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早功

  早功都是醒来第一刻就开始,在床上练的。包括了四个内容,熟练了, 只需要不到十分钟。由于简单易行和实用,且具有养生、健身和防身的特点,所以,多年来,属于我每天功课的内容之一,练武都四十多年了,我自然早就有其它适合自己的功法系统,但由于已经习惯了,仍然舍不得把它放弃。

  第一步:早上醒来,先不要睁开眼睛,缓缓地深呼吸,气往上提,头也随之往上顶(最好是没有枕头),手握拳放在与头同高的两边,双肩紧贴床面,脚尖上勾,脚往下踩,同时顶舌咬牙提肛握拳吸气,呼气时全身放松。至少练三口气,最多只练九口气。这是第一步呼吸功。呼吸功看来简单,作用不小,可以让人从睡眠状态中醒过来,对青少年的发育大有好处,可使之保持健康而端正的身形,如果早晚都练一遍,还有增高的功效。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预防中风和痔疮。师父说,如果你生性懒惰,不爱运动,就早晚练一遍呼吸功,就基本上能保持身体健康了。同时,它也是练排打功必不可少的基础。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第二步:睁开眼睛,双脚上举,双手抓住脚掌,提肛,然后叩齿三十六下,同时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脚。接着放开双脚,手握拳,深吸气同时向反时针方向拧动九圈,此时,舌头也在牙的外面向同一方向转动,脚掌也是,然后,又向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口气完成。接着,手尽力上举后勾腕内转,并深深地吸一口气,保持这气不能动,手转到了极点,不能再转了,把掌变拳,紧握后向内拧转,这样转掌和拧拳共九次,其间,须保持一口气不动,到动作已经完成才慢慢地呼出这口气。练好了,这口气会发烫。

  这个功法的表面作用是练习抓拿的力量,并且容易形成全身力量的一致,就是所谓的整力(我是后来才听到整力的说法的)。苏派的主要技术都是摔和拿,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握力和腕力。这是练这两种力的重要方法,由于是早上,并且配合了呼吸,让全身气血充盈,所以,效果相当好,现代医学认为,人的握力和人的健康成正比。加上在练拳架时要求全身都要吃上力,所以,练上一个月,经常会有力气陡长的感觉。另外,古人说“双手攀足固肾腰”,所以这个功对柔软腰肢,坚强肾气大有作用,因为肾是全身力量和健康的根本,所以,练这功的中老年人晚上一般都不起夜,其它作用就不必多说了。这个功还有一个重要用途,这是我后来练排打功时体会到的,练过排打功的朋友都会知道:胸腹部位最好练,但心窝附近一小块如乒乓球大小的地方,武术上称为“方寸”的功最难练好。因为在这里密布了太阳神经丛,痛感最强烈,而要承受重击又必须要过这一关,这个功如果坚持练了,就会为练好“方寸”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练排打就不难了。

  第三步:放下脚,身体离开床面,只头肩和双脚着力,双肘轻放在床面,手指尖向上,然后轻握拳。开始做旋转运动:舌头,眼睛,内脏和拳头的旋转方向一致,牙关紧闭。拳在随身体运动时。每一旋转,一定要有一个着力点,就是在这个点上猛地握紧拳一瞬间,有握的“炸力”。前下,后下,左转,右转。每一方向九次到十八次。转动中,只能吸气,不要呼气,只能在每一势完毕后才能呼气,如果熟练了,只吸一口气,就能顺利地完成所有的转动,因为,我的感觉是,在运动中,身体自然在消耗一部分吸进去的气,所以,只要不断地缓缓吸进去补充消耗掉的那一部分就行了。

  要说明的是,没有练过此功的人会不习惯,感到别扭,眼睛、舌头和拳头都好办,初学的人,身体根本无法运动,或者是只有身体的上下摆动,内脏的运动幅度太小,这是身体没有达到高度的自由而产生的必然反应,只要坚持,要不了几天,各部分都自然会旋转自如的。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这个功也相当重要,也是练全身整力,并且对身法的灵活,如吞身,都有重要作用,有肠胃病的人,肝脏不适的人练了大有好处,总之,不但身体练灵活了,也调理了内脏,使之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师父说,这个功实际上是一个“换体功”,就是把一个普通人的身体转换为练武所需要的身体状况,从气血到肌肉、筋骨都得换过来。

  上世纪90年代,我因为义务献血,在重庆血站接连两年都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我不相信,又在医院验血查出大三阳,于是我开始恢复练功,练一点余拳的基本功,并重点坚持苏派早功,一年后,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去献血,却没有遇到一点麻烦,就按规定献了二百毫升。当时我也估计是检查的医生粗心了吧?因为我查过有关资料,乙肝病毒基本上是终生携带的。可是去年,因为胆结石在医院里彻底检查过两次,却没有发现甲乙丙丁戊任何一种肝炎,乙肝两对半全阴,乙肝DNA复制也为0。主治医生对我说这是极其个别的特殊情况,我想,所谓“特殊”,应该是坚持练功的功效。所以不能小看这个简单的功夫。另外,我个人认为,这个功也可以站着练,效果也不错。

  以上功法,介绍起来似乎连我都觉得麻烦,其实做起来相当简单易行,并不费力,全部练完,除开呼吸功,不过二到三分钟而已,练慢一点效果肯定还要好一些。

  第四步:卧虎功。这个功以前介绍过的人多,但能坚持长期练的可能不多,方法很简单:俯卧,双手十指及脚尖着地,指尖要钉在床上,不能向外。身体与床面平行,膝肘微屈,坚持这个动作一分钟以上,就可以说是练功完成了,体力和指力好的人,最多可以练到三分钟就足够了,这时就已经有比较好的指力了。不过,我当年是每天练三个指头五分钟的。师父的功夫我见过,六十多岁了,能用一对大拇指。练到五分钟,不能不让我们服气。我试过,用拇指和食指都不轻松,手型都容易走样。师父说,练这功不要强求,一般人练多了反而有害,要循序渐进,不能伤了指上的筋骨,到那时,就什么都练不成了。师父说,一般练三分钟就够了,如果要继续练,最好改成手背着地,练到五分钟就够了,气血已经畅通,可以说百病不侵了。不在时间多少,关键是能不能长期坚持。

  老师虽然一生贫苦,却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平常极少有吃药的时候,他去世时我不在家乡,听师兄说,他只感到不舒服,就在床上躺了一会,家人说上医院,他只说不必了,说着,大吼几声,就断了气,走得实在是干脆和潇洒,也应该得益于他一生练功不辍吧。

  这个功无疑非常重要和困难,也对全身整力、特别是手上的拥劲、指力都非常重要。我后来接触过的余拳、大成拳都能看到类似的功法,只是要求和侧重略有不同。

  这就是苏派早功的主要内容,简单而且非常实用。

  要补充的是:其它苏派拳师都要用到一些练功的器械,如石锁,石担,用来练“扁脚”(扫腿)的木桩。挂在墙上代替沙袋的草垫子、草纸等,有一位老师还用过一种能自动反击、用来训练人反应速度的、拿狗皮包裹的木人桩,可程老师练功几乎不用什么器械,只有练指功时老师介绍过一种小器械,就是一个石制的尖锥,下面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重约三十斤,上部成锥形,是用来放在凳上辅助练握力和指力的。练时成马步,先吸气并握住圆锥部位,把石头提离桌面,尽量坚持到一口气结束,放下,共提三次,三口气。然后用三个指尖叼住圆锥部分,吸气一口后,努力上提,如果提不动。则指尖尽量不能离开圆锥体,或者在上面滑动,然后呼气时指尖尽力下按,逐渐加力,手指要有一定的弧度,如鹰抓。一般每天练九口气就行了。

  不过老师坚持认为:人的身体才是最好的练功器材,所有的器材的功能都可以从身体的角度找到,并且效果会更好,即使是这种指头上的功夫,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代替:就是普通吃饭的八仙桌。每天早功完了后,半蹲在饭桌前,把手指搭在桌面上,三个指头或者五指全用,看你的功力而定。咬紧牙关深吸气,慢慢把你的脚向桌子下面移动,一直移动到你感到你的手指无法稳定为止,平稳地呼吸,坚持这姿势三分钟左右。一个月下来,你手指上的功夫已经不错了。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广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广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也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解密“苏门”大手拳功法,简单易行,适不适合自己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