眼镜的感觉。

被"大跌眼镜"的,指的是一帮"影视圈内人",《战狼》未上映之前,粗剪和成片流转过不少业内大佬的案头,据说被一致的不看好,而此片的宣传营销在花样层出不穷、费用高居不下的中国电影市场里,也显得十分寒酸。不过,上映首日就取得了排片率、上座率和票房三连冠,十足证明了观众对于此片的热爱。

《战狼》,热血特种兵,比刘大尉更加的帅气,吸引出一大批女粉丝

由此,更大影院其实很清楚市场情况,消费者的需求,《战狼》应该获得高比例的排片支持——他们也是这么做的,现在的排片计划已经相当市场化了,专业的电影数据公司告诉我,他们一点也不觉得《战狼》的票房意外,因为从数据来看,《战狼》的表现完全符合预期。

不过,《战狼》确实令"圈内人"惊诧不已,暗地里都听说了好几个版本的"《战狼》阴谋论",有的说背后有军方保票房,有的说这数据根本就是造假的,对于这些传闻,没有人能对峙证明,只能一笑置之。其实影片拍摄得到了南京军区的大力支持并不假,但目前影片的票房表现,还是在市场上真刀真枪挣来的。而且军方跟电影界的互动也不是中国独有,好莱坞跟五角大楼的水乳交融,在众多好莱坞大片例如《变形金刚》《壮志凌云》《绝密飞行》《洛杉矶之战》中,都得到了印证,而在许多好莱坞大片的特别鸣谢的名单中,都有一个也许观众会感到陌生但实际上无处不在的名字,菲尔·施特鲁布,他是近20年来很多好莱坞大电影能得以完成的核心人物,还是在五角大楼里负责与娱乐业接触的部门负责人。

《战狼》,热血特种兵,比刘大尉更加的帅气,吸引出一大批女粉丝

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狼》正是军方与影视创作方的一次良性互动,在"主旋律"逐渐成为市场中被嘲笑,不被看好的时候,像《战狼》《智取威虎山》这样的电影可以说是为国产军事题材影片的创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事实上,《战狼》完全是军事政治题材类电视剧集IP在电影界的一次成功延伸,影片脱胎自电视剧集《我是特种兵》,《战狼》的导演、编剧、主演吴京正是通过饰演剧集中的角色奠定了特种兵"战狼"的形象,其实一开始影片的名称中也带有"我是特种兵"的字样,只是后来觉得过于冗长才去掉的。

可见,电影"圈内人"有时候是多么盲目,陷入思维定势,连《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电视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更别提这火爆荧屏数年培养了庞大粉丝群的剧集?再者,《战狼》的编剧中也有几位知名网络文学作家的身影。要知道,网文里除了霸道总裁爱上我,穿越清宫剧,架空女强文等偏女性化的题材,也有一大票热血到狗血的军事历史题材,当然这之中还是少不了花样美男、各式各样的小鲜肉、玛丽苏等这些女性向的东西,在大众文化中的存在价值,但市场上肯定不能全是这些,所谓的畅销青春小说的《小时代》能大卖,带有鲜明畅销军事小说基因的《战狼》为什么不能卖?

《战狼》,热血特种兵,比刘大尉更加的帅气,吸引出一大批女粉丝

《战狼》观众构成的性别比例究竟如何,我没有掌握确切的数字,从常识来看,大量偏好军事题材的男观众肯定会为其买单,现在"圈内人"总说女观众为主体,首先我对这说法深表怀疑,就算是,那也是因为男观众的观影需求没被调动起来——《战狼》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看看好莱坞,排名票房榜前列的都是动作、科幻类大片,十足的男性荷尔蒙气质,由此而言,《战狼》很可能是给国产硬汉热血动作片趟出了一条路来。再者,"中性化"的柔弱男性形象受到女观众追捧,那《战狼》这样的糙爷们就没有女粉丝么?——也有大量的女观众追慕硬汉形象,只是以前我们没有制造出来而已。

当然也不是说《战狼》不能批评,事实上我本人也觉得此片问题多多,但总体而言,是填补了国产片的一个类型小空白。至于艺术上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跟谁比,跟"抗日神剧"式的影视美学比起来,《战狼》要"洋气"、"大气"得多,那相对来说,跟好莱坞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难得的属于当代题材,在"接地气"上不落下风。

《战狼》,热血特种兵,比刘大尉更加的帅气,吸引出一大批女粉丝

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我军的军事实力也在蓬勃发展,在此一背景下,要培养"血性"乃至全民族的"尚武精神",这实际上昭示着大众文化或者说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鲜明趋向,反映在大银幕上,就是《战狼》这样的作品。当然这其间会有民族主义情绪的推涨,《战狼》用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宣传语,其实也是对此爱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顺应。在大国崛起的艰辛历程中,适当的民族主义也是必须、必然、必备的,银幕作品自然有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比起好莱坞的那些大制作电影来说,《战狼》并不过分。

《战狼》,热血特种兵,比刘大尉更加的帅气,吸引出一大批女粉丝

而这种观影心理实际上也加强了《战狼》粉丝的认同感,当他们呼唤"血性"推崇"硬汉"的时候,自然就跟所谓的"娘娘腔"的影视文化区隔开来了,现在很流行经常被提及的所谓的"直男癌"的说法,其实在某一方面就反映出这两个群体的对立——因此,当《战狼》遭遇批评的时候,粉丝群体就会理直气壮地回应:"你们能容忍那么多脑残偶像剧电影,为什么就看不惯《战狼》这样血性正能量的电影?"

中国足够大,中国影市足够大,应该形成多元并包的格局,"脑残小鸡"不可少,《战狼》也不可少。况且,《战狼》的票房表现还远未达到现象级,只是此前这种类型电影在国片中几乎荡然无存,《战狼》或许只是误打误撞的吹响了复苏的号角。

是时候,让我们能在大屏幕上看到我们的铁血男儿们杀伐征战,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背后付出努力和牺牲,还希望能够不断的打电影"圈内人"的脸。在一个年增长率超过30%的电影市场里,没有黑马才不合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