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貝勃定律",當心養出"白眼狼"

"貝勒定律"在生活中到處可見。

比如5毛一份的報紙突然漲了1元,那麼你會覺得不可思議,無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元的MP3也漲了1元,甚至10元,你也不會太介意。

有些人總抱怨朋友對自己不如剛認識時那麼好了,其實這也是"貝勒定律"在作怪--------陌生人給你的一點點關懷,你都會感動不已,所以很多愛情總在旅途中發生;而你的親人怎麼寵愛你,你都可能視而不見或者覺得平淡如水。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我們的感覺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會矇騙我們,使我們的眼睛看不到事情的變化,也會加重我們的感受而迷失理性。

"貝勒定律"在咱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在父母和子女身上。

經常在新聞中看到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的新聞,比如長大還依賴父母,榨乾父母的錢財來滿足自己的生活。再比如經常和父母提過分的要求,一旦達不到就拳打腳踢,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都讓人感到很痛心。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在生活中有的父母也覺得自己養的孩子就是一個白眼狼,喂不飽養不熟,一點也不知道體諒一下自己。其實孩子變成白眼狼,和父母從小的教育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的。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那麼是什麼樣的家庭行為會導致孩子的"白眼狼"現象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一些家長的錯誤做法。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貝勃定律",小心養出"白眼狼"

1、 太把孩子當回事兒

孩子的言行是父母日常行為習慣的反映,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處處把孩子"供起來"。有求必應,彷彿是家裡的小皇帝。所以,孩子不會把家長當回事兒。

曾經有個研究機構對美日中的孩子進行"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誰"的調查問卷,在那批接受調查的中國孩子心中。最尊重的人根本不是父母,父親排在最後一名,第十名。

母親更慘!!跌出前10,在第11名。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趙薇曾經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和幾個媽媽交流育兒經,有個媽媽說:"昨天問孩子,以後要不要跟我一起出去玩,孩子說不要。"

趙薇問:"為什麼,他看不上你哪裡?"

媽媽說:"哪都看不上,我在家裡的地位被排到最後。"

趙薇說:"你不能讓一個孩子在家裡的地位這麼高,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

沒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教育孩子時就越困難。

當家長以孩子為中心,孩子自然而然地認為:在這個家庭裡唯他獨尊,他的要求,父母要滿足,父母的要求,他學會了抗拒。

時間久了,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自私冷漠不自知。

所以,別讓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否則,等你老了,就會嚐到自己種的苦果。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2、 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

讓孩子自己學會做家務事,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美

國蒙特梭利基金會理事長Tim Seldin曾這樣評價做家務的重要性:教孩子自己動手做,無論是盥洗、穿衣、準備點心或倒飲料,都能協助孩子邁向獨立之路。孩子在培養相當程度的獨立時,也奠定了受惠一輩子的良好工作習慣、自律自重與責任感。

孩子是家庭的成員,應該盡一份義務。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走向獨立,成功地構築自己的生活,這需要一步一步培養能力,不斷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做家務活兒正是達到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3、 家長不要過度滿足孩子

理學家普遍認為,孩子在一歲前,他們的表達與各方面能力很弱,在這個階段,如何及時滿足一切要求都不過分;一歲到兩歲,仍要滿足孩子的要求,但可適宜地調整或延緩;但從兩歲開始,對孩子們的要求就要開始適度地說"不"了。

一個在家裡要什麼都能輕易得到的孩子,長此以往,會把寵溺當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少獨立自主的精神。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孩子記憶裡沒有達不成的願望,沒有得不到的滿足,會使他從沒有渴望感,更沒有挫折感,他錯誤地認為自己能呼風喚雨,彷彿得到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的孩子,不懂得父母的付出來之不易,學不會感恩。甚至當父母未能滿足他的心願時,產生埋怨、憎恨的心理。

因為家長不給買新款手機,就對家長拳打腳踢,甚至威脅不準進家門的新聞案例屢見不鮮。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背後折射出的,正是童年時代被過度滿足的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童年時代被過度滿足的孩子,長大後總是習以為常地對生活、工作、對身邊所有人事物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而不去考慮如何通過自我約束、提升自我來尋找出路。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見過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缺乏吃苦耐勞的

品質,急功近利,喜歡投機取巧,只想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經不起等待、蟄伏。

不要過度滿足孩子,因為他可以對你無限提要求,但對生活不能。一定的缺失感,才是促使孩子去努力爭取的動力。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適當滿足,不合理的要求拒絕滿足,讓他們適當體會"受挫"感才有助於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孩子的情商教育要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讓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擁有較高的情商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家孩子在3歲前經常看《0-3歲行為習慣繪本》。裡面教會孩子學會相處、分享、承認錯誤、學會幫助、懂禮貌不說謊,講衛生,要堅強。裡面的故事非常貼近生活,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非常有吸引力,一套30本,能讀2年!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最近在陪女兒看一套幼兒情商的啟蒙繪本也很不錯,針對3-7歲的兒童,分享給大家,書中的故事著重培養孩子的內心品質,共10,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家長這3個行為要杜絕,瞭解

這套繪本現在我非常的喜歡,重要的是孩子很喜歡,無論是內容還是圖案都很讓人喜歡,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