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教師一定要學會寫教案,教資筆試和麵試都要考,模板已擬好

考教師一定要學會寫教案,教資筆試和麵試都要考,模板已擬好

考試推遲,備考不鬆懈!

考教師一定要學會寫教案,教資筆試和麵試都要考,模板已擬好

作為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二的高分題目,和麵試的一個環節,教學設計這一項必須拿下

學會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常考題型的答題模板已備好

以語文學科為例

背下來就能直接套用↓

考教師一定要學會寫教案,教資筆試和麵試都要考,模板已擬好

一、概括文本特點


▶第一問常見考查方法:請簡要概括本文文本特點

【模板】

①本文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寫景狀物的散文)。

②文章按照_______的寫作結構/寫作順序,運用了_______等寫作手法。

③描寫了________(簡要概括內容),表達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教會學生________的道理。


【範例】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

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作者從日月潭的位置環境、名字由來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分別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No.2 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第二問常見考查方法:請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資面試寫教案環節)


【教學目標模板】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會認____等____個生字,能夠正確書寫____等____個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小組合作/討論探究/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可選),品析重點段落/揣摩優美語句/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可選),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感情,培養_______的情感/學會_______的道理/養成________的習慣。


【範例】

①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學會認“附”等 10 個生字,理解由生 字組成的詞語,瞭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多種閱讀形式,結合學生的探究、討論,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文章的語言之美。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以讀促悟,感受日月潭的秀美瑰麗,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模板】

(1)重點:掌握本課生字詞,能夠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_______等說明方法。

(2)難點: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培養_____的感情。


【範例】

(1)教學重點:通過查閱工具書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2)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秀美瑰麗風景的喜愛,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No.3 教學環節設計


▶第三問常見考查方法:教學環節設計(教資面試寫教案環節)


1.新課導入設計模板(三種導入方式任選其一)

(1)多媒體導入

①開課之初,利用課件/多媒體給學生展示_______的視頻/圖片/音樂,引導學生仔細觀看/聆聽。

②播放結束之後,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看了老師給大家播放的視頻/圖片/音樂,大家有什麼樣的感受/大家想到了些什麼?”鼓勵同學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視聽感受。

③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一點評,適時總結,並藉此引出本課課題。順勢板書課題。


(2)生活實例導入

①開課之初,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有沒有經歷過……”,鼓勵同學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見聞。

②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一點評,適時總結,並適時引導“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和大家的見聞非常相像,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在作者眼中,________是什麼樣的”。引出課題,順勢板書課題。


(3)故事導入

①開課之初,與學生進行互動:“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大家豎起耳朵仔細聽。……(講故事)”

②故事講完後,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聽完老師講的小故事,大家有什麼樣的感受/大家想到了些什麼?”鼓勵同學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③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一點評,適時總結,並藉此引出本課課題。順勢板書課題。


▷設計理由:通過這種導入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通過熱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有效地拉近師生距離,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新課講授的展開做好鋪墊。


【範例】

多媒體導入

①開課之初,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日月潭的秀麗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看。

②播放結束之後,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看了老師給大家播放日月潭風景的視頻,大家有什麼樣的感受?”鼓勵同學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視聽感受。

③學生結束分享,教師順勢提出“老師今天要當一次導遊,帶大家去寶島臺灣,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順勢板書課題。


2.整體感知設計模板

(1)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朗讀過程中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主要介紹了事物的_______特點。

(2)學生朗讀完畢後,教師首先對_______、_______等重點生字詞進行示範講解,並請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師生交流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理由:通過整體感知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寫作內容,掃清閱讀障礙,為深入研究課文打好基礎。


【範例】

(1)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朗讀過程中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介紹了日月潭特點。

(2)學生朗讀完畢後,教師首先對“附”等重點生字詞進行示範講解,並請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師生交流可以得出文章從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清晨、中午的景色介紹了日月潭的特點。


3.深入研讀設計模板

寫人記事類:(三個問題選其二即可)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問:

(1)作者在描寫_______事物時,描寫了它的哪些特點?

(2)作者是如何描寫事物_______特點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有什麼好處?

(3)文中某個字/某句話用的好嗎?好在哪裡?


▷設計理由: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設計,逐步引導學生揣摩課文的字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情感。


【範例】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問:

(1)作者在描寫日月潭的景色時,描寫了它的哪些特點?

(2)文中語句“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用的好嗎?好在哪裡?


4.拓展延伸設計模板

答題思路:(選擇兩種方式即可)

(1)引導學生分角色/配樂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請學生運用文中的_______手法/_______詞語進行造句,並鼓勵學生互相分享交流。

(3)請學生談談自己對_______的看法/感受/通過這篇課文學到了什麼?


▷設計理由:通過拓展延伸環節,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昇華情感。


【範例】

①引導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加深對日月潭的理解。

②請學生談談自己對讀完日月潭課文的感受?


5.小結作業設計模板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今天我們學了什麼?學生髮言,教師進行總結。

(2)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蒐集/觀看/整理和_______有關的資料/視頻,下節課在課上和其他同學交流。


▷設計理由:小結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回顧課文內容;開放性的作業,可以把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鞏固所學,拓展視野。


【範例】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今天我們學了什麼?學生髮言,教師進行總結。

(2)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蒐集與臺灣自然風光有關的資料,下節課在課上和其他同學交流。


是不是很簡單,其實所有題目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掌握了規律技巧,剩下的背就完事了,所有學科都可套用。



第6天:學生與教師


單選題

1.學生對教師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這種依賴卻並非盲從,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學生具有( )。

A. 可塑性

B. 互補性

C. 能動性

D. 差異性


【答案解析】

學生的可塑性是指作為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還沒有定型,尤其是智力和品德兩方面的發展,教師不能輕易地給學生貼標籤;學生由群體層面的差異諸如性別差異,也有個體內的差異,優勢劣勢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在實際教學中進行因材施教;互補性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損甚至缺失後,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揮得到補償;由於學生知識經驗不夠,獨立性不強,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但時,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意志,具備主觀能動性,雖然對教師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但是這種依賴並非盲從,其根本原因在於學生具有能動性。因此本題選C。

正確答案:C


2.歷史老師發現學生馬凱偷了同學的筆記本電腦,他擅自對馬凱進行逮捕,這種行為侵犯了馬凱的( )。

A. 名譽權

B. 隱私權

C. 人身自由權

D. 人格尊嚴權


【答案解析】

學生的人身權包括: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身自由權指未成年學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動的自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師不得因為各種理由隨意對學生進行搜查,不得對學生關禁閉。歷史老師發現學生馬凱偷了同學的筆記本電腦,他擅自對馬凱進行逮捕,這種行為正是侵犯了馬凱的人身自由權。隱私權指學生有權要求私人的、不願或不便讓他人獲知或干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信息或生活領域,如教師不得隨意宣揚學生的缺點或隱私,不得隨意私拆、譭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等。名譽權指學生有權享有大家根據自己日常生活行為、作風、觀點和學習表現而形成的關於其道德品質、才幹及其它方面的正常的社會評價,有權根據自己的優良行為而由特定社會組織授予的積極評價或稱號,他人不得歪曲、誹謗、詆譭或非法剝奪。人格尊嚴權指學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如教師不得對學生進行謾罵、變相體罰或其他有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因此本題選C。

正確答案:C


3.中學教師的知識素養除了專業知識、文化素養外,還包括( )。

A. 科學知識

B. 人文知識

C. 教育素養

D. 教育理論


【答案解析】

此題考查教師的專業素養。知識素養中除了學科專業知識、人文知識之外,還要有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素養,即教育素養。A、B是教師專業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組成部分。D項教育理論,所指範圍太小,教育素養除教育理論外還要有教育理念,教育理想等。故選C。

正確答案:C


4.教師應對學生現有的各方面情況、特點、原因等進行了解、分析、判斷。這指的是教師的( )角色。

A. 診斷者

B. 指導者

C. 評價者

D. 研究者


【答案解析】

現代教師的角色應是:診斷者、指導者、傳授者、教育研究者、管理者、評價者、協調員。其中診斷者即教師應對學生現有的各方面情況、特點、原因等進行了解、分析、判斷,以便因材施教,指導者是指教師要屬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評價者是指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進行評價,研究者是指教師不僅是教學者還應該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學理論和分析教學理論,並可以獨立完成教育行動研究。綜上所述,本題選A.

正確答案:A


5.《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考核內容為“政治思想、業務水平、( )、工作成績”幾個方面。

A. 工作態度

B. 工作熱情

C. 工作效率

D. 工作質量

【答案解析】

《教師法》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進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考核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故選A.

正確答案:A

做完題目記得留言打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