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儿?

为什么每年端午节后,很多人都会出现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症状?其实这都是吃粽子惹的祸。可是端午节在即,按传统习俗,端午节要吃粽子。那怎样吃粽子才能吃出健康呢?今天,我们就聊聊吃粽子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儿?

我们广西有着丰富的粽子文化,如凉粽、肉粽等,其中肉粽又有各种搭配,如肉馅、肉加豆类等,并且大小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一般粽子有着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能量,并且除以红豆、绿豆等凉性的馅料为主的粽子偏凉性外,大部分的粽子是偏温性的。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儿?

吃粽子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儿?

1、吃粽子之前,最好先了解粽子的温性、凉性。时下天气闷热,容易损伤脾胃,诱发肠道疾病,如果盲目吃粽子,可能会增加患病几率。脾胃虚寒的人呢,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多吃一些温性的粽子。

2、粽子当主食需谨慎,由于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做的,而糯米本身就比较难消化,加上粽子包裹得紧,看似小,但材料并不少,一个粽子看上去和一碗饭的量差不多,但其实粽子的能量远比一碗饭高得多。偶尔作为主食是可以的,但长期下去,则易引发健康问题。

3、老人、小孩,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糖和消化功能差等人群应少吃粽子。粽子吃多了,除了有血糖升高的可能,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肠道不好的人,不宜吃凉粽。吃粽子还是以温热的为好。

4、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些茶水,配一些清淡的菜以助消化。而吃粽子后,最好喝一碗稀粥、绿豆沙或蔬菜汤等清淡的食物搭配,这样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5、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天吃,但不宜多吃,建议一天吃一个就够了。端午节天气闷热潮湿,对于粽子的存放是一个考验。将粽子晾干,放冰箱冷存,但往往有粽子变质的情况发生,如果粽子发霉、出水,闻起来有馊味,最好丢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