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过去治疗糖尿病,强调控制血糖,然而,深入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并发症更可怕,综合控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新“五驾马车”应运而生:控制胆固醇、控制血压、血糖管理、体重管理、抗血小板治疗。你读懂它们的意义了吗?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NO1.控制胆固醇

血脂紊乱对糖友们来说很常见。典型的是三高一低: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降低,这些都把糖友们推往心血管疾病的魔爪,因此,控制血脂紊乱,尤其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非常重要。

如何去做呢?如果还不太严重,比如只是年龄超过40岁,并有一个以上心血管患病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关键,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甾醇的摄入,过胖要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

如果比较严重,如已经患心血管疾病了,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除了低密度脂蛋白,糖友们还要控制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要<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男性要>1.0mmol/L,女性要>1.3mmol/L。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NO2.控制血压

高血压喜欢和糖尿病结伴。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使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必须控制到安全范围内。

什么是安全范围?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80mmHg以下;如果年轻且无并发症,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那些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就可以了。

如何控制高血压呢?生活方式最重要,包括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盐、控制体重、心理平衡等。实际上,不论是否患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让你受益。如果糖友的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时,仅靠生活方式调节已经不够了,必须启动降压治疗。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NO3.血糖管理

血糖管理仍然是糖友们必须重视的核心问题。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包括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最重要的控制指标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对大多数糖友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的水平;如果糖友年龄不大、病程较短、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化血红蛋白最好能控制到6.5%以下;而那些年龄大、患糖尿病多年、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友,他们可能也做了种种努力,但仍然很难达标,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内即可。

TIPS:

糖友们尤其是老年糖友,在降糖治疗时,应选择不会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因为低血糖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具体药物要咨询医生。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NO4.体重管理

肥胖特别爱纠缠糖友们。因此,体重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同样非常重要。体质指数BMI是常用的体重管理指标。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体质指数在22~24.9范围内,即既不偏胖,也不偏瘦;小于22或大于24.9,死亡率都会上升。

偏瘦的糖友怎么办?可以选择胰岛素、磺脲类等药物,它们能增加体重;偏胖的糖友,则应选择DPP-4抑制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等,它们不会增重,甚至能减轻体重。

必须指出,体重控制的理想方式并不是药物,而是饮食和运动调节,即“管住嘴,迈开腿”。要控制好主食,每天规律运动,如果步行,运动量要达到每天一万步,大约5千米。

精准控制糖尿病的新“五驾马车”

糖友们易出现高凝血状态,从而引发大血管病变。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包括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

哪些糖友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呢?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有高危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如50岁以上的男性或60岁以上的女性,且有1个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只要没有明显的出血风险,都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其他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来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