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乾隆痴爱玉器,将此地译作痕都斯坦,并将考证过程刻在这件玉器上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在征服新疆后,最初得到的玉器,大多是出自中亚一带居民之手,并没有精细雕刻的装饰。不过1768年,一位派驻新疆的大臣,为乾隆献上了一对精美的玉盘,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件展品。整个盘子造型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连盘底都还有三层八瓣花,名为玉莲瓣盘,精美程度,让热爱艺术的乾隆倾心不已!

乾隆痴爱玉器,将此地译作痕都斯坦,并将考证过程刻在这件玉器上

而且大臣说,这些玉盘是由来自温都斯坦的玉工制作,这引起乾隆更大的兴趣,毕竟他所统治的这么大一个帝国,居然都没有同样厉害的技术,他实在很想知道这个温都斯坦到底是位于何方?身为皇帝的乾隆,因此开始十分认真进行考证,想知道这传说中的温都斯坦到底是在何方?

乾隆痴爱玉器,将此地译作痕都斯坦,并将考证过程刻在这件玉器上

乾隆开始考证后,赫然发现这件文物根本不是来自什么温都斯坦,还亲自撰文《天竺五印度考讹》考证“痕都斯坦”的地理位置,说明这些玉器应该是制作于痕都斯坦。并将这件玉器刻上《玉器天竺五印度考讹》的部分文字。

乾隆痴爱玉器,将此地译作痕都斯坦,并将考证过程刻在这件玉器上

那么,痕都斯坦到底在哪呢?按照乾隆的说法,从新疆的叶尔羌向西,过了葱岭向南转、再向西转,就到了痕都斯坦了。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载:“痕都斯坦,在拔达克山(巴达克山)西南,爱乌罕东。”其疆域包括今日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