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明王朝里嘉靖让内阁把贞字补上,徐阶问是不是赵贞吉,嘉靖为什么说徐阶真是聪明,如果是严嵩就不会这么问

潘欣冉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近十数年来都难道的好剧,好文章要求首位呼应,一部好剧和一篇好文章是一样的,一个主题往往从一开始就会出现,贯穿整部剧中。所以这段在剧中非常后期的情节,答案却早已经藏在了本剧第一集的最初几分钟。

本剧一开始,就是一场嘉靖朝特色的廷杖大戏,因嘉靖三十九年一冬无雪,钦天监监正周云逸谏言:“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所以天不下雪。

太监冯保在行刑前又问了一遍为什么不下雪,周云逸还是如此回答,冯保又问是谁教他这么说的,周表示没有人教。冯保才让众人将他廷杖至死。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内容,周云逸是钦天监监正,检测天象气候是他的责任,但是那句天怒人怨的话,绝对不是他应该说的,必定是后面有人支持。所以才会出现了冯保这段问话,其实这段话正是嘉靖想问的,但是却出自冯保之口。

在周云逸被打死的镜头之后,嘉靖表态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要从正月初一开始斋戒十五天祈雪。意思就是说,任何人有罪,罪责都在我的身上,将这件事定性而过。但是整个过程中嘉靖都没有出现一个镜头,只有声音。

这其实就是表示贯穿整部剧的周云逸背后势力和由嘉靖居于幕后的势力,以周的死正式拉开了博弈的序幕。

在天降瑞雪的过度后,剧集节奏很快的就来到了整部剧博弈的核心,嘉靖40年度的财务会议开始了。这场会议由内阁首辅严嵩主持,而司礼监太监吕芳代替嘉靖旁观会议,会议中以徐阶为首的一方,和以严世蕃为首的一方针锋相对,激烈交锋。而有意思的是,整个过程中,嘉靖一直在幕后听着,却全程为露一面,发一言,但是在关键的时刻却有各种小动作发出声响。而严嵩和吕芳的注意力一直在嘉靖那,只有里面一有声响,他们才会出来表态。而每当一项事务解决的时候,幕后只传来嘉靖的钵声。整个会议,嘉靖心里极其清楚,但是意见是什么?自己猜去!

这段实际上对历史中的嘉靖极其还原,短短一集不到,就已经让可能没看过历史的观众对嘉靖有了全面的了解。实际上嘉靖可以说的上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了,难道真的只是一心修玄,其实只是做那山中宰相而已,对于朝局的一切,心里清清楚楚。但是也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聪明的人喜欢用权术,玩弄别人,而嘉靖一生总是故作神秘虚幻,让下面的臣子去猜。如果猜对了,政绩功劳自然是在嘉靖的英明领导之下,但是如果猜错了,那自然是大臣自作主张了。所以嘉靖一朝内阁大臣变动频繁,基本上每一任首辅只在一两年间就被撤换。

只有看懂了这段,我们再看题主说的嘉靖夸徐阶聪明,但是严嵩却不会这么问,就好理解了。

《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嵩有一句台词非常有意思,那是严嵩骂严世蕃说:“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是皇上,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那是你爹,不是你!”

从中可以看出,嘉靖重用严嵩,真的只是因为严嵩青词写的好吗?那是因为有严嵩在,嘉靖可以继续在他的皇位上呼风唤雨,而严嵩可以遮风挡雨,保持朝局的稳定。所以严嵩虽然是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却更是嘉靖一个人的管家。

所以在严世蕃的贪腐被揭露后,嘉靖生气的不是严世蕃贪了多少,有多少黎民百姓为此家破人亡。而是严世蕃贪了大头,却把小头给皇帝,同时又给嘉靖捅了那么大的篓子,损害了皇帝的民望形象。

所以,嘉靖说严嵩不会问,不仅是表明了严嵩能够了解嘉靖的心意,更是愿意为嘉靖遮风挡雨。看完这部剧从字幕中看到了很多人对严嵩表示的是同情和理解,大大颠覆了之前对严嵩的影响。但是严嵩这才是真正的大奸似忠,忠于的是嘉靖一个人,损害的却是大明朝的天下江山。

而再看回徐阶问嘉靖写的贞字表示的是赵贞吉吗?既然徐阶能问出赵贞吉的名字,难道是真的想不明白吗?即使想不明白,作为在严嵩之下隐忍这么多年,最后斗到严嵩的徐阶会问出来?而且可别忘了,徐阶可是严嵩之下,写青词的第一人了,青词考验的可不仅仅是文笔实力,更考验的可是揣摩圣意啊。

徐阶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逼嘉靖表态,隐晦的表示,我可不是严嵩,我也不会为你遮风挡雨,我跟你更不是一条心的。再参考剧中,嘉靖打破了二龙不相见,开始与儿子孙子相见,已经明显的已经显露出了疲态,开始接班人的考虑了。

真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啊,所以嘉靖夸徐阶你真聪明,能猜出我的意思,但是已经不如严嵩贴心了!


潘不安讲究史


大明王朝里嘉靖让内阁把贞字补上,徐阶问是不是赵贞吉,嘉靖为什么说徐阶真是聪明,如果是严嵩就不会这么问?

答:嘉靖这么说是觉得徐阶不如严嵩贴心,不能做到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非要把事挑明了说,让嘉靖以后没法“赖账”。是的你没看错,电视剧里的嘉靖特别喜欢赖账不认!

说徐阶“聪明”是贬义

明朝嘉靖后期,严嵩、徐阶前后两个首辅都是人精,当然明世宗嘉靖更是人精中的人精。当一个聪明人表扬你“聪明”的时候,千万别以为他在真的表扬你,而是拐着弯儿骂你呢!

嘉靖帝说徐阶“聪明”=说徐阶“你小子真特么损,都算计到我头上了!”

剧中嘉靖表扬过几个官员:

  • 一次在严嵩面前,另外一次当面表扬胡宗宪:“公忠体国,实心用事,这都是你的长处。太圆滑,不肯得罪人,放任下属跟朝里的人通同贪墨,视若不见!”

  • 表扬海瑞和裕王:“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竟有如此霹雳手段,可见是个至阳至刚之人。都说朕那个儿子孱弱敦厚,其实也还知人善任。”

  • 以衣喻人,表扬严嵩:“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可在朕这里,人也是旧的好,衣也是旧的好。用久了就舍不得。”

  • 也借评价青词表扬过徐阶:“你的青词中有两句话是怎么想出来的?” 徐阶微微抬起了头,望着嘉靖的下巴:“请问圣上,是哪两句?” 嘉靖拿起了噱上一页青词,朗声念了起来:“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这四次表扬,对胡宗宪是君王对贤臣的关心、爱护;对海瑞和裕王是一种发现新锐力量的欣喜;对严嵩是一种私人性质的喜欢、舒坦;唯独对徐阶是一种“刻意的笼络!”

因为嘉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不喜欢徐阶这样一板一眼跟自己争一争长短的大臣的,胡宗宪听话、体谅君上,嘉靖欣慰;海瑞级别太低,帝国的基层有这样的能吏他可以高枕无忧;严嵩更是听话,能曲意逢迎帮自己解决很多明里暗里的奢侈花费;唯独这个徐阶,得了好处还是不让三分,非要逼自己,让自己停止挥霍,停止任用像严嵩这样的听话官员,所以嘉靖对徐阶,始终是有高度的戒备心的。

严嵩贪腐,严世藩巨贪,在嘉靖手里一抓都是把柄,但是徐阶老奸巨猾,隐藏至深,滑不溜丢,属于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的麻烦!

大家参看下面的这段对白:

这时徐阶已经心潮汹涌了。昨日杨金水没有被追究任何罪责只送到了朝天观,他就担心浙江一案极有可能不了了之。今晨一上殿自己便受到了破格的礼遇,先是赏了玉熙宫赐座的恩宠,现在又被封为今日的“青词状元”,而严嵩也对自己极其笼络。种种迹象,都暗示要他将浙江的大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如果连郑泌昌、何茂才等人都从轻发落,走出这座大殿,不要说无法向裕王交代,千夫所指,自己几十年清誉便要毁于一旦!默念至此,职责所在众望所归,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应该说话了。

于是站了起来:“圣上,臣这两句话还有另外一番解释,要向圣上呈奏。”
嘉靖立刻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目光向他闪了一眼:“说来听听。”
徐阶:“圣上上膺天命,数十年恭行俭约为的都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 却有一班辜恩负义的贪吏上侵国帑下掠民财,如浙江贪墨一案者!这些人倘若不严加惩治,实有负圣上肩负之天命爱民之仁德。”
说到这里他跪了下去。 嘉靖刚才还十分愉悦的脸色一下子静穆了,望了望趴跪在地上的徐阶,又斜望向已经站立的严嵩。 严嵩也扶着矮墩跪了下去。
徐阶这显然是在逼自己表态了,嘉靖两眼翻望上去,想了想,开口了,却诵起了《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首国风流传到今也两千多年了。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尽。贪官朝朝杀,朝朝有贪官。徐阁老,朕交把快刀给你,你也杀不了许多。可该杀的朕也会杀。吕芳。” 吕芳立刻答道:“奴才在。” 嘉靖:“今天什么日子?” 吕芳:“回主子,今日中元节敬天拜醮的日子。”
嘉靖:“那今天就不谈杀人。立刻设坛,将两位阁老替朕写的青词向上天拜表。取香冠来!”
徐阶失望,只能重重磕了个头站了起来。

嘉靖讨厌的是什么,就是徐阶这种不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聪明”!

戏份做足,该给的待遇给了,该说的好话说了,严嵩也服软了,按说你徐阶该满足了吧,不就是大小几座织坊吗?不就是几个贪腐的官员吗,都杀了你徐阶给我弄银子吗?你要有银子也往户部国库里收,怎么地也不可能送到内库来。所以嘉靖一听徐阶还是要惩治这些贪腐官员,就知道他这个次辅没有首辅严嵩这么好糊弄,不得不亲自上阵,把话点透,违背了自己心目中的“无为而治”的道家君王形象。

嘉靖为什么不肯表态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嘉靖在早期经常维持着一种神秘、高高在上、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样的色彩。

比如东厂太监廷杖打死钦天监官员周云逸。

“最后问你一次。”声音从周云逸身后不远处传来,“今年腊月为什么不下雪?”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上天示警广周云逸仍然望着太阳。
冯保那双原来呈外八字站立的脚慢慢移动了,两只脚尖一寸一寸往内拂,那双外八字站立的脚,换成了内八字。这是“死杖”的信号!

这里周云逸被活活廷杖而死,但东厂太监没有旨意敢随意廷杖大臣致死?

再看廷议上又是怎么说的:

嘉靖的目光望向了严嵩:“严阁老,严世蕃说诽谤朝廷的那个周云逸有后台,而且后台就在你的内阁里。你说谁是周云逸的后台?” 严嵩:“回皇上,这里没有周云逸的后台。”

这里嘉靖轻轻一句话,把打死周云逸引向了“党争”,你们要搞,要互相攻歼,我就给你们一人扣一个大帽子,周云逸是不是有朋党,你严嵩还能不能控制的住内阁?果然一句话就把跳得最高的严世藩拿下了,严嵩老辣,心领神会坚决没有顺着严世藩的路子往下说。

嘉靖轻叹了口气:“周云逸被打死的事,朕现在想起来也有些惋惜。他也没有私念,只是他的话有扰朝政。朕也就叫打他二十廷杖,没想到他就…--吕芳。” “奴才在。”吕芳连忙答遭。 嘉靖:“东厂的人你也该管管了。查一下,腊月二十九打死周云逸是谁掌的刑。”

摆平了两股势力之后,嘉靖松了口气,开始故作姿态,但是又把锅扣到了吕芳和东厂头上,反正吕芳和严嵩是两个铁打的背锅侠,说什么他们都得兜着。

这就是嘉靖不表态的的好处,往大了说可以往脸上贴金叫“无为而治”,往小了说翻了错全是吕芳、内阁、各级官员的责任,而自己可以坦然享受君王高高在上的荣誉,适时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是嘉靖最开心也最善于使用的御下招数。

只要你们认了,错误就是你们的。

徐阶为啥非要问

嘉靖难得地笑了:“宋朝有个人曾经出了个绝对,叫做‘三光日月星’,愣是没有人 对上。苏东坡大才子,只有他对上了,徐阁老你应该记得他是怎么对的。”

徐阶:“是。回圣上,苏轼连对了两对,第一对是‘四诗风雅颂’,第二对更为高明,是‘四德亨利元’,为避仁宗的尊讳,略去了亨利贞元的贞字。”
嘉靖:“到底是大学士,说出来头头是道。你现在是内阁首辅,内阁眼下只有你、李春芳和高拱三个人,太辛苦了点。把苏轼省略去的那个字补上吧。” 所有的人都是一怔。尤其赵贞吉,趴跪在那里,额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徐阶:“启奏圣上,臣愚钝,请问圣上,是不是在内阁添上一个贞字?这个贞字是否就在眼下几个人中?”
嘉靖:“贞者,吉也。徐阁老也是天纵聪明哪。”

电视剧在这里多了一句:“如果严嵩在就不会问这么细”

  • 徐阶为何要问?

徐阶问嘉靖,是执臣道,表示自己不敢擅专;同时也意味着自己不愿意“不明不白”的做事,不会像严嵩一样任意帮嘉靖背锅。

其实在明朝历史上,入阁拜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皇帝下中旨直接调大臣入内阁;一种是廷推入阁,在廷议上由六部九卿推选入阁。以中旨入阁的往往会引起朝野非议,甚至难以服众,所以一般的官员是不愿意中旨入阁的。

徐阶是赵贞吉的座师,他没有害赵贞吉的心,但是他并不认为赵贞吉直接由皇帝下中旨入阁是一件美事,因为这有损他自己以及赵贞吉的清誉。如果他不问清楚嘉靖,直接大笔一挥让赵贞吉入阁,更加坐实了自己擅权、营私的坏名声,深失士林众望,这样他必然要倒向嘉靖,依靠嘉靖才能坐稳首辅的位子。当然也因此会在嘉靖手上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

徐阶把话挑明了,一表面自己没有要赵贞吉入阁的政治野心,不会失去清流的人望;二逼嘉靖说出来,就是昭告天下赵贞吉是“嘉靖”硬塞进内阁的,他赵贞吉曲意逢迎,以户部东挪西借拼凑400万两银子的手段让自己入阁,和我徐阶无关!

  • 嘉靖为何要多说这句话?

嘉靖很失望,徐阶明知故问,非要自己把话点透,非要自己亲口说出要赵贞吉入阁。这几乎是把自己和臣下用400万银子做的交易公布于众,这是他这个好面子、好名声的皇帝难以接受的。

但是严嵩已经去了,现在朝堂上能统领群臣的也就徐阶了,明知道徐阶不配合,但这份憋屈捏着鼻子也得吃下去。

所以嘉靖才故作姿态的表扬徐阶:“真是聪明”,实际上在说徐阶“你小子真特么损,都算计到我头上了!”

最后再估计说这么一句话恶心恶心徐阶,“如果是严嵩就不会这么问?”,以发泄他对于徐阶的不满,但是显然是没有什么用的,属于放狠话一类。


谈者无语


表面上看,是嘉靖不爱担责任,徐阶当着众人的面要嘉靖说清楚,免得自己背锅,所以嘉靖戏谑徐阶比严嵩“聪明”。

深层次看,是嘉靖对徐阶和以他为代表的清流党有很大的意见。嘉靖对徐阶说的“聪明”,其实是在暗示徐阶:不要觉得自己以清流自诩,就真的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你徐阶和严嵩,在我(嘉靖)的眼里,没有区别。



历史上,嘉靖这个人,喜欢下旨让太监与朝臣猜。猜对了功劳是他的;猜错了责任都由属下担。所以会有字谜,会有青词达意,会有吕公公拿到的那个玲珑球。这是嘉靖的权术。也是维护嘉靖面子和神秘感的一套游戏规则。

嘉靖欣赏严嵩的地方,除了能替他敛财,还在于做事滴水不漏、不留痕迹,把嘉靖面子看得比天更重。

这一点,电视剧第一集就有暗示。

吕芳恭维严嵩,说他身体硬朗,还能再替嘉靖服务二十年。

严世蕃在后面嘀嘀咕咕:再干二十年,还不让人恨死了!

严嵩替嘉靖背二十年的锅,他身上的这口锅已经焊死在他背上了。

徐阶与严嵩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愿意做严嵩那样的首辅。

严嵩和嘉靖,像儿子与老子的关系;

徐阶和嘉靖,像儿媳妇与公婆的关系。

严嵩的思路是,君为天、臣为子,伺候不好嘉靖,自己就是不肖子孙,没有退路。

徐阶的思路是,我伺候不了公公婆婆,还伺候不了公婆的儿子——裕王爷?


所以,嘉靖之所以说徐阶“聪明”,严嵩不像他那样。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徐阶给自己留了后路,而严嵩没有后路。

像严嵩这种人,嘉靖愿意用,因为严嵩和嘉靖的关系已经绑在一起了。像徐阶这种人,嘉靖不想用,但也没有选择余地,徐阶是嘉靖留给裕王的人。

但是自己还没死,徐阶就如此“聪明”,嘉靖怎能忍?


因为当时严党倒台,清流势力占据要津,朝廷的制衡关系崩塌了,新一轮的权力冲突愈演愈烈。在这个大背景下,嘉靖让吕芳和杨金水去南京守陵,让他远离是非之地。留下陈洪让他背锅,去对付“沽名钓誉”的清流党。

徐阶一直是谨小慎微,似乎让嘉靖抓不到他的软肋。但是实际上,对付他这种人,嘉靖一样有套路可以套牢徐阶。

让赵贞吉入阁,就是推他下水的办法。因为赵贞吉之所以能入阁,就是因为他替嘉靖搞了六十万两银子。但是这笔银子,有一部分是从在京官员的俸禄中挤出来的。


这个问题,内阁在票拟批红时已经向司礼监汇报过了。嘉靖在后面听的很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很清楚。所以在恩准时,嘉靖也犹豫了一阵,到底要不要批准。

最后嘉靖还是批了,结果自然是在京的官员群情激奋,徐阶被嘉靖套牢。

徐阶越是“聪明”,嘉靖越是要让徐阶里外不是人。

徐阶身为首辅,高拱身为吏部堂官,赵贞吉身为户部堂官,面对官员闹事,他们三人都是直接负责人,难辞其咎。

你徐阶不是聪明人吗?不是不想做严嵩第二吗?不是不想和我(嘉靖)每天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那就让陈洪痛殴群臣,拖你下水,让你身败名裂。

然后,这事还没完。刚痛殴了群臣后,嘉靖又玩套路,新宫殿修好了,他不去住,并且给自己下了一道“罪己诏”。

把责任甩的干干净净~~~

徐阶,你看好了。现在我把自己的责任甩的干干净净。我看你们清流党怎么办!

面对嘉靖的大招,清流党的三个代表,全程一脸懵逼。嘉靖的这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太狠了。

对于嘉靖来说,严党也好,清流也好,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也证明了,严嵩才刚刚下台,清流们立马就内讧了。无论是党争还是剥削老百姓,姓严的和姓徐的,都是一路货。

电视剧中拍出来的内容就有高拱和赵贞吉的矛盾、高拱和张居正的矛盾。历史上还有高拱和徐阶的矛盾,海瑞和徐阶的矛盾。

不得不说,嘉靖才是这部剧的智商担当。即使在整个明朝历史中,嘉靖的狡黠也能排进前五。


Mer86


中头彩的道君皇帝

历史上有四位在位最长的皇帝,嘉靖皇帝排第四名共在位48年,第一名是康熙皇帝61年,第二名乾隆皇帝60年,第三名汉武帝54年,在位虽长,可是政绩乏善可陈。



嘉靖皇帝的即位就像中彩票一样,身为安陆洲王爷的世子,朱厚骢如果不当皇帝一辈子可能注定孤独百年,在武当山寻仙问道,逍遥自在!朱厚骢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与父亲修道,从来不人云我云,总有自己的看法,如同他欣赏的问道诗一样,的确是云在青天水在瓶,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一切都如同王守仁一样致良知,万事万物万法归宗,问问自己的内心。

赵贞吉少年时代崇拜王守仁,他向家人提出要闭关求道,被父母呵斥阻止后,开始学习六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求功名,当他十九岁中了举人后,朝堂之上朱厚骢与杨廷和爆发大礼仪事件矛盾,杨廷和被迫辞官归隐,赵贞吉到新都拜访了自己的偶像同乡名人杨廷和,一番谈论时政热点后,杨廷和评价赵贞吉:为将将是柱国基石,从政是国之栋梁。

赵贞吉在28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及第,入翰林,这是一条进取之路。当时俺答汗包围了京城,赵贞吉极力进谏主张不妥协,并且献计献策,明武宗朱厚照觉得赵贞吉这个文官有血性,对自己的胃口,于是提拔他做了都察院的左督御史。赵贞吉后来被委任为副使出使鞑靼俺答汗部,他在明朝武力配合下,软硬兼施,让俺答汗臣服大明帝国,并且年年进贡朝廷,赵贞吉得到进一步的重用。

朱厚照“这个朱同志呢,在江南自娱自乐扮了打鱼人,结果跌下去,九月末江水寒冷,加之可能呛了水,受惊吓了,身子酒色过度也掏空了,结果呢,生了一场大病,一直病恹恹的,再没有以前那个生龙活虎的统兵打仗到大同的性情少年的特色了。 我推测加上后期到京城后,不自律,后宫里三千佳丽,忍不住夜夜性生活过度,身子...”不管怎么样?明武宗驾崩后,没有子嗣,远房的堂弟朱厚骢寄了皇位。

猪养肥了,做杀猪菜!

道君皇帝朱厚骢即位后,前二十年矜矜业业稳固了皇帝江山,后28年开始了为了自己寻仙问道,这个时候内阁首辅是严嵩,次辅是徐阶,严世蕃,高拱,张居正都是阁员,严嵩父子掌控内阁十余年把大明帝国这头肥羊收刮的骨瘦如柴,朱厚骢对此心知肚明,猪养肥了就可以做杀猪菜了,文人相轻,徐阶可以做这个屠夫倒了严氏父子,财富收归国库。



朱厚骢习惯了严嵩这个政治助手,严嵩父子可以善解人意的满足自己所有需求,而且不给自己添麻烦,他们不是国家的忠臣却是君王宠臣。没有了严嵩,朱厚骢需要面对谨慎的徐阶,徐阶做了严嵩二十年的搭档,始终保持谨慎,虽然能够领会皇帝心意也写的一首好青词,但是装傻充愣也是明哲保身 及进退自如高手。

内阁需要增添一位阁员,嘉靖征询内阁首辅徐阶意见,徐阶把球踢给了皇帝,这是一种老道行为。嘉靖皇帝从自己要修建道宫事情中,看到了赵贞吉的能力,他平衡了国库,稳定了百官,替嘉靖实现了沽名钓誉赦免了海瑞。 各部门经妥协,重议,都各自分出银两给嘉靖修建费用 赵贞吉的表现:

1、保持受灾省份的费用

2、从其他省份调拨支援一部分的费用

3、罚海瑞6月俸禄,后经嘉靖一说,又给足了嘉靖面子说自己愿意从自己的工资中分部分给海瑞,一方面达到了处罚的目的,另一面又做足了好人。 随后嘉靖借用宋朝一绝对“三光日月星”来引出“贞”字··命赵贞吉入阁。


唐俊龙55398571


历史上还有一个人跟嘉靖是比较相像的,那就是清朝末年的慈溪太后,慈溪也喜欢玩这种花样,就不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她都要自己决策,可是自己决策呢,旁边还坐着个光绪,这就不好办了,怎么办呢?就先直接问问光绪,要是光绪同意这件事了,那就直接好办了,日后这件事造成的消极影响就直接可以推卸到光绪身上,而这件事要是做对了,那么功劳就是慈溪自己,慈溪精明就是精明在这里。


而我们题中的这位皇帝,正好也是这样的,就是经常喜欢下旨玩这种猜字游戏,朝臣跟太监要是猜对了,那么功劳就是嘉靖自己的,要是猜错了,那就是旁人的错了,责任就是你们这些人承担,所以,嘉靖经常玩这种猜字游戏也是体察你们这些做臣子是不是有什么心眼,嘉靖皇帝其实是非常聪明的,要不然怎么能将严嵩、徐阶这些能臣牢牢地控制住呢?

这就是权术,嘉靖皇帝时期的能臣确实挺多,这种猜字游戏也是嘉靖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权利而做出的一些政治手段,严嵩是嘉靖朝的权臣,为什么严嵩会得嘉靖皇帝喜爱呢,这就是严嵩除了是个敛财高手之外,还是一个做事比较细心,滴水不漏,不留丝毫的痕迹,干净利落,处处维护嘉靖的面子,所以嘉靖是比较喜欢他的。

而就这件事,徐阶把嘉靖皇帝的旨意给挑明了,对外的展现的是自己身为阁老的谨小慎微、顾全大局的形象,而对于嘉靖皇帝来说,则是徐阶以下犯上,触动了天子的威严,这样一来的话,无论赵贞吉日后做对做错,嘉靖皇帝都脱不了当初任命赵贞吉的责任,所以此处是贬义的,可以说是咬着牙说出口的。


南柯多萌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认为他“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这话说的就很直白了。严嵩这个人没什么才干,就知道听皇帝的话,进而为自己争取权力,攫取利益。

在他心里,黎民百姓?不过是些草木泥土。江山社稷?这是你老朱家的江山,你都不在乎我替你在乎个什么劲。所以他一切听皇帝,只要是皇帝想的,不管多荒唐可笑,多危害社稷,管他呢做就是了。他认为这样就是“忠君”,临死时候还写诗“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你们爱咋说咋说,反正我严嵩自认一片忠心。

若是严嵩碰到这样的情况,确实不会问。他对皇帝意图当然一猜一个准,默默地就去把事办了。领导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办事准则。

至于徐阶猜没猜出来呢?当然猜出来了,都混到这么高的官职了,谁不是人精?但是徐阶跟严嵩不同,徐阶这个人是相当地谨慎小心。

徐阶前几十年工作生涯可谓十分不易。严嵩父子独揽大权,飞扬跋扈,徐阶本来也想正面刚一下,结果差点刚成了渣。从此他就改变做法,对严氏父子忍气吞声,态度恭顺,还把自己的孙女嫁了过去,结成儿女亲家,成功获得了严氏父子的信任。最终找到了机会一举将严嵩告倒,严世蕃被处死,严嵩被没收财产,穷困凄凉死去。

海瑞就曾经批评徐阶,说他“畏威保位”,“容悦顺从”,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阁老”,骂的也够锋利了。

徐阶多年谨慎惯了,碰到这种领导不明说的情况,一定要问清楚。你说明白了,我再办,别我办完了,你回头一变脸不承认,再说我猜错了。

至于嘉靖,碰到这种非让他把话说清楚的非暴力不背锅下属,也是有点无可奈何了。


国史拾遗


《大明王朝》这部历史神剧绝对是一部良心剧,精品剧,在这部历史剧里面有有许多人许多人都改变了我们以前对一些人一些事的看法,比如严嵩,胡宗宪,还有下面要说的嘉靖和徐阶。


嘉靖皇帝大概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了,他绝对不是以往我们所见的那样一意玄修,不理朝政。嘉靖的聪明在题主所问的这件事情上就体现出来了,嘉靖帝说徐阶“聪明”=说徐阶“你小子真特么损,都算计到我头上了!”。

嘉靖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总是让自己是对的,所以嘉靖一朝每次嘉靖下达旨意都是给一个字让底下人猜,这样的结果是如果这件事做的不对,这个人用错了那么责任就是手下人的,比如严嵩,徐阶之流,要是事情做对了,人用对了那自然是嘉靖的明鉴,当年严嵩在的时候就是这样给嘉靖办事,嘉靖用他也用的顺手。



但徐阶和严嵩不一样,严嵩那么做是为了博得嘉靖皇帝的信任和好感,这样自己就能继续谋福利,徐阶这个人也是个官场老油条,但他愿意实心用事,一改明朝不正之风,所以对于嘉靖皇帝的任命他是一定要问清楚了,从根本上让嘉靖承担责任,所以嘉靖才会说一句“如果严嵩在就不会这么问”,其实是在提醒徐阶好好学严嵩怎么做的,不要让我担责任。


其实在我看来徐阶如此回话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不是严嵩,名声已经臭的不要不要,徐阶是清流领袖,“倒严”第一人,所以他必须考虑到自己做事对自己名声的影响。如果他不问清楚嘉靖,直接大笔一挥让赵贞吉入阁,就坐实了自己擅权、营私的坏名声,深失士林众望,这样他必然要倒向嘉靖,依靠嘉靖才能坐稳首辅的位子。当然也因此会在嘉靖手上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


是阿维啊


刨除嘉靖话语背后的深意,单说这段情节,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

嘉靖这人自负聪明,和臣子说话时,经常不说全,讲一些半遮半掩,云山雾罩的话,让臣子自己去猜。我私心揣测,这是他驾驭臣子和保持自身神秘感的一种手段。但皇帝的个人爱好可能也占了一部分因素……

看官们如果看过《明朝那些事》,应该还记得这两个例子。

嘉靖三十四年,总督张经被免职后,赵文华想让刚当巡抚的胡宗宪顶上。报告递上去之后,有一天,严嵩收到了一张嘉靖写给他的纸条,上面六个字:宪似速,宜如何。

这话乍看上去很好懂:胡宗宪好像提拔得太快了,你认为该怎么办?

赵文华和胡宗宪都是严嵩这边的人,于是严嵩想了一下,决定替胡宗宪说几句好话,幸亏被儿子拦下来了。严世蕃告诉他,这个“宜”并不是“如何”的意思,而是指的是南京户部右侍郎杨宜。所以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胡宗宪好像提拔得太快了,你觉得杨宜这人如何?

领导用商量的语气跟你说话时,未必是真在跟你商量。严嵩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于是立马重写一份奏章,推荐杨宜继任总督。

徐阶也碰到过这种事。

有一回嘉靖也给他递了张小纸条,上写:卿齿与德,何如?

按字面翻译的话,是你(卿)的年龄(齿)和德行相比,怎么样?

一般来说,这么问的意思就是:你的德行实在和你的年龄不相配。换句话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居然是这份德行?

看到皇帝这句话,徐阶当然是大惊失色。好在他也有破译暗语的特殊才能,镇定下来一想,哦,不对,皇上应该没有斥责我的意思。

这个“德”,指的是礼部尚书欧阳德。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和欧阳德谁的年龄更大?——这只是嘉靖跟臣子开的一个恶劣玩笑而已。


北门猿


这是《大明王朝》里的一个片段,虽然由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这一段加的还是特别好的,突显了嘉靖这个人的处事特点。徐阶当时有此问,自然是顺着嘉靖的意思,因为如果不是嘉靖心有所想,也不会这样问徐阶。而之所以会这么问,还在于当时内阁制度出现的一些问题,简单来说嘉靖觉得文臣集团有点结党营私的迹象。

嘉靖被誉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他这种聪明体现在超高的权衡之术,在用人方面,嘉靖十分有分寸。而且嘉靖不是心狠手辣之人,算得上是比较宽厚,当年严嵩犯下如此之罪行,嘉靖也没有选择处死他。所以嘉靖执政期间,明朝迎来了少来的“中兴局面”,嘉靖中兴也是保证了明朝得以延续的基础。

当年明朝经历了明武宗时期的乱政,积弊已久。嘉靖上台之后便玩了一手糖衣炮弹,也就是不动声色的开展了暗中的改革,直接除掉了当时的佞臣钱宁、江彬,彻底整顿了当时混乱的朝纲。此后便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此期间嘉靖甚至解除了海禁,并且以强硬政策改革内阁,避免了内阁影响皇权。

然而天不佑大明,嘉靖在进行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的关键时期,突然向这些势力妥协,原因实在是令人难以了解。有人说嘉靖改革越改越改到了他自己头上,也就是说嘉靖发现这些权臣和世族是自己皇权的保证,不得不终止改革,因为若是继续改下去,估计大明的叛乱就将把自己推翻。嘉靖执政后期,明朝朝政又是一团糟。


小司马迁论史


一句话,出口前你是它的主人,出口后它是你的主人。

嘉靖玩弄帝王心术很有一套,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其余靠你猜。干出成绩,那是圣天子领导有方;弄出大坑,那是手下愚钝,未能领会领导意图。进可攻,退可守,嘉靖可以稳稳立于不败之地。

严嵩、徐阶能混到首辅的位子,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嘉靖打哑谜啥意思,这二位心里跟明镜似的。严大人甘于替领导背黑锅,不会逼着嘉靖把话说透。

徐大人可没有严大人那么高的觉悟,并不打算替领导背大黑锅,所以装傻充愣逼着嘉靖皇帝把话说透,递补赵贞吉明明白白是你同意认可的,出了问题咱俩谁也别想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