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土木堡之变,明军二十万精锐灰飞烟灭,明军为何不堪一击?

付化东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土木堡之变有很多误解,听萨沙来说。

土木堡参战的兵力,本来说明军50万,瓦剌3万。

其实是胡说八道。

稍微对明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明军早已不可能出动50万部队,连25万也不可能。

甚至京城驻军根本就不可能超过18万,不然无法训练(操场不足),也无法保证军粮长期供应。

而英宗亲征,也不可能将京城的部队全部带走,还需要留下相当一部分驻守,以防备蒙古人从其他方向进攻。

明史专家曾经有过复杂的考证,证明当时英宗率领的明军也就8万多人。

同《李朝实录》原文中:” 七月十七日, 皇帝领兵八万亲征”,大体是吻合的。

相反也先的瓦剌部队却不止3万。当时瓦剌是北元灭亡以后的继承者,雄霸大漠南北,直逼东北和西域。

根据以往蒙古的兵力计算,也先只要联合其他部落,拿出8到10万大军问题不大。

本来蒙古牧民就是全民皆兵。

土木堡也先也没有孤注一掷,所以使用的总兵力大概五六万左右。

由于骑兵可以反复机动,会给人一些误判,认为兵力较多。

《明实录》而言,“也先率部九万乘胜攻京师,不克远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问题来了,谁都知道蒙古骑兵的单兵战斗力强,尤其骑兵进可攻退可守,英宗怎么敢用8万明军步兵对抗五六万骑兵?

一来是军事情报错误,说也先只有一二万人,那么8万明军对付他们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二来是也先很会用兵,连续示弱伪装败退,让英宗不等后续军队甚至辎重赶到,就擅自率兵追击,结果中了埋伏。

客观来说,8万明军,在土木堡这种相对平坦地带,战斗力根本不如五六万蒙古骑兵。

不要说进攻,就算在野外自保尚且有一定难度。

事实上,老辣的鞑靼骑兵在攻击木土堡的时候,首先就切断了明军的水源,导致明军大部不战自溃。

此战擅自在野外决战,又让不懂军事的英宗和王振干涉指挥,几乎等于自我毁灭。

不过,土木堡损失也不是致命的。以大明的国力,区区8万军队的损失还是可以弥补的,不足以伤筋动骨。丢人的是英宗这个草包被野蛮人俘虏,这才是奇耻大辱。

然而,明军调整战略,避开自己的弱点,随后就在北京保卫战中重创瓦剌,损兵折将的也先急忙送回英宗求和。

而也先也是很倒霉的。

传承蒙古人的特点,没事就自己内讧。也先没有嚣张多久,就被部下阿剌知院暗杀。

也先死后,瓦剌各部四分五裂,互相攻打,实力急剧减弱。后分为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等2部。


萨沙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扣边,明英宗率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这次事变堪比靖康之难,对明朝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按理说皇上亲征,又是兵多将广,不至于快速溃败,甚至连明英宗都会没机会逃脱,其实土木堡之变明军的失利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延续多年的政策失误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九边,重兵把守,在长城之北,建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还有诸多卫所,体系完备,互为依靠,形成了稳固的北方防线。可以说此时的游牧部落都无机可趁。但是明成祖朱棣对外政策发生了改变,结交蒙古诸部,裁撤边镇,比如把朵颜三卫送给兀哈良,弃守大宁卫、东胜卫,这一系列措施,减弱了北方防线,更重要的是让朱元璋建立起的整体防御体系,千疮百孔,不能互为奥援,防线一再南移至宣府大同一线。而后来直至正统年间,对瓦剌以抚为主,说白了就是绥靖政策,听之任之,坐看瓦剌壮大,消灭兀哈良等统一蒙古各部,实力大涨,一得一失之间,明军其实已经减少了几分胜算。

二是参战军队战斗力不足

《明史》中记录明英宗率领50万大军远征,但是这个50万的数字,来自于明朝笔记的记载,穷根溯源来看这个数字很存疑。这个数字来最早来自于编撰《英宗实录》的副总裁刘定之,他在自己的著作《否泰录》记载:“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但是我们注意这有个“私属”二字,说明这50万人并非全是士兵,而且后来他在自己在《英宗实录》都没有采用这个数字。亲历土木堡之变的李贤曾回忆“二十万人伤居半,死者三之一”,由此来看,正规军队只有20万人左右,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但是无论怎么看50万都一个不可能的数字,所以明军对战瓦剌并非我们想的数量悬殊,泰山压顶。从军队的战斗力来,这些军队来自于京畿附近的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等三大营和皇上的亲军,这些人就在京畿附近,未经阵仗,未经考验,战斗力和边军相差甚远。在龙虎台驻军时,突然传来一阵鼓声,军队惊慌失措,混乱一片,由此可见大军的素养和士气。面对这种举国大战,从战斗经验、作战素养各方面都经不起考验,又如何取胜。

三是指挥适当,自陷死地

从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开始,军队指挥权集于一个完全不会行军打仗的大太监王振之手,这简直是自掘坟墓。根据历史记载明英宗仓促起兵,准备严重不足,李贤在自己的《古穰杂录》记载出兵“未十日,军士已乏粮矣”,可见是何等仓促。在进军时,侦查不细,盲目出击,结果还没有找到瓦剌主力决战,就得知前线惨败。王振又指挥大军仓促撤退,整体行军,随心所欲,如何能胜。在撤退路线上有没有选择安全的东南线,而为了回老家炫耀一番,选择了东北线。结果惨遭瓦剌大军的伏击。大军军粮不足,还无水源,几十万大军连坚守都做不到,最后一击而溃。

四、边军的怯战畏敌。

土木堡之变时,大家都能看出这是一场攸关生死的国运之战,何况被困的还有当朝皇帝明英宗,但是诡异的是驻有重兵的宣府,既没有出兵夹击瓦剌,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军,坐看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宣府总兵向称敢战之将的杨洪竟然“惊惶无措,闭门不出”,让被围土木堡的明军成为一只无援孤军。可见平日是何等怯战畏敌,最可怕的是明英宗本来的想法估计是汇集京畿重兵,再加上边军的敢战之士,摧枯拉朽,扫灭瓦剌,建立不世功勋。最后才发现京畿的兵根本不会打仗,会打仗的边军竟然不敢打仗,没有谁靠得住。

综上所述,土木堡之变其实是由长期的政策失误、作战准备不足,军队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不足,以及后期的指挥失当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长安西北夜读史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最为屈辱的一次战争,也是明朝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关于土木堡之变众说纷坛,但并非明军不堪一击。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不懂军事的英宗亲征。

2.宦官王振当权。

3.明朝准备不足。

英宗亲征

朱祁镇这个人,实在不怎么样,但说到他的父亲朱瞻基,那可是明朝少有的英明神武的皇帝。明朝在朱瞻基的带领下,走向另一个巅峰。因此他的儿子,也着实想拥有父亲的丰功伟绩。

公元1449年,瓦刺也先由于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率四路兵马挑衅,其中也先更是直逼大同,威胁北京。

朱祁镇时正年轻,一心向往成为父亲那样的英雄,于是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但带兵打仗需要军事才能、战略眼光、睿智的头脑和冷静的分析。

但很显然,朱祁镇都没有。于是他把一切军政大权全权交由王振处理。自己只想出来带个兵,耍耍威风。

而且出于对明朝实力的盲目自信,朱祁镇做梦都没想过这场仗会败,连自己也被搭进去。

王振指挥

王振和魏忠贤不一样,王振多少还是读过书的。纵观王振的一生,正应了那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这位读圣贤书的文化人,自行阉割做了太监。作为英宗的好伙伴,在英宗做皇帝后自然是权力独大。

但偏偏这个文化人既想要权利,还想要留名千古,渴望能够成为杨荣那样的人。

于是在瓦刺进犯的时候,力劝英宗亲征。

但是这个人和英宗一样,也是军事白痴,但王振多少是读过书的。

大军刚到大同时,由于军队准备不充分,随行官员请求英宗返回,王振为稳住军心,让邝埜和王佐跪地至天黑才起;王振看到也先撤退,不做任何思考深入追击,遭遇埋伏慌忙撤军。

撤退的途中,王振想先从家乡经过,光宗耀祖一番,后又改道,结果被也先追上。

兵败。

王振被樊忠所杀,英宗被也先擒获。

明朝准备不足,军心不稳

也先来袭时,英宗两天内召集了20万军队,数字很庞大。

但庞大的背后,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军心不稳。

这些人原本不是同一个部队,没有经过统一的训练,此次出征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随英宗出征更是忧心重重。

严格来讲,率军出征的不是颇具威望的统帅,而是一个皇帝。而这个皇帝除了带来士气的同时,还会带来焦虑。因为士兵并不清楚皇帝的能力如何,前方的战况如何,面对的敌人实力如何。

更糟糕的是,大军刚出发时,就遇暴雨,一路行军至大同,踩死踩伤者无数,军心更加不稳。

让一个酒囊饭袋全权指挥,没有半点信服力,大军首遭败绩时,军队就开始考虑如何逃跑。被围困在土木堡之时,由于缺水,军队更是毫无斗志,看见水源不等下令便跑去哄抢喝水。

这样的军队,拿什么去打胜仗。

此外,土木堡之变的原因还和明朝当时得到的信息有误有关。

明朝上下误以为也先只有2万左右人马,英宗才打算自己亲征的。而在打仗的过程中,也正是以为也先人数较少,才敢盲目追击的。

至于英宗,其实很可怜,刚上位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就被王振坑去打仗了。好不容易被送回来了,可家里也没人要他了。

伙同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当了皇帝之后,又气不过来杀了于谦留下了千古骂名,这一生都是在不干事和干坏事中度过了,临死前废除了殉葬制,还算为自己找回点颜面。

王振就不一样了,当年明月给他的评价是:一个人想做坏事简单,但一辈子只做坏事难。


陌上说历史


土木堡之变可谓是明朝初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整个明朝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当时有很多说法说明军占据绝对优势,结果被瓦剌的军队区区几万人给全灭,最后连皇帝也被瓦刺给抓去了。

对于明朝兵力的说法,有各种判断,最多的一个说法有50万。这恐怕是以讹诈讹,因为如果真的明军兵力有50万之巨,占于绝对优势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失败的。即使真的吃了败仗,明英宗在这么多军队的保护之下也应该能够逃回北京才对。

所以另外有一说明军的总兵力是20万,但是20万也太多了一点,当时北京附近应该总共也没有这么多军队,而且明英宗朱祁镇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全部带走,不可能经常不留一点兵力驻守。而且后来的事实表明,瓦剌的军队在进攻的北京城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说明当时防守京城的军队还是相当多的。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明英宗当时带的总兵力应该是8万左右,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数据。瓦剌军队有也先统帅入关的据历史上所说只有三四万人,总感觉似乎少了一点,就这么一点人他敢入关来,不怕回不去吗。在明朝末年,满清多尔衮看到了占领中原的绝佳机会的时候,也是将所有的军队都带上,兵力有各种说法,但是最少的一个说法也有12万人。而当时明初,明朝的军队战斗力还比较强,所以也先率领入关的军队,肯定不会是个小数目。

因此在也先率领军队和明军作战的土木堡一战中,明朝的军队是8万人,而且也先的军队也不会太少。而且也先设立了蒙古军队是以骑兵为主,在冷兵器时代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明军最后被也先打败,明英宗朱祁镇被抓去也就不稀奇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土木堡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的事变。

瓦剌即漠西蒙古。为入侵明朝,瓦剌在此战前,即整军备战,战备物资充足,将士训练有素,蒙古军尤以骑兵见长。再加上战前数年间,宦官王振私受瓦剌贿赂,卖给瓦剌箭矢等武器,瓦剌军事实力大增。明军败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英宗宠幸的宦官王振专权。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王振怂恿英宗亲征,本想到自己老家显摆一番,后闻报前线战事不利,又恐军士踩踏自己田地,行军路线屡变,将士疲惫。

其二,备战不足。瓦剌分四路大军来袭,明军仓促应战,两天之内,即集中了二十万大军,粮草军备等接济不上。

其三,撒退不及时。前线战事不利,后方粮草短缺,军队士气不振,本应及时撤退,但王振一意孤行,三军惊慌失措,酿成灾难。

其四,指挥失误。由于组织指挥不当,明军一败再败,于1449年8月13日狼狈退到土木堡,而瓦剌军穷追不舍。土木堡无水,后明军移营就水,瓦剌军伏兵四起,明军二十万有三分之一战死,伤者占二分之一,明英宗被俘。


皖北隐士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建立以来的最大危机,二十万明军主力部队被消灭,皇帝朱祁镇被俘,瓦剌部队兵临城下,要不是于谦挺身而出,明帝国也就结束了。为何战斗力很强的明军,在土木堡不堪一击?

(朱祁镇被俘)

1、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

英宗朱祁镇作为当时的最高领导者,偏偏宠信宦官王振,这源自英宗年幼的时候,王振被派往东宫侍奉,所以朱祁镇和王振关系很好。史书记载“王振,蔚州人。少选入内书堂。侍英宗东宫,为局郎。”

(宦官王振)

大多宦官专政都源自于此,而朱祁镇亲政之后,仍宠信王振,并把大权交于王振。这可就是朱祁镇的问题了,王振作恶的责任,当然朱祁镇是要背的。

2、王振指挥失误

王振作为一个宦官,书是读过一些,但让他统兵打仗,就成了笑话。瓦剌兵来袭,防御外敌入侵是必须做的,王振则只会一招,那就是瞎指挥。

大军班师途中,王振建议走紫荆关,又担心军队踩踏庄稼,又改走宣府,这么来回折腾,到了土木堡,被瓦剌军逮个正着。明军疲于奔命状态不佳,于是被瓦剌骑兵一举击溃。

“振初议道紫荆关,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乡稼,复改道宣府。军士纡回奔走,壬戌始次土木。瓦剌兵追至,师大溃。”

3、战前准备不利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物资准备对战争胜败有很大影响。很多重大战事的准备可能数个月、甚至是数年,王振准备时间仅仅几天,二十万军队就这么仓促出征,各种物资、人员准备都有问题,这也是造成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

土木之变离朱元璋称帝不过80年,在成祖、仁宗、宣宗的统治下,大明空前强盛繁荣,其军队的战力也很强悍。土木之变跟士兵的素质无关,而主要原因在于统兵一方。


九鱼亭


土木堡之战,并非明军不堪一击,而在于整个指挥系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1449年7月初,瓦剌太师也先,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其婚约为由,发兵四路攻明,他带领的一路约3、4万人直取大同,到了7月15日大同守军四万余人全军覆没。

警迅传到北京,明廷一片混乱,瓦剌的进攻实质上只是报复性的掠夺行为,只要依托京师数十万的机动部队,严守贬官,坚壁清野,主力伺机而动,战胜瓦剌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大权在握的大太监王振为了炫耀其威势,怂恿23岁的明英宗亲征。

这是世上最坑爹的一次亲征,皇帝懵懵懂懂,掌权的总指挥大太监是个军盲。王振出兵的目的,并不是要跟瓦剌主力决战,而是抱着带着一大票军队到边关“吓退”敌人的想法,走一圈就回来,更多的是去耀武扬威的。

7月15日下令集结军队,号称50万的大军完全没有后勤准备,出发前两天,才给每个官兵发了1两白银及衣物、炒麦等物资,而为了携运物资,。给每三个人配备了1头毛驴,队伍中人驴掺杂,混乱不堪,有见过正兵还要兼辎重兵的活计么?

明军在风雨交加中就这样出发了,大军完全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然后半个月后,也就是8月1日,大军在饥肠辘辘之中赶到了大同,然而没有看到一个瓦剌人的影子。

那么,也先去干啥了呢?

也先早就探知了明军主力动向,隐蔽埋伏在了塞外,纵明军骄兵,以寻找最佳作战时机。本来王振打算继续北进炫耀一番,但镇守大同的他的亲信太监郭敬密报了大同之战的惨烈,加上这时候又风雨不断,于是王振决定撤军回京。

主帅没有战斗意志,或者说完全没有想作战的心思,而军队没有充足后勤,行军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这样的军队你告诉我怎么打胜仗呢。

事实上,这次出征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大致上明军顺利回师,然后等于什么也没干,纯粹到大同边关绕了一圈,问题也不大。

但偏偏王振又要开始作妖了。

从大同回北京,有两条路线,一条经河北易线紫荆关,一条经宣府。紫荆关这一条路途略远,但比较容易避开瓦剌的追兵,也不会被埋伏,相对比较安全。王振毫无意外地选择了这一条回京路线。

选这条路线,除了安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打算让英宗到其家乡山西蔚州炫耀一下。可当大军行进40里的时候,王振一想不对呀,军队路过回踩坏家乡的庄稼,便下令全军折返北上,改道宣府。

这样一来,就使得部队拐了一个大弯,可军队行军是能随意挂弯掉头的么?这就轻易将明军的侧背暴露在了瓦剌军的攻击之下,而且道路比较崎岖,军队还带着辎重,更是容易被攻击。

也先很快就得知了明军的动向,8月13日,也先首先攻击了,明军后军吴克忠部,吴克忠匆忙交战,不久全军覆没,英宗得知后,派成国公朱勇率4万军队迎敌,朱勇有勇无谋,行至河北新保安西北40里的鹞儿岭时,遭到瓦剌军埋伏,又是全军覆没。

第二日,惊恐万状,又饥又渴的明军退到了终结他们的地方——土木堡。这里距离怀来城只有20里,如果明军进城,至少也不会全军覆没,然而在作妖路上一路走到底的王振,因为它的千余辆辎重车没跟上进入怀来,于是就造成了几十万大军在旷野就地露营的局面。

土木堡是当时宣府通向居庸关的重要驿站,位于狼山西边,周围百丽范围内,群峰耸立,地势很高,明军掘地2丈无水,堡南15里的一条河是唯一的水源,然而已经被瓦剌军所控制,数十万明军断水,军心大乱。

一个人到底能够坚持多久不喝水,但笔者想来超过2天,对于士兵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当明军断水2天后的15日,也先遣使前往明营讲和,兵使军队后撤,实际上是为了麻痹明军,双方还拟定了讲和的诏书,王振以为议和将成,便匆忙下令拔营,前往堡南的河里取水,一时间,明军人人争先恐后,阵势大乱,队伍南移不到三四里,瓦剌骑兵四面围攻而来,指挥系统完全瘫痪,明军惊恐,人人争先逃命,都没有任何激战,全军大溃,最终死伤数十万,随军明廷勋贵大臣死于乱军之中。

明军跟瓦剌真的对阵了么?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没有。纯粹的是瞎指挥之后军心大乱不说,关键时刻还以为瓦剌退军,放松了戒备,直接被切割。


江畔初见月


土木堡之变,明军之所以全军覆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是最主要的:

1、皇帝昏庸,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将几十万军队指挥权都交给了他,王振作为实际统帅,为人虚荣傲慢又不懂军事,一路各种骚操作送人头,不输才怪;

2、战前准备不充分,必要的敌情侦查几乎没有(摊上两个活宝,有也没用);战争物资准备不充分,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全面的战争规划几乎没有,几十万大军中途集体改道自驾游(王振带着大军回山西老家装逼);

3、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相互倾轧,一把手(明英宗)和二把手(王振)一路花式作死,文武百官不作为,放任情况恶化;

4、由于皇帝胡搞,全军上下缺乏警惕,都以为是陪皇帝出来遛弯的,临战意识单薄,明军相当于两头猪带着一群狼狗;也先本人是一代枭雄,率领的瓦剌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更强,完全是狮子带领着狼群;两者相遇,结果一目了然。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Duke1804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土木堡之变也叫土木之变、土木之祸,是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时在土木堡兵败被俘的事变。

在土木堡之变中,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的瓦剌军队只有5万人,只有明军的四分之一,但结果却是明朝大军大败亏输,土崩瓦解,文臣武将死者无数,自明成祖朱棣遗留下来的明军精锐也损失殆尽。明朝几十万精锐,为什么就打不过区区几万蒙古骑兵呢?试总结几点原因如下:

一、土木堡之变失败的最大主因就是明英宗御驾亲征的无脑之举

关于明朝与瓦剌为什么会发生土木堡之战咱们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书籍和网络。就说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镇时年也就二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加上对他管束甚严的祖母和一干老臣相继离世,正憋着一股劲要大展拳脚。正好北方鞑子闹事,因为对明朝的赏赐不满,瓦剌实权派人物也先兴兵四路骚扰明朝北方边境,朱祁镇一看,这还了得,鞑子如此放肆,必须严惩,而且还要亲自去惩罚。

其实,朱祁镇之所以决定御驾亲征,一是为了效仿自己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二则也是为了炫耀大明国力,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不弱于乃父甚至明初几位帝王。当时明英宗宠信的宦官王振摸透了明英宗的心意,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就力劝明英宗御驾亲征,

明英宗的想法是好的:总想着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还不是反手可灭,却忽视了当时当时朝政及军队暴露出来的一系列弊端。

最主要一点是你放着坚城不守,非要劳师远征去跟蒙古骑兵拼野战,放弃地利,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派一大将即可解决的事情非要搞到御驾亲征这么隆重,可以说明英宗朱祁镇不搞什么御驾亲征也就没有土木之变这档子事了。关于这一点明朝的有识之士不是看不出来,事实上,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都曾“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群臣上疏劝谏皇帝不可轻出京城,但是当时的明英宗已经是头脑发热,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让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监国,然后和王振率20万大军(号称50万)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二、在军事指挥上失误连连

再来看一下土木事变中明军的战术指挥,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大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且大雨连绵,后方粮草供应也出了问题,于是明英宗就有心撤军,而王振为了照顾无功而返的皇帝的面子,就建议绕道自己的老家蔚州,让皇帝跟着自己一起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更加光宗耀祖?而明英宗为了体恤王振给他个露脸的机会就同意了,结果王振又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踩坏庄稼又建议原路返回,这一来一去就耽误了最佳的撤退时间。

等明军撤到怀来附近,因为后方辎重没有赶上,王振就命令军队就地等候,结果被瓦剌的大军追上,并将皇帝等人围困在长城之外的土木堡。


兵部尚书邝埜是懂军事的,曾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策万全,但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王振就是不准。土木堡虽然可以据陷而守,但是因为地势太高,挖井二丈都见不到水,明军将士饥渴难耐。土木堡以南十五里处倒是有河,却被瓦剌军占据。

也先了解了明军的缺水状况之后就设计先遣使诈和,然后主动撤离,麻痹明军。明军不疑有诈,王振下令移营就水,而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将士纷纷奔向河边,乱成一团。正当此时,瓦剌伏兵四起,向明军发起突袭,结果仓促应战的明军被打得大败,二十余万大军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可以说明军在行军路线、临敌指挥上的失误是明军战败的直接原因。

三、兵备废弛、缺额严重的明军战斗力不敌蒙古骑兵,在野战中更是处于劣势

明英宗时,明朝军队的兵员缺额就很严重了。据五军都督府所报,当时京师的77个卫所,理应驻军253800人,但除了屯田和守城的军队外,竟然有116400人被工部当成劳动力使唤。仅有56000人还作为常备军在大营里训练;原本应该有18万人编制的京营,缺额达到三分之二。

明英宗御驾亲征时带领的明军主力就是京营军的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这三大营。其中五军营应该有10万人,神机营应有7万5千人,加上人数不多的三千营,实际兵力应达到18万人,然而因为兵员缺额严重,实际出征时京营只有13万人左右。


再说明军的战斗力。在明军撤退的过程中,明英宗曾命令三路大军分别迎击也先的追兵,结果就是也先以三万骑兵先败同是蒙古人、久经战阵的老将恭顺侯吴克忠,再败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率领的5万明军精锐。话说朱勇是京营中最受倚重的将领,还参与过明成祖的北伐,结果在鹞儿岭“中伏死,所帅五万骑皆没”。(《明史》)

至此,也先仅凭自己的3万骑兵,就消灭了明朝的几支大规模的精锐部队。可以说步骑结合的明军在野战中战斗力是远远不如弓马娴熟的蒙古骑兵的。

综上所言,土木堡明军战败可以说在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时就已经注定了,放弃坚城不守,天子轻出国门,胜则是应该,败则是丧失大国尊严,后果严重。而明军在行军撤退时的无脑之举,加上临敌指挥上的缺乏判断是明军失败的直接原因。


柚子爱历史


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并且被俘的事变。

双方兵力悬殊,明朝精锐二十万(也有说25万)由皇帝率领御驾亲征却被瓦剌几万兵马打得大败,死伤过半,明英宗被俘,至今想来仍然愤慨不已,朱祁镇被俘是活该,几十万将士死得才叫冤。究其原因,无外乎宦官专权,外行指挥内行。

1、指挥不当。由于朱祁镇的无脑宠信,出征时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宦官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行军路线随意变更,先是在大同闻前方惨败,未交锋就惊慌撤退,撤退时本欲使英宗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再次改变行军路线,导致士兵疲惫不堪。最终在宣府被瓦剌大队追兵追上,明军3万骑兵损失殆尽。剩余军队仓皇逃到土木堡。

2、防守位置选择错误。到土木堡是明军还有二十余万士兵,如果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修整一番,其实还有可战之力。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以居庸关为凭,但王振不准,坚持选择了土木堡。土木堡缺水,挖井两丈深都不见水,根本不是能守住的地方。土木堡往南十五里处有河,掌握在瓦剌军手中,瓦剌军队先是包围了土木堡,然后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麻痹明军。明英宗不疑有诈,王振下令移营就水,明军移营过程中,瓦剌军伏兵四起,仓促应战的明军大败,死伤过半。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大军出征,皇帝派个太监监军,最后惨败的案例,那么多的教训朱祁镇没有吸取,反而更离谱的直接让宦官王振掌军,堂而皇之将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交到一个不学无术的太监手上,导致十几万儿郎战死,真正是罪大恶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