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在临淄太公湖北畔齐都文化城内,

除了齐文化之外还有一座关于东夷文明的博物馆,

它讲述的是距今有着6100-4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走进临淄大顺博物馆的展览厅,

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一件件历经岁月洗涤的陶器、

一个个精致靓丽的配饰、

不免让人对这个曾经的古国涌出无限的遐想。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奇特文化现象之一,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也是象征后世信仰、礼制的萌芽。陶鬶是东夷先民们创造的一种集实用与观赏为一体的高档器具。(摄影徐建彬)

“大顺博物馆展陈藏品分为七大版块:东夷文明展厅、古陶展厅、瓦当展厅、陶文展厅,鱼盐之利展厅、铜镜展厅、兵器展厅,共计属出藏品2000余件。展出藏品始自距今约几千年前的东夷文明。”大顺博物馆讲解员姚瑛瑛介绍,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奇特文化现象之一,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也是象征后世信仰、礼制的萌芽。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有时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成自己祖先或保护神,就有能获得超人力量、勇气和技能。种族,氏族等社会组织均以图腾作为标志。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龙山文化时期的鬶,鸟喙形流口。(摄影 徐建彬)

姚瑛瑛告诉记者,东夷人崇拜太阳和鸟,也是人类社会两个崇拜。“你看这件陶鬶,它是东夷先民们创造的一种集实用与观赏为一体的高档器具,是夷人鸟崇拜的真实写照。”据了解,陶鬶早期为圆腹短颈,劲在圆腹中间部,三足为实心,中期器腹渐扁,直径后移,鸟喙形流口,晚期演变为空足。早期鬶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手捏法、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法。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龙山文化的“罐”(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大汶口时期的“大口尊”(摄影 徐建彬)

“这个陶背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特有器型,属于汲水器类。背壶的造型基本是壶形,壶腹不是圆体,而是一侧扁平一侧圆鼓。肩下有耳穿,鼓腹下部有喙形或鸡冠状的凸纽。从背壶半圆形壶腹和肩下耳穿的造型安排来分析,是人们采水和出行时背在身上的水器。”姚瑛瑛告诉记者,在大汶口文化晚期,陶背壶的器型越来越小,甚至失去了实用功能,而且均出自墓中,成为了明器。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陶背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特有器型,属于汲水器类。是人们采水和出行时背在身上的水器。(摄影 徐建彬)

姚瑛瑛介绍,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泰山南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又一文化类型,以特点鲜明的陶器和陶器文字出现为主要特征。而龙山文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农业发达,手工业达到了时代的顶峰,蛋壳陶等器物的发掘更是将原始制陶技术推向巅峰。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之多、之密集,出上文物内涵之丰富多彩,价值之高,十分罕见。龙山文化时期已是阶级和国家形成的文明时代了。

“龙山甗距今4600-4000年,陶甗为古代陶制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上部是无底甗,放食物;下部是鬲,放水;中部置箅,箅上有用来通蒸汽的洞孔,可以蒸食物。”姚瑛瑛说,这种大型炊具,对研究龙山文化晚期父系家族兴起和制陶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陶甗为古代陶制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在瓦当展厅,记者见到了众多时期的瓦当。不同时期的瓦房,却有着不同的特点。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秦代时期的瓦房纹饰取材广泛,有着动物、文字、云纹等;莲花纹当最为多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从宋代开始,使用兽面纹、花卉纹、蟠龙纹装饰瓦面。(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中国古代文字,最先发现于陶器刻划。莒县陵阳河遗址和诸城前寨遗址都有发现刻在大口尊(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刻划图纹。”姚瑛瑛说,现学者认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汉字之父。齐地临淄出土刻划陶文多为战国和汉代,分为烧前划和烧后刻。其内容有地名、人名、立事等。

记者了解到,陶器在制作过程中,制作者或所有者出于标记或保证质量等需要,在陶器上用印模承担印记作为凭信和约定,这就是抑印陶文。

目前,我国已知陶器上的抑印文字,是出现在西周陶损上的印文。临淄发现的战汉抑印陶文,多为官名、地名、工匠名、器物等。根据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官营制陶业陶文、民营制陶业陶文。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陶量,公量小,家量大。

公量由升至釜为四进位;釜至锺为十进位。

即:4升=1豆16升=1区 64升=1釜 640升=1锺

目前,公量之四进位制尚未见有宝物证据。

(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渔叉是古人叉鱼的工具,

最早可能是由树叉、兽角制成的。

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慢慢将其发展成石质鱼叉和骨制鱼叉。

再后来,又出现了金属鱼叉。

(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权是宋代的一种计量用具,它的材质是石质。(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齐国东临大海,占有鱼盐之利,发展盐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最原始的自然之力利用盐,无法说出准确的时间,至于靠海晒盐,早有齐国“煮海为盐”的记载。近来在山东寿光的双王城遗址挖掘出商周时代的“古盐场”,并出土大量的制盐器物。这一切标志着古老的中华民族曾有过一个“靠海吃海”、的原始文明阶段。(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齐国战汉时期,一种用陶制成的原始捕抓诱鱼工具。当时人们用陶仿制成某些海里动物窝穴状,上缘处留有穿绳孔,用绳系好后,抛人水里,在合适时间用绳把假窝拉出水面,获捕各种窝居的爬形海洋动物(如:蟹、虾等)。这种以假窝穴诱捕法,比用饵诱法要经济多。(摄影 徐建彬)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据专家考证,早在两万年前,人类就会制作鱼钩。最早的鱼钩,应是用木刺、竹权、鸟爪子制成的。这些材料,经过远古人类略加修整,就可做成简单的鱼钩。现今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鱼钩实物,距今约8000年,骨质鱼钩,是由动物骨头制成的。(摄影 徐建彬)

 “中国古代铜镜的制作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汉代又是中国古代铜镜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时期。镜范作为铜镜的铸范,是研究铜镜制作技术最为重要的实物资料,而汉代镜范惟有临淄齐国故城内有所发现。”姚瑛瑛告诉记者铜镜最早是用来祭祀的,在商代是一种礼器。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才慢慢走向民间,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姚瑛瑛说,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随着治铸技术的提高,铜镜制作业在两汉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到唐代则达到了全盛时期,并形成一种独特新颖的风格,使我国铜镜制作业达到了高峰。自宋代开始,中国铜镜铸造业已呈江河日下之势。特别是明代中叶后,随着玻璃的普遍应用,钢镜已无可挽回地走向尾声,最终让位于玻璃镜。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该馆的建成并公益性开放,必将为研究当时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手工业及铸造业发展的专家学者提供最好的实物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扩大齐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能“让广大市民更好的了解齐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作为爱国教育其地的红色记忆厅(抗战兵器),更加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生活来之不易。

临淄大顺博物馆:揭开东夷文明神秘面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