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四川面積最大地級市綿陽的變遷 曾經巨無霸 如今一分為四

綿陽,別稱“中國科技城”,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市;西接德陽市的羅江區、中江縣、綿竹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介於北緯30°42′—33°03′、東經103°45′—105°43′之間,總面積20248.4平方千米。


四川面積最大地級市綿陽的變遷 曾經巨無霸 如今一分為四

自漢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漢設置涪縣以來,綿陽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歷來為州郡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邊堆山遺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夏王朝的締造者大禹的誕生地。

近代

中華民國24年(1935)川政統一。6月全省推行行政督察區制,全省共建18個督察區,綿陽為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治地綿陽縣,另轄:安縣、綿竹、德陽、梓潼、羅江、金堂、廣漢、什邡;1948年彰明縣劃入,共為10縣。

現代

四川面積最大地級市綿陽的變遷 曾經巨無霸 如今一分為四

綿陽地區地圖

1950年1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發布101號命令,成立綿陽專區,以治地綿陽得名,領導轄原十三區所屬的綿陽、彰明、梓潼、羅江、德陽、廣漢、金堂(駐趙鎮)、什邡(駐方亭鎮)、綿竹、安縣等10縣,屬川西行署區;江油、北川、平武3縣屬劍閣專區,三臺、鹽亭2縣屬遂寧專區。

1951年江油縣遷駐中壩,舊治改稱武都鎮。1952年1月,恢復四川省建置,綿陽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將廣漢、金堂、什邡3縣劃歸溫江專區;原廣元專區所屬廣元(駐嘉陵鎮)、旺蒼(駐馮家壩)、劍閣、江油、北川、平武、青川、昭化(駐寶輪鎮)等8縣劃入綿陽專區;轄15縣。

1958年,原遂寧專區所屬遂寧、三臺、蓬溪、鹽亭、潼南、射洪(駐太和鎮)、中江等7縣劃入綿陽專區;撤銷彰明、江油2縣,合併設立江彰縣(駐中壩);綿陽專區轄21縣。

1959年,江彰縣改名江油縣;撤銷昭化、羅江2縣,將昭化縣併入廣元縣;羅江縣併入綿陽、德陽、安縣3縣。


四川面積最大地級市綿陽的變遷 曾經巨無霸 如今一分為四


1968年7月8日,成立地區革命委員會,正式將專區改為地區,地區駐綿陽縣。轄綿陽、江油(駐中壩)、青川、平武、廣元(駐嘉陵鎮)、旺蒼(駐馮家壩)、劍閣、梓潼、三臺、鹽亭、射洪(駐太和鎮)、遂寧、蓬溪、潼南、中江、德陽、綿竹、安縣、北川等19縣。成為當時全國最大地區,面積44000平方公里,人口1000餘萬人。


四川面積最大地級市綿陽的變遷 曾經巨無霸 如今一分為四

1976年由綿陽縣析置綿陽市,屬綿陽地區領導。綿陽地區駐綿陽市。轄1市、19縣。

1977年將潼南縣劃歸江津地區。綿陽地區轄1市、18縣。

1979年撤銷綿陽縣,併入綿陽市。綿陽地區轄1市、17縣。

1983年8月18日,國務院函安(1983)156號文批覆:“同意設立德陽市。德陽市駐德陽城關,轄城區街道辦事處、漢旺鎮和旌陽、城區、八角三個公社。 將綿陽地區的德陽、中江、綿竹三縣和成都市的廣漢、什邡兩縣(原合縣統稱廣漢縣)劃歸德陽市管轄。”


四川面積最大地級市綿陽的變遷 曾經巨無霸 如今一分為四

1985年,(1)撤銷綿陽地區,綿陽市升為地級市,設立市中區;將原綿陽地區的江油等7縣劃歸綿陽市管轄。(2)撤銷廣元縣,設立地級廣元市和市中區;將原綿陽專區的青川、旺蒼、劍閣3縣劃歸廣元市管轄(3)撤銷遂寧縣,設立地級遂寧市和市中區;將原綿陽地區的蓬溪、射洪2縣劃歸遂寧市管轄。綿陽市轄1區、7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