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历史上北非的柏柏尔人各国,再说说摩尔人

历史上北非的柏柏尔人各国,再说说摩尔人

阿拉伯帝国i的广大版图,图中绿色部分是其早期领土

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不同,北非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

话说从头,622年,几乎与唐帝国建国同时,在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632年阿拉伯帝国建立。阿拉伯帝国,自632年到1258年,共计六百余年,先后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到661年)、倭马亚朝(661年到750年)、阿拔斯朝(750年到1258年)三个历史阶段。帝国极盛时期,其疆域从帕米尔高原到西班牙半岛,地跨三大洲,东起印度河,西到大西洋,面积1340万平方公里。1258年,阿拉伯帝国灭于蒙古人之手,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率军在蒙古第三次西征中,攻占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杀哈里发,灭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同为闪含民族中的闪米特人。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轻骑兵,以其宗教狂热,杀出阿拉伯半岛,四面出击,骑着阿拉伯马与骆驼的阿拉伯骑兵,走位飘忽,杀法骁勇,分别在北线、西线和东线,大肆扩张,连连得手。

首先,在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军队对北线的东罗马帝国和萨删波斯,分别展开进攻,635年,人称“安拉之剑”的阿拉伯大将卡立德·本·瓦利德,进攻东罗马的叙利亚,击败东罗马军队,夺占大马士革,东罗马历史上的著名皇帝希拉克略发出了千古之叹:“美丽的叙利亚,永别了!”从此,叙利亚脱离了基督教徒,永归阿拉伯人之手。

在北线,阿拉伯军队左右开弓,在击败东罗马之后,又向萨删波斯发动猛攻,先是于637年夺取了伊拉克,巴格达成为帝国首都,然后,642年,在卡迭西亚会战中,击败波斯军队,夺占了伊朗。波斯末代皇帝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其中亚领土,于651年在那里去世,他的子孙,前往长安,投奔了唐帝国。波斯人信奉祆(音XIAN,一声)教,即拜火教。1981年,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人支持的阿拉伯人的伊拉克,拍摄了历史巨片《血战卡迭西亚》,意在震慑伊朗,鼓舞士气,中国也引进了此片,由长影厂译制。

东罗马帝国和萨删波斯打了几百年,两败俱伤,最后意想不到地被异军突起的第三股势力阿拉伯帝国摘了桃子。

在西线,阿拉伯人的另一支庞大军队,也获得大胜,于640年,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埃及。

之后,阿拉伯军队又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利比亚,征服了当地的柏柏尔人。

被阿拉伯人征服的西亚、北非的这些地方,其人口都变为阿拉伯人,比如,埃及原住民是科普特人,利比亚原住民是柏柏尔人,最后都变为阿拉伯人。

倭马亚朝建立后,八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帝国又在东线大举扩张,出生于叙利亚的阿拉伯名将屈底波·伊本·穆斯林,于701年到710年的十年间,连续征服了阿富汗和中亚。713年,漠北的后突厥汗国,派出军队前来争夺中亚,他们在中亚召集当地的西突厥各部,聚集了二十万军队,但却被阿拉伯名将屈底波一战击败,西突厥各部投降,后突厥残部逃回漠北,阿拉伯帝国进一步确立了对中亚的统治。此时,距唐帝国灭西突厥汗国只有半个多世纪。

屈底波使得原先信奉佛教与祆教的中亚,改信伊斯兰教,使得中亚地区伊斯兰化,被后世的中亚穆斯林奉为“圣人”。在后世,天山南北的伊斯兰化,乃至伊斯兰东扩到黄河之滨,皆与阿拉伯人使得中亚伊斯兰化有关。

715年,新哈里发继位,他在当皇子时,与屈底波有私人恩怨,即位后,他可不管屈底波曾为国家立下大功,立即找茬要报私仇,那屈底波也不甘俯首就擒,于是起兵造反。但是,此时,新哈里发不再是以前的皇子了,现在他已经掌握了整个国家机器,屈底波饶是名将,离开了国家的支持,嘛也不是,和皇上及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叫板,结局可想而知,很快屈底波就兵败被杀了。其实,屈底波脑子太一根筋了,君不正,臣投外国,他如想活命,其实可以投唐,把中亚献给唐帝国,倒不失为一条活路。或许是他的信仰,使得他从不考虑投奔异教徒吧。

屈底波去世后,唐帝国趁机出兵中亚,中亚各国又归附唐帝国。

此后,在北线,阿拉伯帝国三次进攻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皆被顽强的东罗马人击退。

在西线,阿拉伯帝国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在北非的残余势力,继续向西进军,占领了从突尼斯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也就是说,阿拉伯帝国吞并了整个马格里布。马格里布,阿拉伯语,意为“日落之地”,包括现在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五国六方。阿拉伯人收服了当地的原住民柏柏尔人,使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然后,阿拉伯帝国动用以柏柏尔人为主力的军队,越过海峡,进入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即现在的西班牙,征服了那里的西哥特王国,西班牙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

这个西哥特王国,就是五世纪前后日尔曼人民族大迁徙、在欧洲各地建立的众多日尔曼国家中的一个,这些国家,笑到最后的有三个,其余的,或者是亡于自相残杀,或者是被东罗马帝国所灭。

笑到最后的三个日尔曼人国家是:法兰克人、萨克森人的法兰克王国,后来形成法国、德国、意大利;盎格鲁人、萨克森人、久特人的盎格鲁萨克森王国,后来形成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哥特人的西哥特王国,后来形成西班牙。

征服西哥特王国之后,732年,阿拉伯帝国又向比利牛斯山以北的法兰克王国发动进攻,这一次他们遇到了劲敌,阿拉伯军队被法兰克名将、法兰克宫相铁锤查理击败,从此,阿拉伯帝国与法兰克王国以比利牛斯山为界,此国界即现在西班牙与法国的国界,阿拉伯帝国一个世纪的扩张,就此结束。铁锤查理是法兰克王国莫罗斡朝的宫相,是曹丞相一类的枭雄,他击退穆斯林,捍卫了欧洲,使得欧洲保持了基督教信仰,免于被伊斯兰化,居功至伟。

750年,阿拉伯帝国改朝换代,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推翻倭马亚朝,建立了阿拔斯朝,只统治了亚洲部分。倭马亚家族几乎被斩尽杀绝,只剩一个青年,逃到西班牙,建立了后倭马亚朝,而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和女婿阿里的后裔,在埃及建立了法蒂玛朝。

751年,法兰克王国也改朝换代,铁锤查理的卡洛林家族,取代莫洛斡家族,推翻莫洛斡朝,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朝。和曹丞相的儿子曹丕一样,铁锤查理的儿子矮子丕平,正式完成了改朝换代的步骤,成为卡洛林朝首任国王。800年,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是为历史上著名的查理大帝,查理大帝的帝国,包括现在的法国、德国、意大利。

在751年这一年,东线也发生大事,阿拉伯名将济雅德·伊本·萨里,在中亚击败了唐帝国名将高仙芝。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自顾不暇,永远退出了中亚。此后,吐蕃王国崛起,与阿拉伯帝国争夺中亚,但被击退。

却说那北非柏柏尔人,属于闪含民族,人种与阿拉伯人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柏柏尔人主要生活在北非的马格里布,即,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河和利比亚等国。

北非东部的埃及,其原住民是科普特人,也是闪含民族的一支。

至于摩尔人,则是柏柏尔人与黑人的混血裔,有些摩尔人还混有一些西班牙血缘。最早的摩尔人,是罗马帝国毛里塔尼亚省的黑人。毛里塔尼亚,意思就是摩尔人之国。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奥赛罗》,其中的中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将领奥赛罗,就是摩尔人,因为他肤色黑,娶了白人老婆,心里面总是不自信,疑神疑鬼,最后把白人老婆干掉了,一了百了,终于心里不烦了。

现在的毛里塔尼亚,全国人口几百万,其中主要是摩尔人,其余还有一些黑人。

再解释一下贝都因人,他们是阿拉伯人中的牧民,原在阿拉伯半岛,后随着帝国的扩张,来到北非,生活在沙漠荒野,性喜自由散漫的生活。

当初,阿拉伯帝国对西哥特王国的征服,是由帝国的柏柏尔人将领塔里克·伊本·济雅德率先进行的,阿拉伯名将穆萨·伊本·努塞尔征服了阿尔及利亚的柏柏尔人,塔里克被抓为奴隶,他改信伊斯兰教,参加了阿拉伯军队,屡立战功,节节高升,最后,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之路。

就在屈底波在东线开疆拓土、征服中亚之际,西线也没有闲着,711年,穆萨起兵进攻伊比利亚半岛,他命令塔里克,率领七千柏柏尔人步兵和三百阿拉伯骑兵渡海,作为先头部队,进攻欧洲的西哥特王国。塔里克勇猛善战,带着先头部队,登陆安达卢西亚,不用等主力到达,就于712年灭了西哥特王国。穆萨率领阿拉伯军主力赶到后,仗已经打完了。

塔里克可说是阿拉伯帝国的邓艾,穆萨诬蔑他反叛,将其关押,解送大马士革,后来他在那里去世。

西班牙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帝国派埃米尔(省督)进行统治,省会科尔多瓦,受马格里布总督节制。伊斯兰教从此传遍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只有半岛北部一线之地,由西哥特王国的余部驻守,他们建立了阿斯图里亚王国,保持了基督教的信仰,保留了日后复国的希望。(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