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為什麼目標定高一點,反而更好實現?

為什麼目標定高一點,反而更好實現?

在設立團隊目標時,許多管理者認為有必要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要足夠高遠,以取得亮眼的成績,也須腳踏實地,兼顧團隊成員的情緒。然而,員工更偏愛容易實現的目標嗎?這一假定無從考證。實際上,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員工認為較高的目標更容易實現——即使事實並非如此,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依然更具吸引力。

在最新發表的論文中,我們通過測試亞馬遜勞務眾包平臺Mechanical Turk的參與者來評估人們如何看待目標,內容涵蓋運動成績、平均學分績點、減重和個人儲蓄水平,主要評估不同級別目標所對應的難度及其吸引力。研究中,我們分別調查了維持現狀型目標和提升型目標,其中前者的目標設定為近期的基本水平,而後者的目標設定分別在不同程度上高於基本水平。

什麼樣的目標看起來難以實現?

在第一項實驗中,我們在亞馬遜勞務眾包平臺上招募了數百名參與者,並將他們分為五組。首先,向第一組成員展示維持現狀的目標,如達到與上學期相同的績點。之後,向其他四個組展示提升型目標,提升的程度從小到大分為四檔。

不出所料,對於提升型目標,參與者認為更高的目標更難實現,而較低的目標相對容易(按照難度1-7打分,兩者的得分分別為4.01與2.82)。但出乎意料的是,參與者認為維持現狀比小有提升更難(評分3.23),且僅比中等程度提升的目標(評分3.49)容易一點點。

為探尋其原因,我們在第二項實驗中要求評估中等提升目標和維持現狀目標的參與者同時註明評分原因。評估中等提升這一目標的小組傾向於關注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以及這個差距並不大,這使得他們對於成功很樂觀。同時,評估維持現狀目標的小組更關注背景,也相對悲觀。

通過這些研究可以看出,相比提升型目標,當人們面對維持現狀型目標時,會對背景更加敏感,而且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尤為如此。可以這樣理解:在判斷目標難度時,我們的大腦首先關注的是目標與基準水平間的

差距大小。從邏輯上來講,差距越大,目標越難以實現。在此之後,我們才會思考背景和環境等因素。但是,當差距不存在時(即維持現狀目標),大腦就會直接進入對環境因素的考量。鑑於偏向消極的人之常情,大腦開始設想各種失敗的原因。因此,若是為了增強員工信心而設定維持現狀的目標,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艱鉅的目標,更高的滿足感

目前為止的實驗中,參與者每次只評估一項目標。但是當我們要求參與者同時評估維持現狀型和適度提高型目標時,結果卻有所不同。

與上述實驗不同,當參與者同時評估這些目標時,他們確實認為適度提高的目標比維持現狀的目標更困難(分別為3.02和2.43)。結合早期的研究,我們推斷參與者注意到目標和基準水平之間的差距,並從邏輯上得出結論,即維持現狀比有所提高更容易。

但是在同一實驗中,當我們詢問參與者自己會選擇兩個目標中的哪一個時,他們再次選擇了適度提升的目標。這一發現適用於所有領域——無論是得到更高的績點,做更多運動,完成更多任務,積累更多儲蓄還是工作更長時間。儘管他們知道實現目標會更難,但相比維持現狀,參與者相信適度提升的目標能夠帶來更大的滿足感。

身為管理者,應當至少選擇適度提高型的團隊目標,而不是維持現狀——尤其是在環境艱難,如經濟蕭條、耗費精力的併購後以及一份重要合同即將簽署的情況下。這種情形下,即使目標難以實現,團隊更容易看到積極的一面,並從實現目標的滿足感獲得驅動力。

Amitava Chattopadhyay,INSEAD葛蘭素史克企業創新講席教授,《新興市場跨國公司:擾亂市場和建立品牌的四種策略》的合著者。Antonios Stamatogiannakis,IE商學院的市場營銷學助理教授。Dipankar Chakravarti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龐普林商學院Sonny Merryman Inc.講席教授。

《哈佛商業評論》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