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育兒專家: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家長只做了一半

文|秘籍君

前幾天在網上偶然刷到了女星狄鶯。據說為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兒子,讓兒子12歲才斷奶,和兒子同睡15年,因為兒子有了生理反應才不得不分開睡。當兒子獨自去美國讀書時,因為太過放肆,總是叫著“要炸了學校,引起警方察覺,最終在住所搜到了槍支彈藥,被鋃鐺入獄。看到這個實例,不由得感嘆慈母多敗兒,兒大不避母,可能斷送的是兒子的一生。

在男女有別的世界裡,還存在兩種特殊的關係,那就是母子和父女。兩者都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不管是母親還是父親都願傾盡一切去愛孩子。但是老祖宗又說了,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很多家長立馬跳出來反駁,如果媽媽避兒子,爸爸避女兒,到時候兒子和媽媽不親近,女兒更是躲著爸爸怎麼辦?這樣想的家長真是誤解了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意思。育兒專家: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家長只做了一半。

育兒專家: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家長只做了一半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指身體上的避,生理上的配合

就算是母子,父母等到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生育特徵發育基本成熟,父母就要學著避開孩子,教保護孩子的隱私。比如孩子3歲後,給兒子洗澡的時候最好交給爸爸,給女兒洗澡的事最好交給媽媽。同時上廁所,換衣服時都要有意識得避開孩子,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見了,家長可以趁機給孩子上一堂性教育課。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更要避免和孩子之間出現情侶間才出現的親密行為,比如親嘴,過度的親吻,摟抱等。如果家長不在意和孩子們之間的界限,就會給孩子性心理帶來巨大的傷害,它不但會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還會破壞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軌跡。

育兒專家: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家長只做了一半

但是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並不是要母子父女之間劃清界限

雖然隨著孩子長大,在生理上需要家長“避嫌”,但對於陪伴和心理來說,實際上孩子長大後更需要異性父母的“不避嫌”,這樣反而對孩子成長更好。國際上很多育兒專家對此也很認可。簡單得說,異性父母不避嫌對孩子來說有明顯的好處:

首先更容易讓孩子敞開心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一般來說爸爸哄女兒開心,媽媽開導兒子。這樣的組合孩子更喜歡,孩子也更容易把心裡的秘密說出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從心理學上分析,這也是異性之間的一種默契。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到了孩子青春期,孩子遇到的一些問題更願意和異性父母交流。所以在孩子的精神需求上,異性父母不用刻意逃避哦。

育兒專家: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家長只做了一半

更有助於養成孩子健全的性格

由於男女思維上的差異,這些差異也體現在了教育孩子上。父親通常比較大氣,勇敢,在教育女兒時會把這些特質傳遞給女兒,女兒也會變得更豁達。而母親喜歡站在女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讓兒子變得細膩,善解人意。所以異性父母的教育和引導,更容易讓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