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渔船上画的小动物,都是什么来头

渔船上画的小动物,都是什么来头

清代通草纸画中的渔船

旧时舟山群岛有“绿眉毛船”,船身或红或黑,船头两侧有两只眼睛,眼波流转,长长的睫毛也使眼神显得生动。渔夫认为,船的两只眼睛可以看破大雾,也能用眼神驱赶海怪。在船眼之上,有两条绿色的长条色块,俗谓之绿眉毛。绿眉毛船已经绝迹,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它的身影,黄龙岛的老船长刘有九还用木料造了一艘微缩版的绿眉毛船,在岛上的陈列室内展示。这只木船用细竹竿作桅,篷布作帆,能找到的材料都用上了,老船长也为此耗去了大量时间。现在,他望着自己的船,想象自己年轻时,正是在这条船里走来走去,忙着扯帆起网等杂活,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已成为他晚年的精神寄托。在渔民画里,也常见到绿眉毛船,如此古老的船型,却被安置在现代生活的画面空间中,这是人们对旧时风物的热切怀想。

绿眉毛船只是简单的彩绘,更为繁复的纹饰难以得见。在《伦敦新闻画报》中,可以看到英国人摹写的一艘中国船上的图案,一只大鸟最为惹眼,这是传说中的鹢。《淮南子》载:“龙舟鹢首,浮吹以娱”,高诱为这句中的鹢做了一条注解:“鹢,水鸟也,画其像著船头,故曰鷁首。”在古国的神秘博物学体系中,鹢是一种不畏海上风浪的神鸟,它在水中不会沉没,这是天性使然。人们将它请上船,造船者希望借此避开风浪,保护船上人的安全。

渔船上画的小动物,都是什么来头

中国船上的纹样 《伦敦新闻画报》1848年5月20日

鹢首船的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江南,南朝梁元帝《采莲赋》:“荡舟心许,鹢首徐回”,轻盈的莲舟,也留下了鷁鸟的痕迹。这只大鸟张开羽翼,展示着齐整的翎毛,它的脚爪踩住波浪,波浪之下,是枝叶葳蕤的花卉纹样,交缠的茎与叶——令人想起南方的春季,花木舒展,蔚然成荫,浓重的绿中点缀一些红,这些剧烈燃烧的生命,与船上看淡生死的水手们相较,有着共通之处。

在清朝末年的外销画中,船绘的鲜艳简直夺人眼目,碧绿的鹢鸟在船尾飞升,碧色的毛羽连缀为鸟身,在鹢鸟的身下,是白色的海浪,再往下,是半浸在海水中的舵。船舷上有红黑二色,并有波浪线和圆点,这是对海上风浪的高度简化,船头的眼睛里仿佛有水光流转,使这条船看上去像个活物。船桅上红紫两色的的旗帜,以及繁复的帆与绳索的体系,也使船成为一个严密的机器。它浮在平静的海面上——这样的海面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海面波浪被描绘为一组平行线,或许传递了画师心中隐秘愿望,他希望海波平顺,航行在深渊之上也不会沉没。

渔船上画的小动物,都是什么来头

张高俊 海船 (舟山渔民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