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想成为行书大家,必临摹这些经典行书作品,不然只是做梦

明朝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凡欲以书名世者,虽学楷学草,然当以行书为主。”可见行书在书法中的地位。行书是最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书体,不仅在日常书写汉字时应用最多,也是历代书法家最钟爱的一种字体,所以今日书坛也以行书最为流行,行书大展是竞争最激烈,获奖难度最高的展览。

想成为行书大家,必临摹这些经典行书作品,不然只是做梦

行书风格

梳理书法史,行书按其书写风格大致可为六类,但基本是是以二王为宗,各有发展变化。

行书风格分类:

1、二王行书

2、颜体行书

3、苏黄米蔡行书

4、明代之浪漫书风

5、碑派行书

6、简牍及民间书风

想成为行书大家,必临摹这些经典行书作品,不然只是做梦

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二王书风,体态疏朗,用笔劲健,潇散飘逸,典雅蕴藉,代表了晋人的书法审美风尚,成为历史上行书的最高峰。

唐颜真卿向以楷书著称于世,其书法以朴茂丰润、气贯通达、宽博宏大为主要特征,行书自成体系。

宋代是“尚意”书风,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都是直接取法晋唐的,对二王法规又有突破,表现出了一种随心所欲的“逸”,这正是苏黄米蔡“尚意”书风的真正含义。

从行书的结体、用笔灵活,借鉴了篆、隶、楷、草各种书体的结体与用笔,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所以行书易入手,但也不是信马由缰,行书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

行书写不好是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大家。要想写好行书、成为行书大家仅仅学二王是不够的,能临遍史上经典行书作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当为行书大家,立于当今书坛。

想成为行书大家,必临摹这些经典行书作品,不然只是做梦

《行书名品》上下 2018年3月出版

当然学习行书,应当以古代经典法帖为范本,选好与自己笔墨性情相适应的法帖,仔细揣摩,深入研究,“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务必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心手合一”才能“心手双畅”。既能专精一家,也要融合众长,“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行书名品》

《行书名品》甄选书法史上165件经典行书,上自晋朝王羲之下至晚晴赵之谦书法史上书法大家的行书经典作品,囊括了行书的发展轨迹,这套《行书名品》可以相伴终生的经典法帖。

想成为行书大家,必临摹这些经典行书作品,不然只是做梦

《行书名品》(上下册)目录

《行书名品》上册目录(略)

《行书名品》下册目录

南宋·张即之

《杜甫诗卷》

南宋·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题跋》

南宋·陆游

《自作诗卷》

《怀成都十韵诗卷》

南宋·吴琚

《急足帖》

《禀报帖》

《寿父帖》

《观李氏谱牒帖、焦山题名帖》

元·鲜于枢

《麻徵君透光古镜歌》

元·赵孟頫

《前后赤壁赋》

《行书归去来辞卷》

《洛神赋》

《心经》

《止斋记》

《兰亭序》十三跋

元·张雨

《独游龙井方圆庵卷》

元·柯九思

题《唐人临王右军帖》

《上京宫词》

元·康里巎巎 

跋《赵松雪长清静经》

《奉记帖》

元·杨维桢

《竹西草堂记题卷》

《行书诗卷》

跋《张雨自书诗册》

跋《龚开骏骨图卷》

《梦游海棠城记》

《城南唱和诗卷》

《游仙唱和诗》

元·倪瓒

《行楷书淡室诗》

题《虞山林壑图》

《山水书画合璧卷》

《幽涧寒松图》

《容膝斋图》

明·祝允明

《归田赋》《乐志论》

跋《蜀素帖》

《行草书手札》

《洛神赋卷》

明·唐寅

《行书落花诗册》(节选)

《七律四首诗卷》

明·文徵明 

跋《刘中使帖》

《赤壁赋》

明·王宠

《西苑诗》

《章简甫宿山斋二首册》

《雅宜山人诗翰卷》

《访王元肃虞山不值诗卷》

明·徐渭

《女芙馆十咏》

《雨中醉草诗册》

明·董其昌

《乐志论》

《东方朔答客难》

明·张瑞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册》

明·黄道周

《自书诗卷》

明·倪元璐

《书画合璧卷》

《郊行诗册》

清·王铎

《自书石湖等五首诗卷》

《王维五言诗卷》(节选)

《苏侍御颂》

《赠张抱一行书诗卷》

《奉龚孝升书卷》

《行书五言律诗卷》

清·傅山

《丹枫阁记》

清·八大山人

《临兴福寺半截碑》

清·何绍基

《金陵杂述四十绝句》

《山谷题跋语四条屏》

清·赵之谦

《致梦惺札》

《吴镇诗》

想成为行书大家,必临摹这些经典行书作品,不然只是做梦

《行书名品》精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