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玉米割苗增产的方法是真的吗?

被人均五万的农民


你得问,割苗机器好卖么?这些年忽悠老农民的各种高产栽培技术、各种高产品种、各种神奇般营养药、叶面肥多了去了,普遍套路只有一个,那就是狂轰乱炸式的广告,以及带有预谋性质的口耳相传,因为农村人少有没有啥新鲜事儿,以讹传讹,明明这头还没有用呢。



那头就给你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差一点把瘸子都忽悠嗫了,广告的当时从当年的农村墙体广告、树空挂条幅、一帮街里的老娘们小媳妇儿的下来发传单,一口一个大哥的叫着,一会儿就忽悠蒙圈了,也有弄个场地支个大棚唱个二人转什么的,好家伙凑了一帮看热闹的,然后中间穿插着做做软广告,美其名曰看着农民朋友种地不容易,下乡免费做服务来的,并且就是不说是来卖农药的,明明是忽悠老农民兜里的钱,就是非得说的大义凛然,新潮澎湃的。。。


不论是这个什么玉米割苗机,还是什么拌种子的什么生物菌肥,还是什么神器营养药,特效肥料等,普遍有个特点就是价钱普遍价钱不低,但是绝对能让农民接受的价位,并且还有个特点买一送二,买三送四,买了什么割苗机很有可能送点什么种子,比如说买一定数额的神奇肥料送点什么桌椅板凳厨房用具什么的,老农民用心里衡量一下给了这么多东西也不亏啥,但是你仔细想想一个两行的玉米割苗机要7-8000块钱,你看看那机器的结构配置能值七八千块钱么?


想起大约在90年代各种高产技术,比如说大垄双行、纸桶育苗、垅三耕作等,多多少少有点增产的意思,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得不偿失,增收那点产量都不如投入的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明年继续,说不定又出了什么幺蛾子,继续忽悠农民,农民继续被忽悠,周而复始,不亦乐乎。所谓用之前夸的天花乱坠,收获后或鸦鹊无声或骂天骂地说又被坑骗,声泪俱下嫣然是一个凄惨的受害者。。。

一个简单的割苗机割苗使玉米增产多少多少,一个神奇生物菌肥增产多少多少,一个又多肽、多核、多辐射太空、纳米等,要不就是跟什么美国哪个大学合作,多少年老专家,什么从西藏藏药中提取的,神乎其神,又能增产多少多少。。。当年我在做玉米试验时候遇到一个卖有机无机肥的,说的神乎其神,近距离对话,吐沫星子飞到我脸上好几次,一顿洗脑,当时咨询他不用化肥直接用他的有机肥行不行。。。这是遇到我这么一个做农业的一看不行,跑掉了,如果当时遇到的是一个渴望在通过土地改变命运的农民呢???



看到此题目有感而发,不评论此机器的好坏,自有公论,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异想天开,农业毕竟是农业,一个产值低、周期长、风险大、靠天吃饭的行业。。。


种业三国


首先声明我是农民,对于玉米割苗能不能增产的话题,只能从农民的角度来回答。回答问题前,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在几年前,我有块单独的地块儿的高有二十多公分高的玉米苗,曾经遭到了羊群的几乎是毁灭性的啃食践踏。当时气的我是暴跳如雷,恨不得把整个羊群都给他灭掉。可是恨归恨心痛归心痛,羊毕竟是个智障人放的,只能数落了羊主一顿也就作罢了。虽然羊主也口头答应秋后赔偿点儿,但都知道,那只是敷衍了事,哪有真正赔偿的。可谁知没过几天玉米苗竟然奇迹再现,长的更壮了。跟别人一说,村里的老年人都说,小苗让羊祸害一次不但没关系,反而会更发旺,至于产量增不增加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根据专家的介绍,再结合老农的经验可以看出,割苗增产应该有道理。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浮云亦雨1


玉米割苗后,能够增加产量?你见过吗?在我国是否能够推广?

说是玉米长刚生长出不久后把玉米苗隔断,让它重新发芽生长。可以提高产量。我们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没听过故意把苗割断还能增产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玉米隔苗技术?

据1976年美国《作物与土壤》杂志第3期报道:明尼苏达大学科技人员试验生育期短的杂交玉米,当长到五片叶的时候,切去植株,产量可大幅提高,三年平均增产48%。 这是美国的报到通俗的讲就 是指玉米在生长到5-6片叶的时候,利用电动机械带动割片,将玉米苗割至1片叶-2片叶之间,使玉米整体齐高,促进养分回流,利于根系发达,再突击长茎叶,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理论从这了那么有什么证据证明它可以增产呢?那我们再看一下他的实验。

2018年5月4日,我在山西省原平市大牛店镇上阳武村,种植玉米500亩。地形谷地,沙壤土,水浇地,密植5300株/亩,实际亩出苗4800株。

其中选择连片400亩,于2018年5月29号-30号进行割苗作业。早8点开始作业,中午1点左右就冒出来指头肚点的芽,(见上图)晚6点新芽就有半公分长。3天后植株生长,超出割口约5公分。

割苗28天后,追肥。见图

9月31号开始收割,到10月9号结束,全部垛在空场地晾晒。

12月23号全部销售,总玉米粒重711200斤,合1778斤/亩,销售价格0.85元/斤。

对比,剩余未割苗玉米100亩全部销售后,总粒重16500斤,均1650斤/亩。

割苗比不割苗相对增产7.8%

400亩割过苗的和100亩未割苗的,在种子、施肥、管理上都是一样的。对照增产量为1778-1650=128斤/亩。亩增收128斤/亩X0.85元/斤=108.8元/亩。割苗费用20元/亩,实际亩差108.8-20=80.8元/亩。总增收80.8元/亩X400亩=32320元。


梦农人


关于玉米割苗能不能增产的问题,有朋友认为割苗不可行,有朋友认为可以值得试试,也有朋友说春玉米可以,夏玉米不能,总之,对于玉米割苗不同的朋友看法是不同的。

大家搜索玉米割苗,查看相关搜索,第一个结果就是“玉米割苗技术骗局”,说明搜索这个关键词的朋友有不少,不少农户们对于割苗,也是处于观望的态度。

小帮手记得有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玉米割苗技术真的能增产(20%以上),为什么还未大面积的推广呢?按理说,这样的高产技术,农业部门应该大肆推广和宣传,但实际上,目前还没有权威部门说让农民朋友去割苗,这样的话,就说明该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另外一位朋友说了这样一种情况:前几年,他家的玉米出苗后不久被羊啃了一大片,过了一段时间,慢慢的也长起来了,到了收获的时候,结的玉米棒也还不错,有没有增产没特别在意,减产应该不是很严重或者说没有减产,说完这个事之后,下面立即有朋友回应他,羊吃的和割苗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针对玉米割苗能增产的言论是否可信,小帮手个人看法,建议农户们谨慎为主,有下面3点需注意:

1、夏玉米种植区域不建议割苗,一是生育期不充裕,二是天气因素。

2、春玉米种植区域也并不是所有的地块都能割苗,如果田间墒情不好,过于干旱,割苗后估计会很快死亡,再者,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裸露的伤口,很容易感染一些病害。

3、如果想试试的朋友,土壤肥沃、墒情好,当地气候适宜的地块,建议小面积先试试,不要多,地边试一部分,地中间试一部分,查看生育过程中的长势情况以及最终产量和未割苗进行对比。


农民的小帮手


玉米割苗在我们这里是很普遍的,好多老乡都会在玉米进入成熟阶段把底部还是青色的叶子割下来,割下来的叶子有很多用处可以做青饲料喂猪,可以喂鱼。

玉米割苗技术能增产是否可信?

其实割掉多余的玉米苗对玉米提高产量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但是还是需要注意玉米苗不能割得过早,一般是在收割前十天左右割苗。玉米苗的作用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对养分的需求,再把养分传给玉米,循环运转。如果割苗过早就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割苗只割下面部分的苗,苞米上面部分就不能割。这部分叶子还需要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玉米完全成熟。



割苗又和哪些因素有关?

割苗后的玉米间隔距离变大,增强透光通风能力,能降低虫害的发生。增强对玉米抗倒伏能力。

割掉底部的叶子能降低叶子对养分的需求,促使根茎把养分传送到玉米棒子上,增加玉米粒的饱满度。



割掉底部的叶子对收割时也是有好处,像我们这里,收割玉米是用手工一个个剥壳,不像平原地区用机械。割掉底部叶子能更快的剥玉米,并且没有叶子遮挡视线,割脸和手了。而割回去的叶子还有其它的用处,比如说喂猪,喂鱼都可以。


如沐春花


玉米割苗能不能增产?打开百度看到了很多宣传,基本都是一个故事,某某某割苗增产了,并且言之凿凿有确凿的证据。尤其是苏宝健还有河北农大搞的玉米苗期长到5-6个可见叶后,把玉米苗从第一个可见叶以上割掉,说能实现抗旱,抗倒伏,减少病虫害,减少秃尖,减少分蘖,穗位降低,增加穗粒数,亩穗数,从而实现增产的目标。那我想问一下、既然割苗可以增产、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在全国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呢?另外玉米割苗增产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仔细去推敲他们提出的很多优点、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玉米的病虫害不是割掉叶片后就不会生了,它的发生与品种抗性、气候、水肥、密度都有很大关系,相反你割了后大面积造成了伤口、感染病虫害几率反而增加了。至于提到的减少秃尖、减少分蘖,这些又有什么依据呢?秃尖的产生与品种有关系,与缺乏钾、锌有关系。也与授粉期温度、雨水有关系。不是割了苗就减少了。再说分蘖,割苗后抑制了顶端生长优势,同样的营养输送后会不会促进分蘖的出现?答案是肯定的。它不会减少只会增加。至于抗倒伏、其实在玉米生长期使用控旺药剂就可以实现、并不一定需要割苗去抑制生长。在这里,我想说农业是关系70%农民的事业,一项农业技术的试验必须要严谨,坚决不能搞浮夸、搞炒作、必须有经过检验的数据做支撑。它可不是教授写论文、发现抄袭了再撤下来。


乡村新天地


种植玉米割苗能增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种植玉米割苗能增产吗?割苗技术可信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论断,也没有确凿的数据证实割苗技术会增产。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下面是我针对割苗技术能增产这种说法的一些个人见解。

说法一、割苗以后可控制玉米地上部分成长促进根系发达,达到“控上促下”。

这种说法不对。1.玉米地上部分割掉后还会继续生长,且割苗费时,费力;2.我们可以喷洒药物控旺,还可以用壮根肥促进根系发达。这样才是更有效的“控上促下”做法。

说法二、抗旱。

玉米根系本来就发达,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不同时期发生缺水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出现。确实遇到干旱,就要想法子浇水,否则,就是用割苗技术也会减产的。

说法三、抗风。

说玉米割苗后抗风效果好。这就要看什么风力,像我们沿海地区的台风,割不割苗,都会连根拔起的。二三级风玉米还是能扛得住的。我认为肥稀薄密既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又能增强玉米的抗风能力。所以不具备这一说法。

说法四、减少病虫害。

说玉米通过割苗将害虫寄体割掉,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我不认同这一说法,害虫依然在割剩下的苗体那里生存发展。玉米割苗后会长出新的“幼苗”或“嫩味”,一样会受到侵蚀的。减少病虫害这一说法也行不通的。

说法五、整齐度高。

我认为同一块地,同水肥,同时间播种的情况下,玉米生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高度也差不多,不会影响受粉的。所以这说法也不成立的。

总之,种植玉米靠割苗增产是不可信的,是要选择好的品种,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才能取得增产增效的。


以上所述,仅是个人见解,感谢你的阅读。


大眼看农村


玉米割苗,是指当玉米长至5-6个叶时,把玉米苗根部第一个叶片以上的茎秆叶全部割掉,以此改变玉米株体内的营养分配,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

对此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有认为割苗纯属对农业种植的误导,也有人认为玉米割苗可以实现增产,同时很多用过割苗方法的人也是意见迥异。下面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数据资料,大家可以在看过之后再做定论。



其实,早在1975年美国人就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为期3年的玉米割苗试验观察,虽然不同田间试验结果有9.4-29.31%不等的增产效果,但后来不知为何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在国内,做玉米割苗实验影响最大的,当属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凤路教授和玉米割苗技术发明人苏保健先生一起,在河北廊坊盘古玉米割苗实验基地搞得玉米割苗示范实验,据数据证明:玉米在4-7叶时割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在5-6叶时割苗增产幅度最大。

为证实割苗增产的真实性,一位名叫刘千里的记者于2016年9月25日随同张凤路教授和苏保健先生前往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试验中心基地去观看玉米割苗增产的试验结果。 试验中心2号试验田的12亩玉米地,被均分为2块,于5月16日同时分别播种金瑞88、农大372两个品种,并于6月5日同时割苗,各设计为两个重复,共4个对照组和4个割苗组。



据9月25日当日现场测产结果表明:金瑞88品种对照田亩均产325.5斤,割苗田亩均产524斤,增产幅度为61.2%;而农大372品种对照组亩均产931斤,割苗田均产1018斤,增产幅度为9.5%;同时割苗的玉米籽粒含水率要比对照田玉米平均高1.5%,这表明割苗的玉米果穗会比对照田玉米晚成熟1-2天时间。

除此之外,早在2016年春时,澳大利亚首席农业科学家刘春吉教授到基地考察与张凤路教授联合成立了玉米割苗科研协作组,并对玉米割苗增产技术的各方面作了严谨的科学观察,也证实了玉米割苗可以增产。而增产的细节就在于割苗的节点:经过他们两年多的实验表明,玉米在4-7叶间割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在4叶时和7叶时割苗,玉米增产幅度较小,在5-6个叶之间割苗,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与此对比明显的是,有位对玉米割苗能增产持怀疑态度的农户在自己实验验证时,由于割苗时自己田间的玉米苗太小,当时不宜割苗,便自己在12叶时进行割苗,结果造成了当年玉米的大幅减产。

虽然已经连续十多年进行玉米割苗技术实验与推广的苏保健先生和有多次实地严格测产数据支持的张凤路教授,都坚定不移的凭借实验数据认为玉米合理割苗可以实现增产。

但玉米割苗不仅与割苗操作技术有些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玉米品种、种植土肥水管理措施以及气候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直接相关。

玉米割苗是否真能实现增产,还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

通篇看完以后,不知你玉米割苗有何看法?


农技小背篓


玉米割苗,我认为是可以增产的。不知道种植玉米的农户有没有试过,这个方法是可以实行的,今天就来讲讲玉米割苗注意的问题。

玉米割苗是能够增产,应该怎么割呢?

在玉米5~6叶期,把玉米苗从根部起第一个叶片以上全部割掉,使得割苗后的玉米抗逆性大幅提高。

其生长特点可以归纳为三抗两减,一降一增。能够抗旱、抗倒、抗早衰,可以减少水叉、减少病虫害,降低空杆率,增加收获指数。从而实现10%~30%的增产。

玉米割苗后植株和穗位比未割苗的平均矮30~40厘米,无需喷洒矮壮素,就能实现抗倒伏的目的。

割苗玉米植株的根系长度也比未割苗玉米植株的根系长出10厘米,根系发达,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的养分增多。而且,割苗后的玉米授粉率高、穗饱满、秃尖少,增产幅度可达20%~30%

以上就是玉米割苗应该注意的方法,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本号!


菜农之友


对于这个问题,近几年来有很多争议。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河北廊坊的苏宝健老先生,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受牛羊啃食的玉米反而丰收,通过多年的实验,并得到证实,玉米割苗可增产10%--34%,因此而成立了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试验中心基地,并与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博士张风路教授合作,廊坊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4年参与跟踪,调查了改试验,试验数据显示,禾苗187增产30.2%,郑单958增产17.8%,农大372增产9.5%等,平均增产2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5亿亩,按增产20%计算,每年可实现增产1000亿斤玉米,那苏老先生是功不可灭。

经多年的实验总结,玉米在苗期4--6期人为从茎基部割掉,再生苗产量可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7叶期以后却减产。

据苏宝健老先生介绍,玉米割苗可1,抗倒伏,割苗后的穗位比未割苗的低30--40cm,矮化抗倒伏。2,抗旱,根系长出10cm,多出30--40%,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增强。3,增产,授粉率高,穗饱满,秃尖少。4,在玉米苗期如遭受虫害,雹灾可立即割苗,再生新叶不影响产量。



此项技术到底可不可行,苏老及其团队已在全国9省区13个大试点,若干个小试点做开试验,我们静等好消息吧!


如果您无经验,尽勿模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