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郡縣制”,“保甲制度”在歷史上,自秦後的每朝每代,基本都有著同一套系統,都是沿襲改制的,各朝代中的名稱或有不同,但性質都是一樣。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劉秉宇莊園

關於清代的“鄉都裡圖”行政劃分,已介紹過桂平,貴縣(貴港),平南,因為在清代,武宣也是併合在潯州府下,所以資料中也有相關的記載,今天也來說說武宣的“鄉都裡圖

武宣,位於廣西中部,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秦代時,即是嶺南桂林郡下設的十二縣之一,中留縣地!這一說法,在今年初的考古發現中,隨著一枚“中溜丞印”的出土,已經是實錘!這就是武宣的“郡縣制”之始。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在封建社會近兩千年的時間裡,武宣的歷史沿革,地方風俗,人文文化等,都和柳州地域有著緊密的關係!直到封建社會最後一朝中,在清雍正八年,才正式歸於潯州府轄!所以,在清代潯州府相關的古籍中,對武宣都有著諸多的記載!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至於在清代,武宣為何會由柳州府轉歸潯州府轄,其實就是因為大藤峽的緣故!(這 已在早前的文章中已經說明,有興趣的讀友可以點擊文章後面的鏈接閱讀!)

而今,武宣也和大藤峽聯繫在一起,因為即將築起的大藤峽水利大壩,攔水淹沒的,主要是大藤峽上游武宣一帶的地域。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清代時,武宣的都裡行政劃分,相對簡單,就是編戶六里,即是:在廂裡、東鄉里、南鄉武賴裡、南鄉古豪裡、西鄉里、北鄉里,其實這也是按東南西北的方位劃分。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但是對於此“六都裡”的區域劃分的具體情況, 缺乏資料,所以也不能一一翻出武宣在這方面的陳年舊事,而民國以後直到現在,武宣縣境內的行政區域歷史沿革都十分清晰了,數十年間,數次改變。

同時,也有部分區域因歷史原因,劃給了相鄰的桂平,金秀,來賓,同樣也有部分相鄰的縣屬區域劃入武宣,但總的來說,被劃出的比劃入的區域多,這方面資料易於查到,在這就不一一細說了。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現在都知道,武宣現在轄7鎮、3鄉,分別是:武宣鎮、桐嶺鎮、通挽鎮、東鄉鎮、三里鎮、二塘鎮、黃茆鎮、祿新鄉、思靈鄉、金雞鄉。對照古藉記載,也可以得出這些鄉鎮在明清時期的“都裡”劃分所在位置的大概情況了。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武宣境內現在各行政區的名稱基本沿用舊稱,以圩場為中心,但也有部分改名或取消,如

黃茆,古藉中記為黃茅通挽,古藉中則記為東莞!而已經劃與象州縣的妙皇,則疑似於古藉當中記載的“廟王”。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也許是口音問題,在流傳過程中,就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古藉編書者的錯誤呢,還是在後世的人有意改變的呢?誰有更權威的古書舊藉呢?歡迎指正一下!

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黃肇熙莊園

這裡是桂平,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我是 。

你還可以在頭條APP裡輸入 ,或 搜索查閱,瞭解你不知道的桂平的歷史,潯州的歷史,以及廣西的歷史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