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之变,明朝和瓦剌在打仗的时候,鞑靼在干什么?

不死的胡杨1

一、土木堡之变始末

明英宗

公元1449年,也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北逃后的蒙古分为鞑靼、瓦剌等部,鉴于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联合蒙古诸部,进攻明朝北边分兵四路向明朝进攻,一时间导致边境众多城镇沦为蒙古纵兵抢掠之地,给明朝安全以极大的威胁。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等人的鼓动下,在对敌情未能充分了解以及未能做好前期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决定亲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瓦剌。英宗的亲征预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宣告失败,明军包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66名大臣战死,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居庸关外的土木堡英宗皇帝也被瓦剌俘虏,成了阶下囚,史称“土木堡之变”。

二、蒙古鞑靼与瓦剌

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贵族北逃后,由于争权夺利,蒙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其中东部为鞑靼(忽必烈直系子孙后裔)、西部为瓦剌(忽必烈皇位争夺者阿里不哥后裔),彼此之间相互的征战不休。其中瓦剌为了在于鞑靼斗争而选择归顺大明,明成祖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公元1418年,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承了顺宁王的爵位,几年之后借助明朝的支持,成功击破鞑靼,兼并了鞑靼部众,成为蒙古草原上北部的实力派。公元1439,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位,继续开展征服与兼并战争,并且成功征服了漠南各部蒙古部落,最终成为草原上的实际统治者。此时的鞑靼部已经被瓦剌兼并,准确来讲,鞑靼部从属于瓦剌部。当然此后瓦剌部衰落,鞑靼部重新崛起,并脱离瓦剌部乃是后话了。

三、土木堡之变时的鞑靼在干嘛?笔者推断应该被也先安排在他处作战

瓦剌实际掌权者也先

明英宗亲征路线经过地点依次为居庸关、怀来、宣府、天镇、阳和、大同;折回路线为大同、宣府、土木堡,此路线刚好处于也先进攻明朝的重点进攻作战区,也先势必会将最精锐、最可靠的士兵都投放到此与明军一战,鉴于之前瓦剌部与鞑靼部之间的长期斗争、对立以及最终瓦剌对鞑靼部的兼并,使得鞑靼部与瓦剌部之间的仇恨更加深重,鞑靼部的暂时从属于瓦剌是迫于形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鞑靼部士兵不可能是也先最信任、最可靠的士兵,由也先亲率的中路作战军只能是瓦剌部军队。

那此时的鞑靼部干嘛呢?翻看史料以及近来研究资料,都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考虑到也先作战目的以及对鞑靼部的防范,笔者推断鞑靼部应该是被也先安排去东路进攻明朝辽东地区。原因如下:一是东路军统帅脱脱不花(此时的脱脱不花已经被也先推上蒙古汗位)是忽必烈直系后裔,是鞑靼部最高统治者,可以号令鞑靼部将士;二是有兀良哈部的监督,可以确保也先命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防止鞑靼部乘机造反;三是就近在辽东作战,鞑靼部熟悉环境,在作战中也容易取得战果,可以很好地侧面配合也先的中路军作战。


国家人文历史

所谓瓦剌与鞑靼之名的出现及其相互争雄的局面,是元朝丢失中原大地、北遁后才逐渐产生的。其具体标志是,当北元昭宗病逝,其弟脱古思帖木儿嗣位后,汗廷已无法有效掌握漠北诸部的政治军事力量,大汗及其直属官吏机构和军队不敢靠拢,已被阿里不哥后裔和斡亦剌等所谓瓦剌诸部控制的和林城,而只能依赖五投下诸部的供给,徘徊于东蒙呼伦贝尔一带进退不得,最终在捕鱼儿海遭到了明朝大军的毁灭性打击。随后失去大部分力量的脱古思帖木儿汗,在西退途中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俘杀,后者悍然称汗,所依仗者就是瓦剌诸部,此举也正式拉开了瓦剌与忠于忽必烈后裔黄金家族正宗的所谓鞑靼诸部的争雄序幕。

在明太祖末年到明成祖时期,明廷对于漠北诸部的政策是分而治之、击强扶弱,明成祖大张挞伐的数次北伐,也正是基于这个基础。当时明朝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是比较强大的由本雅失里汗和权臣阿鲁台控制的北元鞑靼政权,而对于马合木等瓦剌则采取了扶持态度,在明成祖的五次大规模北伐中,(如果加上失败的丘褔十万大军,就是六次),只有一次是对借势南侵的瓦剌的打击,其余的征伐都是对准鞑靼的,而这种政策的直接结果就是,鞑靼诸部和依附其上的北元汗廷遭到了严重削弱,在明宣宗、明英宗早年,瓦剌势力已经具有了压倒鞑靼的优势。

而在宣宗及英宗继位后的一段时期内,瓦剌内部的绰罗斯家族崛起,其首领脱欢、也先父子不但翦除了太平、巴突孛罗等瓦剌内部的竞争者,更在外部征战中击杀了鞑靼可汗阿台及阿鲁台势力,在其拥立的傀儡脱脱不花汗的旗号下,几乎统一了漠北。而明朝政府却显然对此没有重视,明太祖、成祖时期的对蒙政策,至此已经完全失去了继续贯彻的时机。所以,当也先悍然以多路精骑南下伐明,土木之变的惨剧即将上演的时候,是不会出现鞑靼诸部在后方牵制瓦剌的奇迹的,因为当时鞑靼已经没有政府机构的存在,各部首领不是跟随也先行动,就是蛰伏待机的状态。


史海悠游闾春晖

瓦剌,又称漠西蒙古,其统治者属于非成吉思汗家族的贵族。

鞑靼,又称东蒙古,其统治者属于成吉思汗正统后裔,贵族。

鞑靼和瓦剌是蒙古部落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瓦剌和鞑靼的关系属于先后上台执政一类,又像现在的南北朝xian关系一般。

明朝在明太祖时期把元朝赶入大漠,到了明成祖时期,明成祖几次亲征,更是把尚存的元朝框架打散,变成了鞑靼。其实鞑靼也只是一个统称,他们的统治者是成吉思汗正统后裔的时候蒙古就可以称为鞑靼。



但是明成祖几次亲征,不仅打散了元朝框架,鞑靼也逐渐式微,陷入内战和分裂期,瓦剌和鞑靼为了争权夺利,频繁发动战争,互有输赢。

后来瓦剌也被明朝收拾了一番,便假意南附明朝,被封了三个王,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顺义王。后来顺义王死,其子杀另外两个王上位,并且趁着明朝仁宣之治的时候不注重军事短暂统一蒙古,并且立元朝皇室后裔为傀儡。

后来顺义王子死,其孙上位,也就是发动土木堡之战的也先。



因此发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鞑靼和瓦剌是一股统一的力量。在当时这股力量足以让世界为之侧目。

至于朵颜三卫,这个情况有点复杂。一开始因为明朝的攻击,导致东蒙古许多部落因为没有屏障而依附明朝,被明太祖朱元璋设置三个卫。后来因为朵颜卫实力暴增,所以便统称朵颜三卫。

但是卫所设置没几年就频繁发生叛乱,加上明成祖曾经发诏书指责朵颜三卫,反复无常。所以有史学家考证,朵颜三卫没有参加靖难之役。

但是但是无论如何,朵颜三卫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能够取得在宁地区的游牧权,也就是明初宁王的封地。



至于瓦剌也先入侵明朝的时候,朵颜三卫已经成为了瓦剌的带路党。

到明世宗朱厚璁的时候,又发生了朵颜三卫入侵黄河河套的事情,史称北虏入套。



及至后金时期,女真入侵蒙古,朵颜三卫又成了蒙八旗的一员。

由此可见,朵颜三卫是一个游离于鞑靼和瓦剌之外的蒙古部落。其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无非是为了生存而变得唯利是图反复无常的小部落。


至秦子

首先回答第一小问。

这还得从元顺帝北逃说起。

元顺帝北逃后,其元朝皇帝的名号尚存。他死后,其子爱猷识理达剌称帝于塞外。他死后,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在洪武二十二年被部下也速迭儿所杀,蒙古诸部自此秩序大乱,一些重要的首领则相继归附明朝。而明朝建文四年,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害北元第七任汗坤帖木儿,去掉国号大元,自称鞑靼。

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


明太祖洪武末年到永乐初年,蒙古诸部分裂成三部:一个是兀良哈部,地处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鞑靼部地处鄂嫩河、克鲁伦河和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瓦剌部位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准葛尔盆地。

鞑靼在土木之变的时候已经衰弱不堪了。

明成祖继位对蒙古进行了五次北征,这五次北征对鞑靼部打击构成了不小的打击,而瓦剌在鞑靼部势力消减的时候,数次进攻鞑靼首领阿鲁台。宣德元年,阿鲁台在瓦剌部首领脱欢的打击下,人畜丧失殆尽,遂投靠兀良哈部,最后仍被脱欢杀死。

瓦剌部在经过马哈木之子脱欢苦心经营,不仅得到内部的统一,而且在宣德九年,两蒙古高原诸部吞并,本来想自立为汗,但因为得不到拥戴,仍然立元裔脱脱不花为汗,而自为丞相,掌握大权。

瓦剌脱欢既击杀阿鲁台,悉收其部,兼并贤义、安乐二王之众,欲自立为可汗。众不可,乃立脱脱不花,以阿鲁台众属之,自为丞相,阳推奉之,实不承其号令。


而脱欢之子也先继立后,经过不断扩张,已经成为一个比北元时期疆域更加辽阔的蒙古政权。

所以很明显,这个时候鞑靼已经被瓦剌吞并了。

而朵颜三卫在土木堡之变前除福余部逃难至脑温江外,朵颜、泰宁已经被瓦剌吞并。但是仍然因为利益关系来明朝入贡(极有可能是也先指使),在土木之变时,朵颜三卫由于长年入贡,熟悉地理,做了也先的向导,间接的导致了明英宗被俘虏。

畏瓦剌强,不敢背,仍岁来致贡,止以利中国赐赉;……。秋,导瓦剌大入,英宗遂以是役北狩。


论史

1449年,在今天河北境内的土木堡,明朝五十万大军同瓦剌军队发生了一场大战,结果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又叫“英宗北狩”。那么土木之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明英宗

大家都知道虽然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北伐攻下了元朝的首都—大都,但是元顺帝是主动退出京师的,因此蒙古还保留有相当的实力。朱元璋为了抵御蒙古入侵,沿长城内外分封了九王,驻守要地,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军事防卫边墙。到了朱棣时期,更是将京师从南京迁移到了北京,实行“天子守国门”。英宗皇帝即位后,蒙古族中的瓦剌部迅速崛起,逐渐统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首领也先也有再次入主中原的野心,他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率军南下。

土木之变示意图

公元1449年,也先派遣3000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并要求赏金,当时执掌司礼监的太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便减少了赏金。后来也先又向明朝求婚,再次遭到拒绝。这样一来二去彻底激怒了也先,于是他率领瓦剌军队南下攻打明朝北方的重镇大同。大同是北边保卫京师的重要的屏障,大同遭到瓦剌重兵围攻,朝廷上下自然不能视而不见。本来已经派遣驸马都尉率军支援大同了,但是当时专权的太监王振出于私心却极力鼓动明英宗亲征。王振与英宗朝夕相处二十多年,深得英宗皇帝的信任。于是,英宗皇帝不管大臣们的极力劝阻,把京师交给他弟弟朱祁钰留守,匆忙带着集结起来的50万大军向大同赶去。英宗和王振天真的认为,瓦剌看到明军势大,自然见好就收,不敢与明军交战,于是乎他们也不制定任何作战方略,只知道一味的催士兵赶路。也先得知明军军心涣散,在大同附近设伏大败明军前锋,各部明军得知后,被迫纷纷撤退,几十万大军向蔚州退去。本来大军安全退到蔚州,明军虽有损失,但是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然而,太监王振又出来一个幺蛾子,他命令军队掉头往回跑,原来蔚州是他老家,他怕如此多的军队经过,糟蹋了家乡地里的庄稼。这样一来一回,耽误了最佳的撤兵时机,瓦剌大军渐渐追了上来。本来明军还是有可能避免惨败的,但是等大军撤到土木堡时,王振却执意不肯走了,硬要大军在此地扎营,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大车还没有赶到。土木堡无险可守,也无城墙作为屏障,不久就被瓦剌大军包围了。在瓦剌军队的攻击下,明军毫无斗志,死伤不计其数,英宗皇帝也被瓦剌军队俘虏,明军损失过半,元气大伤。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

王振

参考文献

任中原编著:中国通史

崔钟雷主编:中国通史

张廷玉:《明史》


季我努学社

败蒙其实就是弱智,曾经统治过中原没错,但是被明朝干趴下了,就该老老实实做中国良民,当时明朝皇帝也说了,无论胡汉,只要顺从,皆是汉民。结果呢,一心要跟明朝作对,被明朝驱赶到北边冷不垃圾资源稀缺的地方,一点意思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