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初中常见的修辞和作用是什么?

王铮尧


初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手法

一、

比 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

(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

拟 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

(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三、

排 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2)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4)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

(5)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四、

夸 张

1、定义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2、三个要素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3、典型例句

(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5)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五、

借 代

1、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典型例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旌旗十万斩阎罗。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5)令人捧腹。

六、

对 偶

1、定义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2、表达效果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3、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4)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5)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杯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七、

设 问

1、定义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典型例句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3)学好考古一定要了解地理吗?一定要。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

八、

反 问

1、定义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2、表达效果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3、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3)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4)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5)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会做吗?


LSH若尘


修辞手法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这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论述了…(内容)。


武岳风华


初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有: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

2.分类

(1)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恰似等。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例如: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例如: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孙犁《荷花淀》)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4)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3.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1.概念

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说明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

3.作用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借代

1.概念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特征、标志代本体。即用本体的某种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例如: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鲁迅《药》)

(2)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用名代泛称。即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4)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某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四)夸张

1.概念

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扩大夸张。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缩小夸张。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

(3)超前夸张。指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的夸张形式。例如: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3.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加强联想,以创造意境。

(五)对偶

1.概念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正对。指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反对。指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串对。又叫流水对,指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六)排比

1.概念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句子排比。例如: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2)句子成分的排比。例如: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春》)

3.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七)反复

1.概念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例如: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2)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例如:

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鲁迅《“友邦惊诧”论》)

3.作用

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八)设问

1.概念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一问一答式。例如: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几问一答式。例如:

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3.作用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九)反问

1.概念

一种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反问一般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2.分类

(1)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2)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3.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易混修辞格辨析

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考生在运用时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

二者的不同点是: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比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述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来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此句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

2.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喻本体,重点在“喻”。在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对偶一般有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而排比经常使用同一词语,使句子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之感。对偶以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4.比喻与象征的辨析。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便是这样,比喻与象征也是有区别的

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

在这一段话中,前一问用了设问,后一问又用了反问。





蓉城老师说语文


初中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

教师教育信息化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修辞手法,是初中语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语法知识,中考语文试题中都有涉及修辞手法的考题。

学习、掌握修辞手法有两个用途。

一个是写作文时,为了让语言生动、形象、铿锵有力,要使用修辞手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一个是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对作品的语言特色进行评判时,要运用到修辞知识。

初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如下:

01、比喻。

定义是: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作用是:

A、可以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

B、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C、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类型:

A、明喻。结构为:甲像(好像、仿佛、似等)乙。

B、暗语。结构为:甲是(成为、变成等)乙。

C、借语。结构为:乙。

举例: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02、拟人。

定义是:

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作用是:

A、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B、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

C、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举例: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03、夸张。

定义是:

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用是:

A、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

B、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强烈共鸣。

举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04、排比,

定义是:

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

作用是:

A、使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

B、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举例: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05、对偶。

定义是: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作用是:

A、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举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6、设问。

定义是: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作用是:

A、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引起听者的深思

B、引出下文。

举例: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07、反问。

定义是:

是用肯定或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或肯定的含义。反问是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作用是:

A、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B、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举例: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08、借代。

定义是:

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作用是:

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举例: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09、反复。

定义是

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

作用是:

A、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B、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C、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举例: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0、衬托。

定义是: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作用是:

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举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11、对比。

定义是:

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作用是:

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

举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张旭语文


初中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小智教育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张如超vlog


初中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7.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8.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9.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技巧点评

⑴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

①表示比喻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例举。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表示想象。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⑵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

⑶借喻和借代的不同。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⑷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

答:连用两个“太迟”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春天的盼望已久,因为母亲冬天过得太艰难,可见“我”对母亲的爱!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裤子上的裂缝比作伤疤,把”我“内心的愧疚表现的更强烈!

曲径通幽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育成网络教育


常见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反问、设问、对偶、引用、借代。

作用: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夸张:把事物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排比:增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反复:突出思想、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

反问:增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设问: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对偶:结构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引用:富有文采、具有说服力。

借代:形象鲜明。


王铮尧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r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r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r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r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r

(7)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r

(8)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r

(9)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r

一、比喻\r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r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r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r

二、比拟\r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r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r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r

三、夸张\r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r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r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r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r

四、排比\r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r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r

五、对比\r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r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

六、对偶\r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r

①满招损,谦受益。\r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r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r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r

七、借代\r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r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r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r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r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r

八、反复\r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r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r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r

九、反语\r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