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詩詞到底可以給我們帶來些什麼?

SFNBN


怡情:古詩詞自小就有“感覺”。比如,這時下起雨,我就會想起“柳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雖然沒有柳永的詞句。但也“秋情”起來!感受秋天不一樣的感受:寄秋無悲傷。讀秋有感慨!

閒適:詩詞是心的“家”!我很佩服古詩詞的意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對詩詞的理解越深,你的心就越寬。讀杜甫的詩,讓我理解世間的悲傷是一種高境界的情感。詩人愁苦不忘家國。臨終前也寫出令人生憐的“絕句”。對比起杜甫,我們應感受到眼前的美好,為自己生於今生而幸福,閒適於心,忙而樂乎!

傳承:來到了今日頭條,有這麼多愛詩詞的網友,讓我感到欣慰。沒有同道人,會很多的不如意,有了同道人,人生更自信!



閒適人家


個人認為古詩詞能帶來三個方面的益處。

一.傳遞人的情感,引起人情感的共鳴。《毛詩序》中寫道:“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是表達詩人情感和志向的形式。人是有七情六慾的,我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事業等都有著自己的感受。關於愛情,我們希望能“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在友情方面,我們渴望“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在事業上,希望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人的情感是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有些情感哪怕千年,依舊令人感動。當我們讀到“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會熱血沸騰;當我們讀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會傷感。這些都是古詩詞帶給我們的,很難被替代了。

二.真實的再現歷史中的某些場景。杜甫的《三吏》、《三別》很多人都讀過,生動形象的再現了當時百姓的艱辛。《詩經》和漢樂府中的許多詩是取自民間,有著史書記載不可比擬的優勢。讓我們能更好的瞭解歷史,瞭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三.精煉優美的語言。詩詞中的語言都是經過詩人反覆的推敲才寫出的,是講究語言的聲韻對仗,能帶給我們視覺上的享受。

每一時代都有每一時代的文學。古詩詞雖然在時間上與我們相隔較遠,但是心是相通的,對美的欣賞是相通的。如果沒有了古詩詞,中國的文化必然失色不少。


閱讀與思維


古詩詞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學習的人可以提高個人的境界,修養,以前的科舉考試就是古詩詞的寫作,肯定有相當多的理由哦。總之太多了,古詩詞帶來的美,哲理,思考。一輩子也受用不盡。

詩是對自己靈魂的救贖,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寫出來的,它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撼動人的心靈,跨越千年萬載有共鳴。寫詩,只是一個愛好。

就是像同事們、或是湮沒在人海中的那些打工者的喜好,

是緩解壓力、平衡情緒,保持淡定的一條渠道。

僅此而已,沒什麼大不了。

就像你喜歡游泳跑步健身,

他愛好喝酒唱K泡吧打麻將一樣。

大家都是平凡、普通人,

就像對待普通人一樣唄。詩是一種意境,詩是一種情懷,詩是一種憧憬,詩是一種超凡的美,無論是何種載體她所散發出熱的熱度,如水的柔情,風一樣的涼爽,擰可食無肉,不可無詩趣。抒天下萬物與情懷,敘事寫真身邊的點點滴滴。附上自己的原創幾首,請大家斧正,謝謝溝通哦。

步入婚姻 2008-10-10原創 輕啟愛情幸福門, 且不甜,苦幾分。 誰不奢望找對人? 串角色,道義噴。 尋常度日煲家溫。 踏實顧,做留痕。 莫以嫌情飾花盆。 珍惜過,先感恩。

寒風吹雪煞白波,

一夜摧我白髮摸。

痛不欲生宜淚水,

滿床兇夢墜銀波。

應城求醫

冰寒風疾臥榻哀,

半百多病復術臺。

悽苦催淚面淌洋,

應城求醫悠苦抬。

往返多次複診乖,

冬霜凍雪邁步難。

唯憶門前古松老,

雪壓挺拔白花開。2018-01-20原創 請斧正

尾字押韻很重要,

音節律文恆推敲。

第三句自由虛幻。

苦思冥想誨暮朝。

情景交匯巧知慧,

字斟句酌一路遙。

工整對仗高格調。

映韻通篇細盡掏。

冬夜思

患疾求醫臥榻上,

自古人生誰無央。

治數天,依然燙。

兩袖清風坦蕩蕩,

距萬水,子女忙。

千山無處話淒涼。

縱然視頻仍可識,

衰滿面,鬢染霜。

雪來襯夢早還鄉,

小院窗,披白妝。

相顧點頭欠哈腰,

止不住淚千行。

憶得絲絲傷心處,

冰雪夜,堅如鋼。

小白頭翁 2018-01-10原創 北國室暖好越冬, 城裡求學車接送。 零下九度凍魯甸, 唯獨速跑上學童。 冰雪路向寒風衝。 雪花打扮讀書龍。 嚴酷冬天博生記, 勞其筋骨儲英雄。

冬雪思歸 飄飄雪花北風呼, 盯盯肩上重擔窟。 家中歲月摧父母, 爹孃從不言辛苦? 孩子成長續獨孤, 兒女學習誰人撫? 拍拍他鄉滿塵土, 冰冷鐵軌招喚路。 列車疾奔踢腳步, 窗外溜走梅家塢, 回家才是真幸福。 拋開多年漂泊苦, 擦乾淚往心頭流。 歸心似箭告沉浮。 鼻子一直恨酸楚, 當代中國誰在哭。 2018-01-18初稿

求職 2018-01-18初稿

圓月掃星空,

倦鳥掩林中。

明知漂泊苦,

偏向外地衝。

人生風雨

2016-01-08初稿

憧憬夢幻唯敢想,

背井離鄉闖四方。

冰冷水泥吞鋼構,

改頭換面粹安祥。

陌生都市恨彷徨,

日月故事抵風霜。

真知灼見毅歸故,

破敗不堪諮身扛。

回家過年

2018-01-19初稿

洶湧商海立錐地,

隱隱漩渦險翻身。

滾滾紅塵千帆盡,

異鄉漂泊都城人。

可憐父母翹首盼,

幼小兒女哭夢喊。

又值春節冬雪睞,

克難求歸抖精神。

故鄉情悠

冬夜飛雪夢故鄉,

依見母校居中央。

鐵門鐵欄運動場,

因材施教儲棟樑。

喜鵲枝頭喚富響,

拜年拱手敲門牆。

鄉音未改人未返,

數歷釋歸盡思娘。

2018-01-19初稿


憧憬明天唯敢想

含淚別離闖四方

冰冷水泥堆高廈

闌珊燈火映安祥

陌生都市腳彷徨

日月盡書臉上霜

思鄉尤甚回芳土

泣淚滿床夜更長

2018-01-18初稿

鄉愁

茫茫人海獨孤舟,暗暗漩渦任飄流。

滾滾紅塵隨風去,淡淡霜發耳後球。

橙橙霓虹燈下坐,彈彈沙土靜靜心。

奶奶翹首站村頭,常常駐挨五更牛。

乖乖很聽爺爺話,爸媽年底就開溜。

抱抱我的小寶貝,吻吻我的肉球球,

天天掙錢無盡頭,卷卷鋪蓋續春秋。

平平安安日夜度,老老少少皆數牛!

2018-01-18初稿

借酒消愁2018-01-19初稿

世不見,漢北河水山澗來,奔流入江不復回。

唯不見,臥室瞧鏡憐白髮,春冉青絲冬披雪。

人生得誌自由還,待酌高杯空對月。

天生我材須盡數,財富夢醒從頭來。

家常小菜自操辦,誰信欲飲三漫杯。

陪友朋,掏心窩,將進酒,杯莫停。

盼友詩一首,請朋幫我徐思量,

才疏學淺不足道,但願長吟不貪醉。

古來聖賢解寂寞,惟有飲者淡利名。

富豪時時宴舞樂,尊酒多多眾歡歌。

主人本是勤儉持,心直口快對友酌。

五角星星中國行,萬國風雨論陰晴,

翻瓶藏櫃燙好酒,陪友釋杯勿借愁。

人生百味,難解心中苦,

世間萬千,毅明善儉歡。


嚴文兵


在我們看來,學習古詩詞似乎已經脫離了時代。但仔細想想,我們就會發現古詩詞的魅力。

想想當你迎著落日晚霞,想到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太TM美了。

想想當你看著門前綠柳白鷺,想到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還是看大鳥。

想想當你看見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想到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還是太TM壯觀了。

想想當你看到一個美女,想到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還是美女我稀罕你。

想想當你回憶過往,想到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還是一句不說默默哀嘆。

想想朋友哥們聚會,席間高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是喝,喝到吐。

。。。。。。

會古詩詞並不一定改變你的人生,但一定會影像你感觸自然的心性。這時再多的物質也達不到的。也這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想起以前和朋友憋出的一句詞:奈何橋頭奈何人,可憐等待久。每次讀到都很傷感。這就是古詩詞的感染力。


最後發個福利,多讀書的好處。

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合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湧。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成顛狂,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趙佶  

誰能想到這首詞會是一位皇帝,宋徽宗所寫!  請問,寫黃書的人哪個能寫出這種水平,哪個能寫出這種韻味,淫詩能寫到這個地步,縱然宋徽宗為金人俘虜,仍不得不說:他做皇帝是不配的,但詩詞中的皇帝也只有他配!後面幾句就不用解釋了,大家應當自己就能看出味道來了。

《紅樓夢》的一首,在該書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蘿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一章描寫賈寶玉和薛蟠、妓女雲兒等人飲酒行令,如雲兒唱的:  豆蔻花開三月三,一個蟲兒往裡鑽,鑽了半日鑽不進去,爬到花兒上打鞦韆。肉兒小心肝,我不開了,你怎麼鑽?

沒文化真可怕,我還是趕快複習《金瓶梅》去了。


物理PAPA


作為一名普通的詩詞愛好者,我認為帶來了三種東西:

帶來了身處逆境,依然豁達樂觀的平常心;帶來了即使地位卑微,不忘心憂家國的愛國心;帶來了即使老邁,卻奮鬥不止的自強心。

逆境中的豁達

《定風波》 蘇軾 【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該詞通過寫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質樸中見深意,表達了曠達超脫的胸懷!


卑微中的憂國

《病起書懷》 陸游 【宋】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此詩貫穿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一傳世警句,是詩人此刻內心的真實寫照,也是歷代愛國人士的真實寫照。



雖老邁的奮鬥

《龜雖壽》 曹操 【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全詩跌宕起伏,心思縝密,充滿哲理的光輝,並迸發出奮進之情,抒發詩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鬥不息的壯志豪情!




文第二


孔子總結詩歌的作用便是“興觀群怨”。

《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那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 看見什麼東西,突然有所觸動,寫下來,用以抒發情感表達志向,便是興;如駱賓王的《詠蟬》

《詠蟬》駱賓王丨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 “觀風俗之盛衰”,便是觀,什麼意思呢?從詩中看一朝之風氣、民俗之盛衰,瞭解這個朝代人民群眾道德之高低,以便教化之功。比如詩經中的《關雎》;

  • 群,通俗點講就是交朋友,以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發展....比如詩詞中的酬唱之類,便是用之以“群”。


  • 怨,這不是說怨天尤人,而是對政治上、社會上,一些君子看不慣的事產生的“怨”。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

當然,這都是古時,詩的作用,那時候文化傳媒落後,大家除卻詩歌,基本上沒有別的交流憑藉,所以詩的作用尤高。但由於社會的進步,使得詩的社會地位愈來愈低,以至於成為歷史被束之高閣,僅共小部分人作為愛好來學習。到這時候,詩詞能帶給我們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詩的興觀群怨,在如今看來,只剩下“群”-----也就是交朋友的功能了。但作為“愛好”這個屬性來看,能帶給我們的東西也不算少數,但是我們也需要正確的看待。

第一點便是自我滿足。這是所有“愛好”帶來的、共通的愉悅感。諸如愛好詩詞的,看懂一首古詩的好處,喜歡數學的解出了一道難題,喜歡烹飪的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這都是滿足感-----但這些都是不需要與人言的東西。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是用古詩詞去吹牛,逢人就說周邦彥的詞多麼多麼牛逼,你看看我寫的詩詞如何如何.....這跟孔乙己問“茴”字有幾種寫法一樣蠢。


第二點就是交朋友了,在自我滿足之後,很多人不意閉門造車,進而選擇與有同樣愛好的人互相交流印證所學所得,這時候,你去跟同志們講某詞多麼多麼好,邊不顯得突兀,而且還能得到認同,或是批正,在褒貶中越發進步,並且能獲得友誼,有句話講的講“吾道不孤矣”便是如此。


第三就是自信了,人一旦有特長,就不容易自卑,因為你會自我肯定------不管這個愛好是主流還是小眾。額,特別是在貧窮的時候,會獲得某種‘啊Q精神’的加持,不至於陷入悲觀。所以李白才敢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要是一無是處,就連憤世嫉俗的資格都沒有。


以上,便是詩詞或者說一種愛好能帶給我們的東西。當然,對於詩詞,很多人並不是真的喜歡,而是隻是想拿出來與別人炫耀。比如我看到的一個回答,截圖如下:

作為一箇舊體詩作者,我都覺得這樣很神經病,你跟你朋友吃飯喝酒,你朋友不懂詩詞,你跟人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別人當你是個傻子,跟美女談:人生若只如初見,你看美女會不會鳥你一下.....這種人便是典型的“孔乙己型文青”----不敢跟真正的內行談,只想著怎麼去忽悠外行罷了。

至於說哲理,品德,弘揚民族自豪感之類的東西......嚴嵩能寫出一手好字,元稹還能寫出好的情詩----這去談品德?要談品德談約束,黨章就夠了。至於弘揚民族自豪感....噗哧,感情生活在現代就沒自信了?非得去講過去的輝煌才能讓你撿起可憐的自尊?


說到底,詩詞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小眾的愛好而已,而詩詞能帶給你的東西,也就是愛好能帶給你的東西。



無聊到巔峰


古詩詞不能帶來現實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但是她在滋養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首先引用一段媒體對著名的古典詩詞的研究者、德高望重的葉嘉瑩先生的採訪,來說明古詩詞對一個人具有的宗教信仰般的意義,然後簡單的談一談我個人的經歷,即我是如何活在唐詩宋詞中度過人生中的四十年的。

那篇介紹葉嘉瑩先生的文章寫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詩詞滋養了她飽滿的精神世界,是詩詞給了她度過艱難的力量,是詩詞慰藉了她多災多難的一生。一句話,詩詞是葉嘉瑩最好的養生法寶,是其健康長壽的精神支柱。"

這一段寫的真好,是對古詩詞那種宗教般的淨化人的靈魂、支撐一個人精神信仰的最好的描述和詮釋。

下面說一點兒我的經歷和體會。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我參加了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我過了分數線並參加了體檢,但最後沒有被錄取。這以後我處在極端的痛苦和絕望之中,真想一死了之。但是是李白的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和"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激勵我勇敢的活下去,戰勝人生的逆境,殺出一條血路,開闢一條生路,最後我在北京市的電大考試和自學高考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古詩詞,尤其是屈原的楚辭、唐詩宋詞和孔子、孟子、莊子的著作一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人生信仰和力量源泉。

"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雄!""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些振聾發聵的詩句,永遠激勵著我努力奮鬥、勇敢攀登、自強不息、高山仰止,知其不可而行之,無怨無悔!!

而在庸常的生活中,我咀嚼、沉浸最多的當然還是那種"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等等無數優美的意境。

古詩詞是我精神世界中最可寶貴的支柱,不可須臾離開!!!


雲湧千山


古詩詞能帶給我什麼

文學分類有四種,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這是一個粗略的大類。小說有通俗小說,戲劇有低俗戲劇。但詩歌,卻沒有通俗詩歌,低俗詩歌這種說法。因為詩歌是從靈魂中生長出最純淨的花朵,是人類獻給神的犧牲。它從來沒有和汙泥混染,也未曾淪入凡間。

只有陽春白雪,沒有下里巴人。

在所有藝術,音樂,繪畫,雕刻,舞蹈之中,詩歌是最特殊的一種。音樂、繪畫、雕刻、舞蹈都是對自然,對生活,對存在的低劣模仿。只有它是以靈魂為材料進行的禮祭。這讓詩人獨得上天恩寵,“像鈴蘭花從石縫間生長出來,從未沾染半點汙穢”。

好了,現在來回答一下,古詩詞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如果你說的是物質。不行。

如果你說的是氣質。不行。

如果你說的是美德。不行。

它並非帶給了我們什麼。它就像陽光一樣,當你看到光明,便感覺到溫暖。這並非是帶來的,而是同時抵達你的身邊。當你理解了詩,就淨化了自己的靈魂。淨化了靈魂有什麼用?沒有什麼用。

當然。

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閱讀詩詞,只是體會其中如音樂般的節律之美,如繪畫般的形色之美,如舞蹈般的主題之美,如雕塑般的塑造之美。

而美,總是讓人心生愉悅,滿懷幸福的。是吧?


青絲蘸白雪Cy


首先是,如果真的喜歡或者愛詩詞,不會在意他能帶來什麼,他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你,改變你的精神世界。其次在談詩詞的作用或者影響。我想,一是共鳴,年少讀詩,年老讀詩,不同的階段讀詩。讀豪壯的,讀婉約的,讀悽惻的,無不是在讀人生,讀世界。不管人生、世界怎麼變化,感受卻極近相同。二是通鑑,詩詞是歷史,同樣,現代詩也會成為後世瞭解我們當代的鑰匙,中國人歷來有尊崇先賢的基因,這樣看詩詞便是鑰匙。三是藝術,為何唐宋能在文學史是稱霸古今,成熟的詩詞藝術便是兩朝的底氣,我們只能望其項背,所以從瞭解和熱愛再到鑽研,無非是學習(但願後世能超越)。作用還有很多,甚至可以達到修身養生的作用。就不一一例舉了


柳無期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能傳承到今天,已經證明了其強大自生命力。它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我認為它能帶給我們美的意境。你看杜甫的:二隻黃鸝鳴翠枊,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多美。再看他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鳴呼,吾廬雖破受凍死亦足的廣闊胸襟。酒債尋常處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再到他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回家。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豪邁,散脫,美不美。古詩詞也給我們帶來哲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戍邊戰士的敬佩與豪爽,酒臥疆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總之太多了,她的我們帶來的美,哲理,思考。一輩子也受用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