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8年秋季玉米的价格如何?

宇宙zsq


钟情三农说句实话,2018年秋季玉米价格还是很有潜力的,比前两年高一些几乎是必然了。

至于说具体价格嘛,笔者以为局部地区达到一元每斤以上问题不大,但是要想价格再高一些的话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至于说为什么我会有如此的态度,请听我一一为大家解释清楚。

减产成必然,利好新产玉米玉米价格。


在我看来,不管是人为干预还是非人为的天灾,今年我国玉米总产量有所减少将是一个必然,这其中,全国范围内来看,种植面积不及往年,而且在我国最主要的玉米产区还出现了严重的春旱,这将严重影响东北大部分玉米生长,肯定会对后期的玉米产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不出意料的话,和小麦一样,今年的全国玉米总产量也将会不及往年。不过玉米的情况应该会比小麦好的多,即便是玉米减产了,幅度也不会有今年夏粮收购期间的小麦减产幅度高达百分之三十那么高。

2016年,国内玉米供给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25亿吨,2017年只有2.15亿吨左右,而笔者预计,到了今年秋季,可能产量也就是2亿吨出头吧。

今年玉米消费量创纪录,新产玉米将受热捧。


为何笔者对今年国内玉米是价格如此的有意哦心,说这样的话也绝对不是信口开河,是有足够的底气和判断。

因为今年我国的玉米消费量将会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达到2.25亿吨左右。去年开始,东北地区的诸多玉米深加工企业被批准立项并且迅速的开工建设,仅该省一个地区,近两年的玉米深加工产能就增加了3000万吨以上,此外,山东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扩充生产规模提高产能,而在饲料领域,随着养殖业的复苏,对于玉米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

所以,在今年玉米将会有一定减产的前提下,玉米需求量却高升,这意味着今年的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将继续出现缺口,而且数量还不小,初步统计,达到了2000万吨以上,是去年的两倍有余。

设想一下,在2018年的国内玉米供给中,即便是全部使用新产玉米,可依旧有将近十分之一的缺口,这将会给新产玉米的价格高开高走提供坚强的支撑。

物以稀为贵,玉米在本年度肯定会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到时候价格高涨也在情理之中。笔者还记得,2017年底的时候东北玉米备受关注,南方企业和本地加工厂不惜高价抢粮,市场价格最高达到0.95元每斤以上。

2018年,这种情况或许依旧会出现,不同的是,市场价格可能在近三年里首次突破1元每斤的大关,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钟情三农


2018年秋季玉米的价格如何?

2018年玉米行情情走到目前,已经过去四个月时间了,从去秋一路走来到三月九日,始终震荡上行,自三月十日调整至今,仍在继续。那么未来行情怎么走?到秋季价格如何呢?小编认为目前的调整要持续到五月下旬,六七月份或将出现反弹行情,到年末应该有所回调。大胆判断一下玉米价格应在0.85~0.9元左右。



之所以这样考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 一、临储玉米拍卖对玉米现货市场压力依然很大。4月4日临储玉米拍卖消息公布以来,市场始终在弱势调整,每周700万吨的市场投放量,让市场有些无奈,短期内对市场行情压历山大,现货市场仍将是弱势调整为主旋律。

二、从目前玉米政策及市场余粮来看仍有上行动力。国家连续三年实施玉米种植补贴、玉米加工企业补贴、玉米轮作补贴政策,再加上市场余粮已经见底,所以说六月份以后玉米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央视消息称,秋季标准水玉米价格0.95元,或将会给玉米行情带来生机。三、玉米面积增加已成事实。来自全国农技中心消息称,今年我国玉米面积增加800万亩。其中东北增加1200万亩,黄淮海地区增加200万亩,贵州玉米面积大幅下降。面积的增加势必影响秋季玉米价格。


三农广讯


其实吗,很多农民朋友现在都关心玉米涨不涨价的问题,有的是养殖户,有的是种植户,有的则是经销户。

进入3月份之后,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纷繁复杂,如同过山车一般,涨跌频繁,价格一度涨至年内高点,再一度下跌反弹。现在行情回归弱势大稳,一方面储备玉米拍卖不断加码,但成交持续遇冷。而另一方面上周有关吉林深加工补贴和黑龙江深加工补贴传闻利多已被市场逐渐消化。除此之外,玉米市场还面临巨大压力,那就是临储玉米拍卖临近,市场购销谨慎。小编查阅了一下3月28日山东部分地方的玉米价格,我们先来看一下。

1、山东潍坊市寿光巨能金玉米淀粉 ,统一执行0.989元/斤,落5厘,累计落7厘。

2、潍坊寿光新丰淀粉 ,水分20以内价格执行0.986元/斤,落7厘。

3、滨州博兴香驰执行0.975元/斤,落5厘。

4、滨州金汇0.98元/斤。东北玉米收购价格0.97元/斤。

5、德州禹城保龄宝玉米收购价格: 执行0.97元/斤,落5厘。

6、德州乐陵中谷淀粉当地玉米0.98元/斤。

7、临沂市沂水大地玉米,统一执行价格0.995元/斤。

通过以上价格来看,小编认为玉米价格终将“回归”理性,但短期来看,玉米市场供应处于宽松,价格下跌范围扩大。

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用粮企业心态较为稳定,吉林补贴政策对市场的提振效果较弱,黑龙江补贴政策难产,基层和商户的情绪受到的影响或将有所加大,而很多农户也会将手中剩余粮食卖出换化肥等生产资料。而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深加工处于亏损状态,下游产品走货不畅,淀粉库存回升明显,酒精即将进入消费淡季,深加工开工率保持高位,企业对高成本原料抵触情绪较高,加之临储去库存将会把超期储存玉米定向给部分深加工企业,预计后期深加工企业原料成本将震荡偏弱。此外,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价格已出现下滑迹象,少部分厂家调整收购价格,而吉林深加工补贴影响较小,加之企业库存较为充裕,临储或随时泄库,企业上调收购价格意愿不大。

其实,小编也非常希望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作物价格高一些,毕竟,农民朋友辛辛苦苦太不容易了!

如果小编的粗浅分析对您有所帮助,就麻烦各位留个赞再走吧!


难忘槐香


2018年秋后的玉米应该是什么价呢?


我国玉米从2015年来产量逐渐产减。据媒体报道,2016年比2015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减少508万吨,2017年较前一年减少了366万吨。2017年总产量与2015年相比较,从高位下降了超过900万吨。我国玉米产量减少,怎么价格也下滑呢?


国内玉米市场主要受国际玉米市场冲击。国际玉米市场主要以美国为主体。连续几年来,美国玉米总产量平稳,尽管受过几次小的自然灾害,国家玉米总产量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本身美国玉米库存量大得惊人,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储存。所以必须每年加大出口贸易量,导致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下滑走低。我国玉米市场行情受国际影响,价格连年走低。据我分析发现,我国对进口玉米逐渐递减,国内玉米行情有望回暖。估计今年秋收玉米价格在每斤0.80元至1.00元之间。玉米价格缓慢上升,但上升空间很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


鄂东三农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再过两个半月的样子也就该收获新玉米了,昨天看到有朋友咨询秋后的潮粮价位,今天又看到秋玉米价位的咨询。科学兴农认为今秋玉米价位定然会比去年开秤价位高而价位方面也要整体偏高一些的。

玉米减产

今年玉米减产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进口量缩减,第二早春东北地区干旱出苗不齐,第三玉米种植面积下滑。可以说以上几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都会严重制约今年我国玉米的产量。

从目前不少媒体的预计看,今年玉米产量下滑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其实这也比较符合当前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今年国家又力推大豆种植,扩张大豆的同时,玉米种植面积也就相对减少了。而中美贸易问题也导致玉米进口量有所减少。

可以参考一组数据,2016年我国玉米总产达到了记录性的2.25亿吨,2017年2.15亿吨,就今年的情况看恐怕难以维持2.1亿吨的产量。

国内玉米消费需求增加

玉米价位高低的一大因素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就拿去年的情况来说,也正是由于国内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价位有所提升。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不断扩张,今年玉米需求量预计会达到2.25亿吨,相对于今年玉米2.1亿吨的预期产量来说,可以说中间的有着不小的差额。这样一来,玉米由原先供过于求的状态将会变为市场上供少于求的香饽饽。

综合来看,在今年玉米需求有所增加,而国内玉米供给又相对趋紧的状况下,今秋玉米市场值得看好,而像今年小麦减产,在收获之后价位逐步走高的情况很有可能在今秋所收获的玉米种继续上演。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截止到3月26日,全国玉米价格稳中有降。其中东北、南方港口及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整体略有下跌;而南方及黄淮海地区玉米价格整体趋稳;就全国而言,各个省份的玉米价格波动较大,其中黑龙江、吉林玉米价格最低,最高收购价在每市斤0.85-0.9元之间,而四川玉米价格达到每市斤1.1元。由此看来,玉米价格具有区域分布的特点,就全国均价而言,整体玉米价格略有下降。那么今年秋季玉米价格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首先,我们国家的玉米主产区在东北、黄淮海及西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对全国玉米产量及价格起决定性作用。今年三月份,黑龙江及吉林省出台了企业玉米收购补贴政策,来提振玉米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企业收购玉米的积极性,对稳定玉米价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玉米的种植面积不会有太大变化。而黄淮海地区玉米整体价格趋中,比东北高,比南方低,玉米种植面积也应变化不大。但西南地区由于价格偏高,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会扩大,具体扩大多少,目前不得而知。由于国家2018年继续调整农业结构,鼓励非玉米适宜种植区,主要是“镰刀湾”地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消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其它作物,估计这些地区种植面积会减少。其它种植区域如西北、华南等,由于面积较少,对全国玉米价格影响不大。



其次,目前虽个别地区价格下降,但整体玉米价格还算不错,加上目前玉米临储拍卖处于敏感期,不知何时拍卖,也不知价格如何,贸易商出货积极,企业库存小幅增加,据相关数据分析,上周56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218.6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4.8万吨,增幅2.24%。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今年秋季玉米总产量变化不大,加之目前企业备货充足,临储玉米拍卖在即,秋季玉米能保持目前价格水平就实属不易。所以,秋季玉米价格也应在0.8-1.1左右,呈现地区分布差异,个别地区价格可能会走极端。

以上纯属个人推测,难免有不妥之处,大家看看就行了。望大家时刻关注玉米价格走向,把握玉米动态!


未来农业工作者


一、养殖业发展影响玉米价格

随着我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对于养殖业发展也日趋严谨起来,除了划定养殖区域,还对养殖业的污染处理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一大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被迫关停,养殖业的规模缩减严重影响玉米价格,短期来看,养殖业的规模不会有大的起色,对于玉米的需求仍处于低谷,玉米价格仍将在低谷徘徊。


二、进口替代品影响玉米价格

前几年玉米一直享受国家临储政策,保护价收购导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高出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但由于我国的玉米进口管控比较严格,从国际市场直接进口玉米难度较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管控不严高粱、酒糟等进口作为玉米替代品,这也拉低了国内玉米价格。国家对于玉米替代品以及玉米直接进口政策直接影响玉米价格,前段时间发起的对美国进口高粱的反补贴调查就对国内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三、玉米库存影响玉米价格

前几年的玉米临储收购使国内形成比较大的玉米库存,这些库存玉米需要在近几年内消化处理,因为库存玉米品质下降和出货压力等原因,价格比市场价会低一些,这也对市场上玉米价格形成压力。

四、玉米产量影响玉米价格

另一个直接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就是今年秋后的玉米产量。从眼下玉米种植情况来看,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受到临储政策退出价格降低的影响,明显较少,这也符合国家对于玉米产业调控的方向,今年的玉米产量受到规模缩减的影响会略有减少,这对于玉米价格是一个支撑。



五、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最后来分析玉米价格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政策因素。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从玉米临储政策的施行和退出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短期来看玉米临储政策的退出不会改变,这也决定着玉米价格会在低水平运行。其他影响玉米价格的政策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包括养殖业发展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除了进出口政策会受到国际市场和局势的影响之外,其他政策有望持续稳定,对玉米价格形成持续压力。



最后,对于2018年秋后玉米价格行情的预测,农人田园认为基本应该是以稳定的低水平为主线,季节性波动,不排除受到国际局势和市场状况影响下的短期波动,整体价格应该在.07-0.9元之间徘徊,主要价格区间0.75-0.85之间,秋后玉米收获季由于新产玉米含水量高,农民懒于储存等原因形成出售高峰,玉米价格会处在较低水平,随着冬季养殖高峰到来和玉米消化减少,价格会随之升高。


农人田园,为农民发声,为农村呐喊,为三农助力!喜欢农人田园的文章别忘了点击关注!


农人田园


题主作为农民,目前正是东北地区春播的时期,种玉米还是种其他作物,相信已经有了选择。而选择种玉米,肯定会很关注秋收之后玉米价格的走势。那么,粮小咖就根据当前的情况,简单的做一下观点分享吧,主要提醒的是,很多情况都是依据当前的信息做出的判断,东北玉米刚刚开始播种,华北玉米还要等到6月份之后才会播,距离10月份前后新玉米上市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一、基本定性的判断是,2018年国内玉米面积会恢复性增加。尽管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信息称,2018年将巩固玉米调减成果,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并建议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但由于2017年产玉米上市以来,价格持续走高,使得对比大豆品种来看种植收益较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从2018年全国全国农作物种子产需形势春季例会上了解到,预计今年杂交玉米种子需求略增,各地反映,高质量籽粒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增强了种植玉米收益稳中有升的预期,今年东北地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增加1200万亩左右,黄淮海地区预计增加200万亩左右,贵州省因政策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将出现大幅下降,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总体预计增加800万亩左右。

基于此,在后期主产区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2018年的玉米产量也将高于上年。

二、本年度的玉米需求将继续增加。一方面,饲料养殖需求继续增加,而且原本因为猪肉消费已达到高点、环保督查力度加大影响养殖、进口高粱等替代品种导致的增速放缓,也将在对美国高粱实施反倾销、规模养殖集团纷纷在东北西北等地建厂的带动下,玉米的饲料需求将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玉米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运行,以及国家在去库存的大形势下对深加工企业给了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燃料乙醇添加汽油的比例等,使得近两年深加工产能扩张势头较猛,玉米的工业消费量预计将继续有较大增幅。由于国家放开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的审批,加上近年企业投资、扩产积极性较高,预计2018年新增产能将超过500万吨。

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的数据,预计2018年,国内玉米消费总量将继续提高,预计将有1500万吨的增长空间,增至2.25亿吨。其中,玉米饲用消费预计将达到1.40亿吨,比上年增加500万吨以上,主要受益于饲料生产总量的提升以及国家对东北内蒙古饲料企业的补贴政策。玉米深加工产能将大幅释放,预计玉米深加工消费量将增加800万吨,至7300万吨。这将对后期的玉米价格形成较强支撑。

三、2018年产玉米价格仍被看好。尽管本年度玉米产量预计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幅将更大,预计国内玉米供需缺口将继续拉大,从而对新年度玉米价格提供支撑。再加上随着临储玉米拍卖的持续进行,预计今年的成交总量超过去年6000万吨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将进一步减少临储玉米库存的压力。且随着临储玉米存储时间又延长一年,品质的进一步退化,使得用途上也会更受限,那么对于供给偏紧的新产玉米价格来说,也将形成利好效应。初步预计,今年秋收后的玉米价格,将会以高于上年同期的水平开秤,后期的价格走势还将会受到国家是否会出台一次性储备收购、东北加工收购补贴等政策。


粮小咖


2018年秋季玉米价格如何? 受国际及国内利好因素影响,个人预判秋季玉米价格总体将普遍上涨,预计将突破1元大关。

一国际利好影响。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今年国际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世界种植面积较大美国和巴西等地因干旱及洪涝灾害等气候影响,玉米种植面积锐减,玉米总产量将往年大幅下降。因此对以玉米等作物出口为主美国巴西等国家,会大大减少出口数量,同时也将有利提升国际玉米价格,减少了对我国玉米价格冲击的不利影响。加之今年国际贸易争端频繁发生,也会促使国家制定贸易保护措施,增强进口玉米管控,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国内玉米需求量增加。另外当前部分区域频繁战争影响,也将利于促进国际市场对玉米需求增加,减少了国际玉米对我国玉米市场的冲击影响。



二, 国内利好因素。

1玉米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受干旱影响,预计今年种植面积较往年会大幅下降,另外受供给侧改革影响,东北等地加大了对大豆的作物种植的补贴政策,也利用大大压缩玉米种植面积。

2.玉米总产量减少。受天气干旱等因素影响,玉米不能适期播种,或出苗不好,田间缺苗断垅严重,将影响玉米产量,加之种植面积减少,玉米总产将明显少于往年。

3玉米需求量不断增加。受玉米深加工不断增加,下半年畜牧养殖旺季到来,及前期玉米的临储拍卖影响,用粮单位需要进行补仓,加之国际市场利好因素影响,国内玉米需求量总量较往年将有明显增加。

总之,玉米价格还会受品质及区域因素影响等,不排除局部价格小幅起伏震荡影响,但随后会趋于平稳,总体秋季玉米价格将呈小幅上涨趋势,注意随时关注市场信息,适时销售,提高种植效益。(以上个人分析,仅供参考)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根据2017年我国畜牧养殖、玉米深加工、玉米进出口以及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等数据分析,2018年的玉米价格将会比2017年稍微有所提高,但是涨幅可能不超过2017年价格的5%。平均价格应该在2000元左右一吨这个范围内。

主要原因如下:第一2018年我国玉米面积仍将维持在35590千公顷左右,受2017年价格波动、2018年农业投入品价格上升、尤其是化肥、农药价格上升等原因影响,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有可能还要降低,玉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变。

其次,2018年玉米下游需求不断提高,深加工行业产能大幅增加、估计我国玉米消化能力将至少提高1000万吨,对玉米价格小幅度上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第三、如果与美国贸易战真正比可避免的发生,我国回击美国的主要措施可能会在农产品方面,这样美国的玉米以及玉米系列产品将会受到进口限制或提高关税,这样也相应的能够使玉米价格受到影响。

我是人已醉梦难醒,在植物保护方面有几十年工作经验,欢迎各位朋友与我共同探讨农业方面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