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时光点点滴滴沁入心脾

流水山荫片片荡人思绪

叹光阴何意

赋万物生机

感史河长记

镌诗画人家

斗转星移瞭望少陵原上

村道檐容印刻山岸水田

古韵大兆文墨储聚英杰

至今长安尚品古村连年

大 兆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古韵大兆 史墨连连

一个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村落

有着它特有的魅力和不散的史韵

改革春风拂过神州大地

推陈出新变换致臻生机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古墨诗文留大兆,千古村庄聚英豪。生成中... ...

01

大兆村概况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大兆村是大兆街道办事处驻地。新雁引公路、新韦鸣公路穿村而过,是长安区大村落之一。该村位于西安市东南15公里处,与大雁塔直线距离11公里,处在历史著名的少陵原地区。设在该村的大兆街道办事处北边接雁塔区曲江街道办和等驾坡街道办,东接长安区鸣犊街道办,南接长安区引镇街道办、王莽街道办,西接长安区杜曲街道办和韦曲街道办。

历史上,以农业、农副业、手工业、商品中转业为主。盛产的优质冬小麦,具有身重、皮薄、出面率高、筋道等特点,还种植玉米、大豆、油菜、甘薯、土豆等。浐河河川平原出产优质北方水稻。大兆村还以产手工艺品草帽著名,曾被评为“陕西特产”,最有名的是大兆东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兆地区由于地势高、光照长、温差大、无污染,出产的旱地无公害西红柿、旱地西瓜和其它瓜果蔬菜品质特别高。出产的西瓜,个头中等、皮薄肉厚,含糖量极高,“大兆西瓜”已经初具品牌效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时的大兆公社大兆村,是长安县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大兆公社乡镇企业(社队企业)曾经在西安地区首屈一指,大兆村有西安市鱼种厂、长安县大兆机制建筑砖厂、长安县大兆造纸厂、长安县大兆丝绸厂等名优企业。2002年以来,经西安市政府、长安区政府批准,设立大兆工业基地。现在建筑材料(建筑砖)制造业和笼养鸡鸡笼制造业发达,绿色鸡蛋产量较大,还有西安市酿造公司紫燕食品分公司、西安滋品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企业。近年,也有一些部队、单位陆续驻入。1999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上升。村经济以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

大兆街道近年交通更加便利,过去有67路公交车(引镇----大差市),现有920路、918路、405路等公交车通住西安市区、长安区政府。境内还有新韦(曲)鸣(犊)公路、新(祝)雁(塔)引公路、西(安)汉(中)、西(安)康(安康)高速、西康铁路等。

晴空碧云处 俯茫茫苍苍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02

大兆村的历史演变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据《陕西金石志》记载,大兆村(大,古音念dai)起源于唐初。当时村名大赵村,后分东、西赵村。明初因村南有汉宣帝许皇后陵,这里是陵墓兆域,故易名大兆村。

按照《皇清重修大兴福寺碑记》等碑志记载,大兆村“汉唐”即有“敕造兴福寺”。据此推断,大兆村起源应该大大早于唐初。大兆村所处位置东望浐河、白鹿原,东南眺鸣犊、汤峪,南接樊川和引镇街道,西连杜曲、韦曲,北依西安城,地势高亢,环境优美,历史上交通便利、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是西安城到引镇、鸣犊乃至镇安、柞水的必经之路。

汉代,大兆村一带有“尚冠里”建制。唐代,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有“延信里”建制。唐代前后至宋元,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还有“杜陵乡”、“南陵乡”、“少陵乡”等建制。据推断,乡制(相当于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大兆村。宋代的《太平寰宇志》中称大兆村为“大赵村”。明代,因大兆村在汉宣帝许皇后少陵的兆域,将“大赵村”改为“大兆村”,并分东西两村;明地方政府还在大兆村设“大兆铺司”,驻大兆村。清代雍正年设“大兆镇”,驻大兆村。清末又设“大兆社”、“大兆仓”,驻大兆镇。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又有一说为1939年5月14日),为避日机轰炸,长安县国民政府(长安县公署)由西安城内的东具门迁至大兆镇、驻在大兆镇最大的寺庙大兴福寺内,从此大兆镇不仅是少陵乡的中心和西安城南重镇,而且成为长安县政治中心,变得要加繁盛。至少清代和民国,大兆镇有5条商业街,农历单日逢集,商贾云集,货通南北、极为紫盛。自建村以来,大兆村从历史上的“杜陵乡”、“南陵乡”、“少陵乡”、“大兆公社”、“大兆乡”等行政建制,到今天的“大兆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中心区从古到今虽然有变化(但都在少陵原地区),但大兆村一直是乡制(相当于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所在。

古时少贤皆留墨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诚使旧貌换新颜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03

大兆村的古今名人

大兆村有柏、权、杜、傅、白、王、郭、蒋、李等姓氏。西村以傳、王姓为主:东村以杜、柏、白姓为主。中村有权、杜等姓。历史上,大兆村还有成(或程)、杨、呼延、王(东村的王家与西村的王家不是一支)等姓,不过现在已经衰落或消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土地改革运动,落户的其他姓氏也有,但人数很少。近代、现代和当代在当地有名或原籍大兆村的人物有:

清末开明大地主杜御基;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时的“刀客”杜汉治;资助过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900)逃到西安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大地主傳四美;北方砖雕工艺的佳作、关中建筑的代表、“城南花房”的主人商人兼地主傳西哲;赤手打死金钱豹并被鸣犊镇嘴头庙供奉的王银;中华民国时期当地著名绅士傅老五(大名不详);开明人士傳继越;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夫人谢葆贞的好友、有名的爱国商人柏世杰;为抗日战争作过贡献的爱国地主柏世礼;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夫人谢葆贞的好友、民族资本家爱国人土柏世文(又叫柏蔚文);当地开明钟士傅光荣;中华民国时被称为长安县“十大粮库”之一的梁志善;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轩黄帝研究专家柏明;国家离休干部、原解放军某师政委、某导弹基地首长、书画家、获“陕西省文化名人”称号的傅英敏;当地有名的商人、大华纱厂股东柏志奎;长安民间“小红拳”的传人、民间拳师柏宽心、柏少生、柏恩喜、杜清奇;雁塔区书画协会主席、书法家、获“陕西省文化名人”等称号的柏小民;前陕西师范大学校长、书记傅功振;武汉大学教授傅功成;多才多艺的农民知识分子杜海亭;农民书法家傅俊杰等。

树置两处 引诗画成双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生态观光 成就翠幕百行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诗词里的古迹散发着墨迹斑斑的余温

历史中的长安踱步着亭台楼阁的转变

引得一首好诗 唱得一曲新意

留得一处村奇 触得一心微懿

看惯了机车鸣笛与高楼林立

走过了山水涟漪与村落缭峪

个中百般滋味

你品、你启、你感、你啭

村村落落 道道留香

勾起你的记忆

内容来源:《长安百村(三)》(张军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长安百村|古韵淘得大兆 显墨气聚英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