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商鞅通过变法,让秦国走向了强大,为何秦孝公死后没有实施保护商鞅的措施?

史学达人


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只是个一般的诸侯国,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能龟缩在西边守好自己的国土,经常受到西边的义渠部和东边魏国的侵扰,正是統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民强,为統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侵犯了秦国贵族们的利益,比如其中的奖励军功就是他们最反对;因为过去秦国的军功爵位都是世袭的,他们世世代代享有这些政治经济特权。而商鞅变法后,没有军功的贵族要被剥夺其爵位身份,这严重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而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大开杀戒,甚至出现了一次集体处决上千人的场面,得罪了所有秦国贵族。

秦孝公死后,继位的是太子秦惠文王,以前太子曾违犯新法,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把老师的鼻子给割了;所以大多数人认为秦惠文王是公报私仇才处死商鞅的,实际上秦惠文王是为了让商鞅变法继续在秦国实施下去。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但是却触动了秦国贵族们的利益,秦孝公在位的时候还能压制住他们,但是秦惠文王刚刚继位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些贵族们最恨的人就是商鞅。所以为了能给这些人一个交代,他必须杀掉商鞅,平息他们的怨恨。而杀掉商鞅这些人就没有理由再闹了,秦惠文王便可以继续实行商鞅之法。

商鞅在秦惠文王抓捕之前,曾经逃跑过,但是走到秦国边境时,追兵逼近,他想到一家农户家躲避,但农户主人却说不能帮他,说是因为商君的颁布新法命令,收留不明身份者要连坐,这样会害了全村人的命!商鞅仰天长叹:鞅虽死,新法尚在足矣!默默走向了追兵。


阿辉侃历史


商鞅因为秦孝公的赏识,在秦国实施变法而一举成名。可以说商鞅变法,最受益的就是秦国了。

是商鞅让秦国走向了强大,成为了战国七雄当中最为厉害的一个国家。本来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十分的弱小的。

那时候的魏国就经常欺负秦国,秦孝公受气受够了。因此,他才发布了一个求贤令,然后告知天下人,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只要能够把秦国带向强大的人,他就可以和这个人,共享秦国。

商鞅看到秦孝公的这份求贤令,就到了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和秦孝公一起,把秦国给带向了鼎盛。

按道理说没有商鞅这个人,就没有秦国的强大。

秦国应该把商鞅给视为贵人才对,可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在秦孝公活着的时候,商鞅是安全的,根本就没有人敢动他。但是,到了秦孝公死后,商鞅也倒霉了。

因为他被新继位的国君秦惠文王给五马分尸了。

那么,秦孝公死前真的就没有为保护商鞅采取一些措施吗?

当然没有的了,因为秦孝公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眼里只有自己国家。他在临死前,也是考虑国家的前途。

至于商鞅个人的安危,已经不是秦孝公考虑的问题了。

因为在当时看来,商鞅的存在与否,对秦国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了。即使商鞅不在了,秦国也还是强大的秦国。

毕竟商鞅的变法,已经深入人心了。秦国并不会因为商鞅不在,就会走向衰弱。可以说商鞅这个人,对于秦国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他已经完成了个人的使命了。

因此,秦孝公在不会刻意保护他的。还有就是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得罪了太多的人了。

他得罪当时所有的秦国的贵族,因为他把世袭制度给废除了。更加重要的是,他也得罪了太子。

因此,秦惠文王一上台,他就要把商鞅给处死。当然了秦惠文王处死商鞅,也是迫于贵族的压力。

本来秦惠文王是给了商鞅逃跑的机会的,事实上商鞅也逃掉了。他逃到了魏国,可是,魏国的国君恨死商鞅了。

因为商鞅曾经带着秦国的军队,打败过魏国,让魏国割地赔款了。所以,魏王看到商鞅之后,就把商鞅给送到了秦国。

商鞅被送到了秦惠文王面前,他不得不把商鞅给五马分尸了。事实上商鞅被杀之后,秦国依然是最为强大的。

所以说商鞅的死活和秦国的强弱是没有关系的了。因此,秦孝公也就不可能刻意的制定一些措施来保护商鞅了。


汉史趣闻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但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秦孝公是完全信任商鞅的,也想保护商鞅,怎奈何权力是无情的,新君继位,任何保护措施在新的王权面前都会失效。

商鞅被称为“法圣“

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面临被六国瓜分灭国的西陲小国,一跃成为雄踞西方的泱泱大国。

  •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彻底改变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实力对比,最终一统六国,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国家布局。

变法从来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因为变法意味着原有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

  • 对内,商鞅的变法,极大的触动了秦国老世族的利益,为了阻挠变法,老世族想尽一切办法,竟然鼓动太子赢驷触犯新法。商鞅为维护新法,被迫对太子老师赢虔施以劓刑,从而为商鞅在秦国内部树立了最大的敌人-
    太子嬴驷及太傅赢虔。
  • 对外,强大起来的秦国,迅速对周边国家发起战争,夺回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商鞅也断绝了自己与东方六国的退路。

孝公为保护商鞅也是做了预防工作的,只可惜那些老世族势力也很狡猾,在孝公之时,全都潜伏了起来,等待机会。

孝公去世,嬴驷继位,老世族迅速行动起来,诬告商鞅谋反。企图恢复旧制,恢复老世族的原有利益。

  • 只可惜,秦新君嬴驷与商鞅只有私仇而无国恨。
  • 嬴驷害怕商鞅威胁自己的地位,但是对新法的好处却看的实实在在。
  • 借老世族之力除掉商鞅,再反过来利用商鞅之死除掉老世族,一石双鸟。最终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君临格史


秦国,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地处西部地区,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一直受到中原各国的挤兑、排斥。

秦孝公时期,一纸求贤令改变了秦国的命运。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就是这么一个承诺,吸引天下有志之士纷纷投奔秦国。商鞅,就是其中一个。

商鞅,让秦国从一个不待见的边远小国一跃成为领先东方六国的军事强国。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人的风俗民情,改变了秦国的国家地位。即使商鞅死后,商鞅制定的一系列变法措施依旧在秦国实行。可以说,商鞅成就了秦国。

商鞅对秦国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按照劳苦功高的说法,秦孝公死后,身为最大功臣的商鞅应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却不想,秦惠文王上位不久就车裂商鞅,灭了商鞅满族。一位决定秦国命运的关键人物就这么轻易死了,这就是我们同情商鞅的根源所在。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遭到守旧势力的打击报复是注定的。商鞅变法的核心是耕战,为了服务战争,制定二十级爵,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今后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这种做法直接损害了贵族阶级的利益。也是商鞅会被针对、车裂的原因。

秦孝公在世时,为了秦国的千秋大业,秦孝公将变法事宜全权交给商鞅,无论商鞅的阻力有多大,秦孝公都会为商鞅擦屁股。可以说,秦孝公十分信赖、重用商鞅。因为秦孝公知道,变法想要成功,离不开商鞅,秦国想要强大,更离不开商鞅。所以,秦孝公在一直保着商鞅。


但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秦孝公的目的是改变秦国,使秦国强大,商鞅的作用就是帮助秦孝公,秦国强大,仅此而已。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十分成功,改变了秦国,变法换来的改变让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封建王朝。正是因为太成功,变法已成定局,谁都改变不了,无论商鞅是否存在,变法的路会一直走下去,秦孝公的目的达到了,商鞅的作用也用完了。身为一代帝王,秦孝公有什么理由再去护着商鞅,为商鞅留一条后路呢?

所以,秦孝公根本没有必要为商鞅留一条路。除此之外,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没有守旧势力的打击报复,秦惠文王也不会留着商鞅威胁的自己的王权。


历史百川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孝公在位的时候能震的住商鞅,而商鞅也没有谋反之心!

商鞅主政变法十八年,秦国朝野无不是他提拔的人才,个人对秦国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新即位的秦惠文君对于商鞅这么一个功高震主的大臣,心有忌惮在所难免。更何况商鞅是个外臣,自然更加为秦国王室势力所敌视。加上商鞅行新法,不惜得罪各路权贵,自己树敌无数,被清洗的命运早已注定。赢驷他个人憎恨商鞅,可对于秦国而言,商鞅之法又不得不继续。如果要继续任用商鞅,他可能会陷入巨大的人格分裂之中。而那些被商鞅依法处罚过的秦国贵族,在国内还具有相当大的势力。秦孝公在的时候还能镇得住,自己这么一个少年君主,根基薄弱、无所依仗,如果他们反对自己这个新秦君怕是很难有所作为——甚至命都难保。他必须要争取这些人的支持——至少不能是反对。这些人的条件不外乎是杀商鞅、废新法。废新法当然不可能,能妥协的就是杀商鞅。

其次,他需要给自己立威,在剪除个人威胁的时候也狠狠的警告蠢蠢欲动的贵族势力。谁具有这样的震慑效果?当然是商鞅。

所以只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必死!


野史共享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本来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地处今甘肃、陕西一带,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因而综合国力并不强盛,存在感不高。

但秦国好歹位列战国七雄之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比之宋国、郑国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力排众议支持商鞅推广变法,废除井田制,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军功,严刑峻法,令秦国从此走向了称霸之路,为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主持变法的主人商鞅,最后非但没有被礼遇厚待,还因为叛国罪被处死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是因为功高盖主。历朝历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商鞅在变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秦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百姓们富起来,普通士兵甚至还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啊,这些人对商鞅自然感恩戴德。


一个国家,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底层的穷苦百姓,王公贵族毕竟占少数,而商鞅又通过变法赢得了百姓的拥戴,说句不好听的,当时的百姓或许不知道秦国的国君是谁,但对商鞅的名字绝对如雷贯耳。

而这一切,对于刚登基的秦惠文王而言,可绝非好事,当一个臣子的威望比君主还高的时候,那么之后发生的一切也都是顺水推舟了。

第二,凡事都有两面,商鞅废除井田制推行土地私有,确实极大鼓舞了百姓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令秦国走向了富强。但同样的,他的这一举动侵犯了贵族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生生被人夺走。

因而,虽然底层百姓都拥护商鞅,但在一众贵族阶级眼里,商鞅俨然成了公敌。

更何况,商鞅在变法的过程中,太过激进和咄咄逼人,有一次太子犯了法,他甚至还要拿太子开刀,虽然最终屠刀没有举向太子,但太子的老师却因此倒了霉,结果太子登基了,那么倒霉的那个自然就变成商鞅了。


轻侃古今


可能有过吧

在研究战国时代和秦国崛起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史籍《战国策 》中曾明确记载过秦孝公死前曾想传位于商鞅。

《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

这种在封建宗法制最盛行的时代,秦孝公敢于将王位传位于外人的行为,不仅在现在,在当时都让人难以相信。

或许这就秦孝公对商鞅的一种保护吧,我想更多的是秦孝公将因变法而强大起来的秦国的未来寄托到了商鞅身上。

毕竟商鞅变法之时,侵犯了太多人的利益,树敌太多。

离开了他的保护,又有因新法推行已然与商鞅结怨的太子上位,臣强主弱的情况下。新王与商鞅的矛盾必然十分尖锐。

《史记·秦本纪第五》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贵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

保守势力如果乘次机会反扑的话,到时候不仅商鞅难逃一死,秦孝公穷其一生用尽心血完成的变法必然也因之毁于一旦,秦国或许又回到了被列国欺负的境况,加上变法之后与列国争雄结下的仇恨。没有 了商鞅、没有了新法的秦国必然前途未卜。

当然,因为忠诚,敢于变法的商鞅,却没敢改变王位世袭传承之法。

幸运的是,变法已深入人心,不管保守派多么迫不及待的在秦孝公也死后疯狂的报复商鞅,也都没能废除掉新法。


历史小知


商鞅就是秦国变法工具,变法成功了,商鞅本身反而成了秦国隐患,除掉商鞅反而有利于秦国及其国君。



商鞅变法背景:战国初期,强大的晋国被其三大家臣魏韩赵正式瓜分。这本来对秦国是大好事,可以各个击破。但是没想到晋国分裂出魏国在魏文侯领导下,迅速变法成功,成为中原第一强国。魏文侯采取策略团结三晋,然后向外发展,秦国和中山国不幸成为魏文侯策略最大牺牲品。中山国直接被魏文侯灭国,虽然后来又勉强复国。秦国也被魏文侯派去吴起打的半死,差点亡国,只能龟缩关中部分地区苟延残喘,河西之地几乎被魏国全部占领,要不是其他大国干预,秦国可能早就亡国了。魏文侯死后,魏武王魏惠王改变魏文侯策略,三晋联盟瓦解,三晋内讧给了秦国难得喘息机会。秦国此时就是苟延残喘,中原列国都不把秦国当回事。



秦孝公继位,发誓要把秦国重新强大,恢复秦穆公诸侯地位。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向全天下求贤。而此时卫鞅正在魏国做一个小官。魏国此时已经由魏文侯锐意进取广纳天下英才变为魏惠王的贵族专治,卫鞅郁郁不得志。卫鞅听说秦孝公的求贤令就来到秦国碰碰运气,没想到和秦孝公一见如故,双方在变法图强达成空前一致。卫鞅变法主要就是奖励耕战,加强对老百姓控制,严刑酷法连坐株连,实行郡县制,加强秦君权利,限制削弱秦国贵族老士族特权。



卫鞅变法严重损害秦国老士族利益,他们群起反对,但是在秦孝公对卫鞅强力支持下,反对声音只能在暗地进行。卫鞅变法确实让秦国起死回生,秦国国力大大增强,秦国耕战热情空前高涨。后来秦国趁着魏国中原争霸连续败于齐国,趁机派商鞅带领秦国变法新军打败魏国河西守军收复河西大部分地区。秦孝公为了感谢卫鞅,将卫鞅封在商地,卫鞅从此被成为商鞅。

商鞅变法成功使商鞅成为秦国二号人物,其声望直至秦国国君,但是商鞅也把自己置于死地。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功高盖主,秦国短短时间由积贫积弱弱国一跃成为七雄之一并打败了老霸主魏国,商鞅变法和军事能力居功至伟,但是这也给秦国君主这样感觉商鞅能力太强,留在秦国国内威胁秦君地位,去过商鞅逃到别国定会威胁秦国,所以商鞅必须死对秦国最有利;其次商鞅变法得罪整个秦国老士族利益,商鞅变法实际上就是废除秦国贵族世卿世禄,所有利益要靠他们亲手去取,以甘龙杜挚为首老士族就等着秦孝公一死对商鞅反攻倒算;第三,商鞅为了变法得罪秦国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同时把太子师傅公子虔的鼻子割了,彻底得罪了秦国未来两大主宰;第四,商鞅变法本身就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必死制度,连坐制使谁也不敢收留放走商鞅,后来商鞅逃亡时感叹自己作法自毙;第五,商鞅为了秦国利益,欺骗魏国主帅,用诈力获胜,使得魏国上下对商鞅痛恨远胜于对秦国的狠,商鞅也为自己彻底断了后路。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基于以上原因,杀死商鞅已经是对所有人都好的事,商鞅不出所料被人诬告谋反,商鞅被迫反抗,最后兵败被车裂。商鞅死后,秦惠文王又趁机除掉那些诬告商鞅的人。一石双鸟,秦惠文王干的漂亮,估计秦孝公泉下也有这么聪明儿子感到自豪。


商鞅变法也成为中国历史标本,凡是彻底变法的人无论成败都不得好死,因为变法实在剥夺了太多既得利益者权利。这也是中国读书人千年难题~谋国还是谋身。


大块头看古今


商鞅变法,让一个贫弱的秦国变得国富民强。老百姓人人有地种,人人有衣穿。但商鞅变法对于卫鞅本人有两个致命点。

第一,得罪了秦国世族集团。

在封建社会,世族集团的势力在一个国家里举足轻重。商鞅触动了世族集团的根本利益。地被分给百姓了,也开始纳税了,世族最看重的入仕特权也变成了全民军功制度。所以,世族肯定希望弄死卫鞅。且,世族势力在秦国依然举足轻重。秦孝功一直靠着自己的威望护着卫鞅,护着变法。

第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太优秀了,对于秦国是好事,但对于卫鞅却是灾难。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是法治,一旦成型,上到天子,下到黎民,做任何事情都有法可依,有律可寻。只要按着律法办事,国家必会一直强盛下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变法成功之时,也就是卫鞅无用之日。

结合这两点,对于变法,对于秦国的富强,卫鞅已经无用,可对于赢式江山来说,杀了卫鞅能安世族集团的心,能稳固赢家的江山,也能让变法继续下去。变法成功之后,卫鞅的唯一作用就是为赢氏的统治稳固去献祭了。成型的商鞅变法和卫鞅的命,就是秦孝公送给儿子政治前途的最大礼物。







肖申克的舅爷


商鞅必死,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悲哀,孝公重用了商鞅,是因为他们相互成就,两个人理想一致。改革之难,在于改变思想,思想这个东西,摸不着看不见的,不是用权力可以征服的。商鞅有一套被孝公极其认可的理论,我们甚至愿意相信,商鞅想干的事,不正是孝公想干也不会干的事呢?现在有一个人懂干,又愿干,孝公当然支持了,秦国强大起来了,证明孝公的支持也是对的。但说孝公对改革家没有做到保护措施,这个也要分开看,第一,孝公有公开表态让位商鞅,商鞅没接受而已,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苍白的表态,在家国思想下,孝公让位于他人这种可能性也不高,但除了让位以外,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一个活人呢,甚于大家可以这样去想,当时所有势力,反对的真的是商鞅吗?更确切的说,就是在反对孝公呀,孝公在世人家还有点惧怕,孝公没了,对孝公的代言人那还不往死里弄?话说,商鞅的行为,也确实得罪太多人了,军功制让本身有爵位在身的当权者很不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