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安全環保法治化,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

——《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29日

學習札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科技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把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作為新時期促進農產品穩定增產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這在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只有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才能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只有加快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農業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堅持農科教、產學研相結合,才能為農業插上有力的翅膀、牢靠的翅膀,保證農業飛得高、飛得快、飛得遠。

我們要重點支持生物種業、生物藥物、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飼料、新一代農業設施與信息設備等關鍵技術研發,進一步加快發展精準化農業信息技術,加強全程農業機械化及標準化技術研發;其次,隨著資源緊缺與消耗的挑戰不斷加大,更加需要加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節水農業、中低產田改良、農田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關鍵技術創新。

作為農業科研人員,我們要承擔起發展我國農業科技的歷史重任。一方面要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加強國內外科研協作,推進前沿技術研究,突破農業技術瓶頸;另一方面,也需要進行農業科技宏觀戰略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產業支撐能力。

——李家洋

李家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植物生長髮育與代謝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融會貫通

“十三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指出,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科技創新水平是最重要的制約和影響因素。只有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才能不斷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領域在於實現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和生產經營信息化。農業技術集成化能明顯提高土地的產出率、資源的利用率,機械化能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生產經營信息化既可以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和機械化,也能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

現階段,要想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僅僅依靠單一技術的進步是不夠的,必須整合科技資源,選擇對農業發展關聯度大和帶動性強的多項農業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在關鍵環節展開技術研發工作,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真正解放農民的雙手,提高勞動效率;在政策服務、生產經營以及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現代信息技術,同時注重信息應用技術培訓,從而提升農業從業者的信息技術水平。

(本報記者胡珉琦整理)

《中國科學報》(2018-05-16 第1版 要聞)

相關閱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是創新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科技創新的“三個把握”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科技發展要採取“非對稱”趕超戰略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