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我的團長我的團》南天門與原型松山戰役

《我的團長我的團》可以說是國產抗日劇的巔峰了。相信很多朋友看過這部電視劇。其中中日雙方對峙於怒江東西兩岸,國軍佔據著禪達,日軍佔據著南天門。


之所以中國要派出遠征軍開赴西南邊陲作戰,是為了打通滇緬公路,以供英美向國內援助戰略物資。

此劇的最後,龍文章帶領著突擊隊奇襲南天門頂峰,佔據著竹木苦心經營的碉堡,壓制正斜、遏制反斜!希望能與虞師形成夾擊。然而劇中軍閥們為了個人的利益,保存實力,爭取最大利益。並沒有兌現2天發動總攻的承諾,龍團座和他的團在碉堡裡堅守了38天,38天裡打退了日軍無數次衝擊,利用有利的防禦工事。最終等來了中國軍隊的全線反擊。

《我的團長我的團》南天門與原型松山戰役

這場戰役的原型是松山戰役。這場戰役至關重要,關乎整個太平洋戰場。虞嘯卿原型何紹周系何應欽二哥何應祿之子,人稱“侄帥”。而龍文章、孟煩了、迷龍等人,就是為了國家前赴後繼,流血犧牲的將士們。

《我的團長我的團》南天門與原型松山戰役

電視劇中有幾集講了沙盤推演,那其實就是真實的松山戰役,日本人利用地形和永久性防禦工事,死守松山。他們也知道松山的戰略地位,松山的戰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著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緊靠怒江惠通橋,“前臨深谷,背連大坡”,左右皆山,松山突兀於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橋頭堡,扼滇緬公路要衝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裡江面。而且掌握著怒江戰場的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還與騰衝,龍陵形成犄角之 勢,互相呼應,松山不克,滇緬公路不通,交通運輸困難,反攻龍陵、騰衝,就會得而復失。所以說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松山戰役,我方完全就是用人數取勝,日軍方面1340人、國軍方面2萬人,往往是一個建制打殘了,立馬就換另外的建制上去。最終通過九戰松山,才取得了全面勝利,日軍方面傷亡1250人,國軍方面傷亡7763人,我們以將近七比一的傷亡代價打下了松山。

《我的團長我的團》南天門與原型松山戰役

團座和孟煩了

電視劇之所以這麼演,是顧及到我們的感受,我們都想看勝利,我們都想贏,我們不想以那樣的方式取得陣地。這部電視劇為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記憶,他引發了我們太多思考。每次看《團》,想法都不一樣。每一個細節做得都很好。團長龍文章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精湛的演技將龍文章的性格刻畫的很好,他,只是讓事情成為他本來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