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贵州黔西: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贵州黔西: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放鱼苗

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黔西县中坪镇新厂村,森林植被极好的崇山峻岭之中,空气清新,一块块梯田里春水盈畴,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眼下水稻已经过了缓苗期,开始快速生长。在这里,村民们并没有为自家水稻田施肥喷药,而是正在稻田里挖水沟,投放鱼苗。

贵州黔西: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称鱼苗

“老弟,鱼苗拖到哪里了?村民们都等着放鱼呢!稍微快点哈!”中坪镇党委委员何元勇按下手机按键又拨通了送鱼苗的老板,不到一小时,商家就运着500余斤鱼苗来到了新厂村的梯田边,村民们已经拿着桶在路边等待着。

贵州黔西: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抬鱼苗

“我家3亩,可以养好多条?请老板帮我看看,我挖这个沟要得不?”村民周启林跑在最前面,迫不及待的问。

运鱼苗来的技术人员张育举说,“1亩田可以放35条左右,沟要挖七十公分宽、一尺多深,鱼的活动空间大长得快。”

贵州黔西: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放鱼苗

放鱼现场,村民们七手八脚互相帮助,挑的挑、抬的抬,一会儿就在10户村民的20余亩稻田里投放了700余条鱼苗。

“这一大片稻田里都养了鱼,等稻穗变黄,鱼儿也长大了。”望着眼前绿油油的稻田都投放了鱼苗,周启林的脸上挂满了喜悦。

贵州黔西: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植被极好的中坪镇新厂村

今年以来,新厂村支两委为增加群众收入,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邀请县农牧局专家实地考察,分析稻田生态养鱼的经济收益,并对有意愿实施稻田养鱼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多方协调帮扶资金,由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农户自愿的原则,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生态稻田养鱼。为了让农户用心管理,确保稻田养鱼见成效,购置鱼苗的资金由村合作社与农户平均承担。

张育举告诉记者,“农户每亩投资150元,4个月时间,每亩鱼可长到100余斤,按生态鱼价格最低15元每斤计算,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500元。”

“稻田养鱼能够充分利用水层空间,形成稻与鱼的生态链,既杜绝了农药的使用,又提升水稻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鱼在觅食过程中,吃掉田里的小虫杂草,清除虫害,产生的粪便又成了稻田的肥料。同时还会松动土壤,促进水稻生长,一般水稻可增产10%。”何元勇介绍,为了推广稻鱼共作模式,新厂村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把稻田养鱼打造为特色产业,下一步,将在全村铺开,力争养殖300亩以上。(陈颖 罗兴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