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这3种方法“改变”他的行为

有些时候不得不感叹,时代的变快好快,不管是生活物质上,还是人类的进步上,可能我们有些时候感受不到,

但经过5年10年之后回首一看,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么多年变化这么多,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了。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证明人类的进步从未停止过。但也随之而来也有一种负面的情绪,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从出生开始就能明显的看出来,比起咱们小的时候简直聪明了不止一点,这一对比咱们小时候就像傻瓜一样。

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这3种方法“改变”他的行为

但是随着现在孩子越来越聪明,爱慕虚荣、喜欢攀比的状况也多了,而且也更提早了,现在的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喜欢相互攀比了,谁家有钱,谁家的车好这他都知道。

比如,谁家父母每天开车来接送上学、哪个小朋友穿的什么名牌、谁家的车更好、谁家的房子更大、谁家的父母更有钱等等这些。

有时候父母看到孩子这样去与人攀比,真的会感到“心寒”,一方面是感到孩子为什么这么小就知道攀比。另一方面父母可能会感到“害怕”,这么小就攀比,以后怎么办?

而自己却毫不知情孩子在哪里学来的,自己也没有办法去应对。所以,我在这里总结了几点供各位父母参考。

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这3种方法“改变”他的行为

不要放纵孩子消费欲

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就把孩子当作了掌上明珠,疼爱的不得了,我曾经看到一个母亲,孩子手破了一点点,就抱着心疼的不得了,心疼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只会让孩子养成娇惯的行为。

还有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上,根本不知道控制,孩子要什么“买”,孩子缺什么“买最好的”,简直是有求必应,你的这种做法孩子还能好得了?有些人还美名其约“苦了谁不能苦孩子”,你这不是苦孩子,这是“坑”孩子。

更有一些父母的做法更气人,甚至总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正是父母的这份爱慕虚荣、攀比心理潜移默化的教会了孩子。

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这3种方法“改变”他的行为

告诉孩子节俭是美德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上学了以后,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这时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行为就出现了,谁的零花钱更多,谁的钱越多,谁的威信就高。

然后就开始大手大脚乱花钱,并且以这为荣,最后使得钱更多的那位同学的威信,要比其他人更高,然后其他同学就会回家想方设法的在父母那里拿钱。

而且,许多家里条件好的父母也放任这种行为,有求必应,根本不限制孩子的花钱。更有父母给孩子身穿一身名牌,认为这样才体面,这样孩子走出去父母的脸上才有光,我想说对于一个孩子,名牌不名牌难道真的很重要吗?

这种教育的思想只会助长孩子的爱慕虚荣、摆阔气意识。

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这3种方法“改变”他的行为

改变孩子攀比的追求“点”

孩子的攀比心理,也从侧面反应了他内心中有与人竞争的意识,想超过别人,想比别人更好。所以,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这种竞争意识,改变他的比吃穿、比消费、比条件的想法。

比如,当孩子回家后与你说哪个同学买了一件名牌衣服,而他也想要时,你可以告诉他,名牌的衣服虽然贵,但是不一定好看。

然后从穿着的搭配,与舒适度来改变他的追求“点”,让他意识到名牌只是贵而已,并没有比其它衣服好在哪里。

或者,当孩子回家与你拿钱时,你可以问他需要钱买什么,如果他是为了与同学攀比,而且是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要让他知道买回来也没用,这是浪费钱的做法,这些钱可以留着给他买对于他更需要的东西,这样就能很好的改变孩子的攀比追求“点”。

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这3种方法“改变”他的行为

还有,作为父母你不能够虚荣攀比,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的影响着孩子,他会与你学习。

如果,你在与人聊天时,谈论的都是一些攀比话题,肆无忌惮的说着与谁谁的贫富差距等等这些话题,孩子听到了虽然不会说出来,但是他会全部的记在脑中,当他下一次与同学交流时,也会套用你说话的“模板”与思维。

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嫌贫爱富,或者做一些对孩子没有正面影响的事情,这些都是没意义的。

我们要时刻的约束自己,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只有这样他才会成为一个不攀比、不爱慕虚荣的孩子。



大家好,我是奶妈说成长,多次获得青云计划奖励,并且专注于0-15岁孩子成长方面的诸多困扰、难题,有这方面疑惑的家长,可以关注我或者给我留言,我看到会为您解答,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