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战国战乱时间远长于东汉末年,为什么人囗损失小于东汉末年?

军统60


我是叮当猫游历史,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一书里的统计,战国人口峰值约3000万,到秦末锐减了一半,约1500万;而东汉在桓帝永寿3年,约5600万,到三国时期锐减至约760万,除去编户数字没有列入以外,导致人口锐减的因素,主要有三:1、人祸——战乱,2、天灾——饥荒,3、天灾加人祸——瘟疫。

一、战乱:古代战争历史中的杀戮十分残酷,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仅张梁与皇莆嵩一战中,被杀者就达8万之多。单据后汉书中《皇莆嵩传》、《朱儁传》的记载,黄巾军至少死亡20万,为镇压黄巾起义,百姓在兵役徭役中死亡更多,《后汉书》说”百姓死伤过半矣“。而董卓之乱,由洛阳迁都长安,“积尸盈路”、“二百里内无复孑遗”。董卓乱后,各路军阀到处屠杀,如曹操攻陶谦不胜,回军途中,杀沿途郡县十万人,“尸塞泗水,泗水为之不流”。其他尽皆如此。

而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也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陈留、颍川两郡,盛时分别为87万人和143万人,经过汉末动乱,“无复人迹”。

二、历史上每当战乱酷烈的时候,往往又伴随天灾频仍。东汉末年,几乎无一年无灾,水、旱灾、蝗灾等纷至沓来,一次比一次严重,导致人相食啖,白骨累累。《后汉书》中《董卓传》记载:“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强者四散,羸者相食”,“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三、战乱和天灾使人口大量死亡,给病毒的繁殖创造了条件,瘟疫大肆流行,加上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必要的医疗条件,瘟疫传染十分迅速,根本无法控制。瘟疫对于人口的毁灭作用,不亚于战乱和饥馑。汉献帝建安初年的瘟疫,张仲景在其《伤寒论》的序言里有记载“建安纪年以来····死亡者三分有二···”;建安十三年,《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中“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建安二十二年《后汉书》记载“是岁大疫”,死者无数,连许多达官贵人也未能幸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

综上所述,从黄巾大起义到东汉灭亡的30余年间,社会战乱不断、饥馑和瘟疫也不断爆发,人口大幅度锐减,达到中国历史上一个低谷,其惨状正如曹操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其荒凉、萧条、凄惨的景象,并非诗人夸张。


叮当猫游历史


其实题目中已经点出了原因:东汉末年是战乱,而战国只是战争年代,并不是战乱时代,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战国,是稳定、成熟国家之间的长期博弈

战国之所以给我们造成“惨烈”的印象,是因为史书中动不动就有斩首数万甚至数十万的恐怖数字。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为了鼓励军人作战、提高战斗力,除了采取完善军功爵制的秦国,其他各国也普遍将杀敌数与金钱奖励、爵位提升挂钩(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战场上的将士们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为了获胜后可以收割敌人的首级而奋不顾身;

其二,与春秋时代不同,战国时期各国的争斗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削弱蚕食对方、壮大自己。因此,在战场上尽最大可能消灭对方的战斗人员就成了常见操作。

所以那时的战争很少有击溃一说,也没有抓捕俘虏的习惯,要么胜,割对方的头;要么败,被对方砍头。

但除此之外,各国军队并不会杀戮敌国的老百姓,甚至连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国,在战后按规矩会把获得的首级公示三天,就是为了避免杀良冒功、杀战友冒功。

这并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各国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最终拼的是综合国力;而在农耕时代,人口则毫无疑问是关乎到国力的最重要资源。因此,秦国在攻城略地后,会立即在当地设立郡县、维持秩序,迅速将掠夺来的国土转化成生产力,从而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当赵国派廉颇接收上党百姓入赵时,秦国丝毫不顾师老军疲,愤怒的猛攻赵国长平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在商鞅变法后,为了开发关中广袤的荒地,秦国还以免税、提供房子和工具等为诱饵,重点吸引人口密集的三晋百姓入秦。

因此,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有关战争杀伤的记录,基本只限于军人的损失。甚至遭受长平之惨败的赵国,一战损失了超过1/10的人口,但仍能够续命数十年,就在于其国内的人口基础未被击垮。

而东汉末年的战乱,死在战场上的人口只是很少比例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曹操《蒿里行》对东汉末年社会惨状的描绘,按照他的说法,当时的人口仅为东汉和平时期的1/100。

但我们在史料中看到的数据并没有这么惨,比如规模浩大的赤壁之战,双方参战人员实际上只有25万左右,战后还有很多当了俘虏,并没有战国时大规模不留活口的砍头现象。

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大部分的人不是死在战场上。

所谓战乱,一是战、二是乱,后者甚至更为恐怖。在当时汉政权失序、各军阀以武力较高下的时代,强者横行,失去了最基本保护的普通老百姓可谓命如蝼蚁,成为最直接的牺牲品。造成这一惨状的,主要源于战乱时粮食与人口的矛盾性:

首先,在战乱时期,各军阀必须尽力抢夺两项重要资源:一是人口,二是粮食。

但是,在初期混战之际,兵荒马乱、盗贼横行,社会失去了正常生产的客观条件;加上一城一地的易手就在须臾之间,有些军阀甚至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难有长期经营、促进生产的客观条件,粮食就会变得很稀缺;

因此,军阀们普遍会大肆收刮粮食,原因很现实:手上有粮,才会有兵源投靠。

而那些没有抵抗能力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被抢走;身强力壮的,可以去参军混口饭吃,而老弱病残,只能沦落到“易子而食”、直至饿死的境地。

而当一个强势的军阀手上有足够的粮食,并且地盘够大、可以维持正常生产时,他可能会接收老百姓,毕竟得打造根据地;但当资源撑不起更多嘴巴时,他不仅不会接收,甚至会进行大屠杀,其目的很简单:既能省粮食,又可不让这些人口资源落入敌人之手。

比如上面悲天悯人的曹丞相就干过这种事:公元193年,曹操在击败陶谦后,将当初从长安、洛阳一线投奔徐州的数十万百姓屠杀殆尽(《资治通鉴·卷第六十》):

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于泗水,水为不流。

公元198年,在占领彭城后,曹操更是大肆屠城。

因此,那些被后世视为“诸侯”的所谓豪杰们,出于军事及经济目的采取的暴行,正是人口锐减的罪魁祸首。

同时,战争往往伴随着瘟疫,由于大量死尸得不到及时掩埋,细菌滋生,本就处于饥饿中的老百姓毫无抵抗力,只能成群的死去;此外,古时自然灾害频发,战乱时期失去了政府的有效赈济,更容易造成民众死亡。

像上述局面,在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混战时屡见不鲜,直到北方统一、三国鼎立后,各方所占疆域相对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得以恢复,各国人口才得以触底反弹。

这就是人类为什么时常高呼“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原因。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永远是老百姓;若喜爱三国,玩玩相关游戏就行了,千万别想着穿越;否则,若穿越成平头老百姓,可能活不过一天。


正史漫谈


战国时期人口损失比东汉末年小的原因主要有5点:

一是战国时期中国的总人口数,就要小于东汉末年。人口基数少,战争波及到的人数也就相对较少,伤亡人数自然也就相应小。

战国时期

二是战国七雄处于乱世,需要内部团结,政策利于民生发展,百姓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因此,除了战场死亡外,平民死亡人数不多。

三是战国战乱时间确实长,战争次数也不少,但是总体来看,小规模战争多,大规模战争少,除了白起“长平杀降”这样的案例外,杀降的案例不多,也一定程度减少了战场上的人口损失。

东汉末年

四是东汉末年战乱时间短,战争次数多,而且绝大多数是大规模战争,不仅战场直接伤亡人数大,而且平民百姓难有生产喘息之机,饥荒、天灾等情况频发,平民伤亡数量很大。

五是东汉末年,频发全国性的病毒大传染,或者瘟疫,或者疟疾,这也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


史海甄客



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战乱年代。群雄割据,大小战争频繁爆发。不过,在战争规模上,年代更早的春秋战国却比三国时期要大很多。

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展开决战,史称“长平之战”。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超过了100万。

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57年,秦国和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城池攻守战。各方投入总兵力达55万。

公元前226年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之战,秦将王翦、蒙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

通过上述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知,战国时期的大型战役投入的兵力,多则超过百万,少的也有几十万。

到了几百年后的三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然是要比春秋战国时期高很多,但战争规模却小了很多。

官渡之战,袁绍军约11万,曹操军约3万;赤壁之战,曹军20余万,孙刘联军5万;夷陵之战,刘备所率的蜀军和陆逊所率的吴军大约都是5万左右。

上述战役被称之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规模尚且只有如此,其他中小型战役,参战人数就更少了。


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规模反而会变小呢?

首先打战自然是需要人,而人口数量的多少也就决定了参战兵力的多少。根据史料记载,战国中期的总人口为2500万-3000万左右。到了东汉中期,全国的总人口达到了6500万。而到了三国时期,总人口数竟然只有约800万。

造成这种人口锐减的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东汉末年长期的战乱、瘟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保持着战时制度,全民皆兵,战争动员能力非常强大。而到了三国时期,虽然也是战乱年代,但征兵比例却大大下降。以蜀国为例,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在籍户口分别为二十万户与九十万人,但蜀国总兵力不足十万人。


惪州元良1978


综合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民身体素质差,战国时代的平均寿命仅四十多,如外出交战,只能依靠年青力壮之士。

二是代步工具单一,那时候马匹较少,出行打仗到达战场需要数日,途中则会淘汰一些体力不支做回撒的救援,真正到达一线战场的战士较少。

三是当时使用的武器纯化,杀伤力低,如刀剑损坏后就演变为徒手搏斗,这样来,人的生命致死率低。

四是如一方战败会溃逃,而受伤士兵则成俘虏,有些成为奴隶,有些被教化为他国士兵。


孤独的行者001


一、社会发展不一样;战国时间是社会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正式过渡至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变革使得土地更有利利用;并且农民工作积极性上升,加之铁器的大规模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由于粮食的大规模生产,导致人口大规模增长。东汉末年粮食产量并没有大幅度,人口增长是属于常规增长。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平民死亡率没有东汉末年死亡率高,各国战争以后都对平民比较优待;东汉末年由于黄巾之乱,全民皆可为兵,大规模的屠城时有发生。

三、东汉末年天灾不断加之瘟疫横行,人口死亡率更高。战国时期相对天灾、瘟疫影响规模不大。


小何才漏尖尖角


题主,东汉末年的人口损失比战国战乱时损失大的原因,我的理解如下:

东汉末年人口损失最主要的不是战乱,而是瘟疫,瘟疫损失的人口远远超过战乱。

中东汉末年的大瘟疫,有研究者统计,15年里,有约2000万人病死(东汉鼎盛时期全国人口也不过6000万)。这种惨象,曹植在文章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战乱虽然会让人口损失很大,但是比较起瘟疫,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不可比。而这场瘟疫的来源,我认为跟匈奴人在汉武帝时期的生物战有关。


风的节奏


原因有:

一是:战国期间,华夏版土大,除了新疆外:大部分版土都分裂几十个国家,敝除了所谓七雄,附庸小国也多!

二是:他们各方参战兵力少,有几百乘到几千乘,上万乘的很少,因此国与国之间发动战役时参与兵力少,损失自然少!

三是:那时俘虜一般不杀,留作奴隸!所以人口减少的机率小!

东汉末年,几乎就是三块,魏蜀吴,还有北方辽东乌桓,版土比战国时期少,同时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瘟疫流行死了不少,大的起义战争死了不少,三国之间参战人多,又死了不少,加上年年征战,经济跟不上!生育率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