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为何写不好书法?董其昌:这几本字帖没学,当然写不好!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专题的第一个篇章《论用笔》已经结束了,本该进入第二个章节《评法书》,但当我翻开上学时的笔记发现还有一条没有讲全,并且这一条至关重要,借着这个机会,把第一篇的最后一个关键词分享给大家——为何写不好书法?

为何写不好书法?董其昌:这几本字帖没学,当然写不好!

——为何写不好书法?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学习书法数月后,发现越往后写的越差,甚至已经不知道怎么下笔了?这个问题并不是只困扰你我,就连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董其昌早年参加科举时,可以说文采飞扬,文章写的一级棒,但最后还是落选了。这就不得不让人困惑:文章写得好还不中举?究其原因:字写得太差。之后,老董痛定思痛,沉下心来开始练字,万历十七年又一次参加会考,他高中了进士,并因书法、文章优秀留京任用。

为何写不好书法?董其昌:这几本字帖没学,当然写不好!

之所以介绍董其昌的这段经历,并不是赞扬他学习刻苦,而是要看看他怎么把字写好的,我们从中学习一些经验。关于老董的这段学习经历,史书上都有记载但并不详细,然而在他所著《画禅室随笔》中对这段有过详细的说明,并且记录了这期间他主要学习的几本字帖,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为何写不好书法?董其昌:这几本字帖没学,当然写不好!

“书楷当以《黄庭》、怀素为宗,不可得则宗《女史箴》。行书以米元章、颜鲁公为宗。草以《十七帖》为宗。”

这便是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记载自己的学书经历,他所学的是谁的书法和哪几本字帖呢?楷书:王羲之《黄庭经》、怀素楷书;行书:米芾行书、颜真卿行书;草书:王羲之《十七帖》。值得一说的就是“不可得则宗《女史箴》”,意思是说:如果《黄庭经》和怀素的楷书没有办法得到学习,可以拿《女史箴》来学。《女史箴》这件书法字帖并不常见,我查了很多资料最后确认——《女史箴》为晋代顾恺之所写,目前有宋拓本传世。不难发现:董其昌在落榜之后,是因为学习了这些书法,而后书艺大进的。

为何写不好书法?董其昌:这几本字帖没学,当然写不好!

有一点值得注意,董其昌在谈楷书学习时,说了三个人有两个都是晋代的,“楷书四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只字未提,恰恰把唐代怀素的楷书拉出来,然而怀素的楷书今天已不得见。至于为何不提及“四家”的楷书,我想也只有董其昌自己能给出答案,反正现在我们可以得知:楷书学习《黄庭经》和《女史箴》是没有错的。

为何写不好书法?董其昌:这几本字帖没学,当然写不好!

参照董其昌的学书经历,我们就可以总结“写不好书法的原因”了:楷书写不好,你是否学习过《黄庭经》或《女史箴》;行书写不好,你是否学习过米芾或颜真卿;草书写不好,你是否学习过《十七帖》。如果这些都没有学习,写不好书法那就是必然的了。有人可能会说:学习书法选帖要因人而异,并非这些字帖就一定适合。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我想几百年前董其昌也没有必要说这些,当然,对此你完全可以持否定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