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南省优秀现实题材剧目展演月又有经典好戏!7月10日晚,由豫剧名家任宏恩、汤玉英、艾立领衔主演的经典大戏《倒霉大叔的婚事》在河南省儿童影剧院精彩上演。30年后再相会,现场观众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为这部经典大戏,为带给他们幽默和欢乐的艺术家们深情致敬!有观众赞叹:许昌市豫剧团能排演出这么一部传唱几十年的经典现代戏,不简单!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戏曲舞台上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现代戏。《倒霉大叔的婚事》之所以成为经典,久演不衰,在与其抓住了时代的思想脉搏,舞台上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幽默接地气儿的喜剧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活情趣,在观众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倒霉大叔的婚事》长期以来为广大观众所喜爱,除了生动的剧情,更多的还有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任宏恩、汤玉英、艾立共同为观众展示了他们精湛的表演技巧,演绎出了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言谈举止宛如中原老家邻居,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舞台感染力。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剧中最为经典的当然还数第二场“登门求婚”第三场“月下相会”这两场戏,剧中人物“常有福”、“侯圈”和“魏淑兰”这三位主人公在观众眼中“活”啦!小编当年就是这三位主人公的铁粉啊,老家农村谁家有喜事演电影,《倒霉大叔的婚事》是必演剧目。记得最清楚是读小学的俺穿着那种长筒胶鞋,跑到邻村去追看这部经典,演完突降暴雨,回到家胶鞋不知道啥时候被挂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倒霉大叔的婚事》有没有定格着您的青春记忆呢,请留言给大家讲讲吧~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常有福”、“魏淑兰”、“侯圈”均有新人在不同场次登台演出,让广大观众看到了戏曲艺术传承之美。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演 员 表

常有福:任宏恩 李建中 刘海功

魏淑兰:汤玉英 崔玉荣 李艳娜

侯 圈:艾 立 张 轩

柳东山:乔俊明 李红彬

东山婶:刘彩霞

柱 子:张 聪

金 翠:刘晓景

老姜爷: 梁长根

小 桃: 路明芹

二 狗: 谢宝宝

大夯嫂:马爱仙

其他角色均由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演员饰演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倒霉大叔的婚事》剧目简介

《倒霉大叔的婚事》是新时期著名的戏曲舞台喜剧作品之一。该剧从戏曲中常见的婚事题材入手,把中州农村青萍湾的生活与时代大背景糅合在一起,表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其中有许多把生活的内蕴融人舞台的喜剧场面,弥漫着中原大地的泥土气息,以小见大,妙趣横生。

农民常有福是全乡致富能手,由于他历次运动挨整,故得了个外号“常倒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常有福办了个腐竹加工厂富了起来,并应邀参加了全省土特产展销会,会后他决定再办一个编织厂,把闲散劳力组织起来,让乡亲们也走上共同致富之路,常有福的想法吸引了侯圈,侯圈精明机智,善于交际,他知道有福孤身多年,想重新成家,便把他自己的寡妇表妹、编织能手魏淑兰介绍给他,十七年前的魏淑兰救过常有福的命,常有福十分感激,但由于世俗观念,曾引起一场风波,十七年后的今天,在侯圈的说和开导下,重新点燃了二人的爱情炽火。常有福积极开办工厂,带领乡亲搞活农村经济,得到了县里的大力支持,乡亲们富起来了。一对饱经磨难的有情人,在一片鞭炮声和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幸福地结成眷属。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编剧齐飞与该剧主要演员任宏恩、汤玉英、艾立、乔俊明、刘彩霞。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简介

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 (许昌市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由许昌市原豫剧团、越调剧团、曲剧团合并改制成立于 2012 年 8 月。内设豫剧展演部、曲剧展演部、越调展演部、研究创作部和办公室五个部室,负责戏曲艺术的研究、发展和展演,承担越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任务;另设许昌隆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旨在多元化、多渠道地开展经营活动,拓宽发展路子。

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历史悠久,成绩辉煌,名家辈出。三个部的前身可分别追溯至清道光年间的豫剧班社“大油梆”、清光绪年间的襄城越调社班“七班戏”和民国年间的曲剧“聚乐轩茶社”。戏曲名家陈素真、阎立品、田岫玲、赵义庭、唐喜成、吴碧波等都曾在这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整理、创作了豫剧《下陈州》《白莲花》《打金枝》《人欢马叫》《状元与乞丐》《倒霉大叔的婚事》《石头梦》,越调《无佞府》《掉印》《火焚绣楼》《卖箩筐》《斗书场》《白奶奶醉酒》,曲剧《一笔贷款》《逼婚》《李豁子离婚》等大批优秀剧目,并7次进京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为河南赢得了荣誉。豫剧部前身许昌市豫剧团曾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卓有成效的15个院团之一。培养出了毛爱莲、李明玉、刘秀荣、申二梅、桑振君、任宏恩、汤玉英、艾立、张晓凤等著名表演艺术家。

中心成立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采取积极措施深化各项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创排精品剧目,拓宽演出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进行商业演出、“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进校园”及各类晚会等活动 4000 多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参加省、市赛事活动,屡获殊荣。2014 年在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中,豫剧《清水湾》荣获“河南文华大奖”;2015 年在河南省第六届黄河戏剧奖大赛中,豫剧《清水湾》获金奖,越调《掉印》、曲剧《五更惊雷》获银奖。2017年在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中,大型新编历史剧《灞陵桥》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同时利用影视传播等渠道,拍摄数字电影《家亦有道》,与电视媒体合办“莲城大戏苑”栏目等,受到广大观众欢迎。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2015 年 9 月赴加拿大蒙洛里耶演出豫剧《五更惊雷》,扩大了许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每年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大考核,不断提高演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与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合作创办戏曲班,培养戏曲人才,确保戏曲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整理恢复许昌传统的豫剧、越调、曲剧剧目,举办名老艺人专场演出,支持名老艺人收徒传艺、开展传承活动。

目前中心共有各类人员 228 人,其中高级职称 38人,中级职称 78 人,一批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行当齐全,阵容强大。中心主任黄力杨系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在中心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每年坚持排演新戏10部左右,常演剧目保持70多部。演出足迹遍布全省和全国多个省份,市场不断扩展,演出形式灵活,发展前景广阔。

(特别鸣谢:小说提供精美剧照)

精彩好戏唱不停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南省优秀现实题材剧(节)目展演月精彩好戏唱不停!7月11日晚19:30,河南豫剧院三团现代戏《重渡沟》将在河南省儿童影剧院精彩上演,敬请关看!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30年后再相会!“倒霉大叔”有没有定格住您记忆深处的青春?

河南戏

henanxi1143

长按二维码关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